張瀠之 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助理教授 (註一) 東華山社於上學期(111-1),邀請《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作者,布農詩人作家沙力浪演講「拉庫拉庫溪流域的歷史課」,由我跟大家分享跟原住民山行中思考人與環境關係。有別於常見社團山行模 ...
學生自治的路上——何為治校?為何制校?
法律學系學士 陳彥伶法律學系學士 黃惠榆 前言 解嚴前後,大學為了避免政治勢力介入校園及學術殿堂,提出「教授治校、校園民主」訴求。(註一)時至今日,全臺在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制度上仍有不同聲音,國立大學在不違反母法情況下,遴選施行方式亦各有不同。(註 ...
花蓮鐵道電影院服務學習心得側記
方乙旆 社會學系學士生 在聽到服務學習時,你腦海第一個閃過的畫面是什麼? 是老人照護、偏鄉教育,還是動物救援? 或者說,服務學習中究竟是「服務」重要,還是「學習」重要? 高中參加服務學習活動時老師講的一段話一直深深影響著我直到現在 ...
能參加這個葬禮是你我的幸福
何若瑜 華文文學系學士 「後來那淡淡的芬芳成為了我長大後最愛聞的氣味,同時也是最令我傷懷的味道。就像生命裡所有的甜蜜和酸楚總是結伴而行,疼痛總是四處追逐著歡樂,片刻也不願分開。」(註一) 「那既是頭又是尾,那是難分難別的——既是頭又是尾,既是幸又是 ...
故事。集
林子瑄 社會學系學士生邱泓維 社會學系學士生 與上學期的「服務學習(一)」課程無異,老師將選擇權交給我們,讓我們自己尋找服務學習的單位,並提出具體執行方式。在討論服務單位時,相較於其他組別,我們是擁有八位組員的龐大組織,可預期地產生了意見紛雜的情況 ...
愛與溫暖:我所瞥見的白冷會(三)
陳嬿亘 華文文學系學士生 六、晚餐與下榻處 晚餐到距離白冷會走路只有 3 分鐘路程的聖母健康莊園吃蔬食自助餐,內分為沙拉自助吧和熟食區兩部份。沙拉吧有黃瓜、洋蔥、生菜、苜蓿芽、柳丁、手工麵包,可以搭配玉米腰果醬和芝麻醬。熟食區有青江菜、素食的麻婆豆 ...
愛與溫暖:我所瞥見的白冷會(二)
陳嬿亘 華文文學系學士生 五、歐思定修士和臺東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會院 不到 5 分鐘車程,下午 2 點 35 分,我們來到位在臺東市杭州街的天主教白冷會會院。 一下車,陽光落在會院門前兩側的樹和花,及歐思定修士(Br. Augustin Büchel, 1936-)年邁卻堅 ...
愛與溫暖:我所瞥見的白冷會(一)
陳嬿亘 華文文學系學士生 一、整裝出發 翻開畫冊上的筆記和塗鴉,瞬間憶起 2022 年 12 月 3 日,由歷史系潘宗億老師所帶領的「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Societas Missionaria de Bethlehem,簡稱「白冷會」)田野調查團。 那時的我過於興奮,畫歐思定修士 ...
感受歷史的溫度:東華歷史系師生走進「白冷會」田野現場
潘宗億 歷史學系副教授 1953 年冬,來自瑞士的錫質平神父(Rev. Jakob Hilber, 1917-1985)與史多福神父(Rev. Lukas Stoffel, 1913-2002)進入臺東傳教(註一),自此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Societas Missionaria de Bethlehem,簡稱「白冷會」)40 餘名外籍神 ...
社會變遷課程學生影片製作學習經驗分享
陳素梅 社會學系副教授王姸寍 社會學系學士生李庭宜 社會學系學士生羅子婷 社會學系學士生楊又蓁 社會學系學士生簡欣婕 社會學系學士生詹雅筑 社會學系學士生張羽琝 社會學系學士生蘇倖瑤 社會學系學士生林子瑄 社會學系學士生 引言(陳素梅) 在這個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