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東華》編輯團隊 目前在高教場域中,已經有許多社會學者任職於社會學相關系所之外的教學單位,有些甚至是面對大量來自理工背景的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進行跨域的社 ...
悠遠緜長的餘韻——記江老師在東華的二三事
林家維 中國語文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生 那年我來東華,懷揣著新鮮又疑惑的心。這一場經歷既是求知,也是結緣的一段路。過程中認識了不少良師益友,江老 ...
從關懷土地、參與社會運動的實踐,到歌頌土地之美的文學建構:詩人不老,鬥志不滅——國民詩人吳晟
勵心如 華文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前言 被稱為「國民詩人」的吳晟老師的作品就像是從土壤裡長出來的,樸實無華,有著土地的溫度和氣味;而推動他寫作的動力則是來自於對這塊島嶼 ...
【跨國遷移與多元文化】移動的故事:一部份的自己
丁宜安 華文文學系學士生 在東華大學華文系就讀大二的呂佩軒,在小學一年級時曾前往中國深圳待了六年,直到小學畢業後才回到台灣。 她的父親是軟體工程師,因為工作的關 ...
【跨國遷移與多元文化】不在的十五年
董懷曜 社會學系學士生 美國國籍 小時候,父親每年總會到美國出差幾個禮拜,只要在這時向遠方的父親許願,他就會從國外帶回最新潮的玩具,無論是當年流行的寵物玩偶或是遙控 ...
【跨國遷移與多元文化】出外打拼的泰國媽媽
賴佳欣 社會學系學士生 一、相遇背景 我第一次見到泰國的馬奇,是過年回台東姑姑家玩時,她是我表哥工廠裡的員工。過年時,姑姑擔心家裡人多忙不過來,請她暫時來幫忙家務。 ...
【跨國遷移與多元文化】用鑰匙圈傳達她與家庭之間的「蓮」繫方式
黃淑芬 社會學系學士生 關於小蓮 她叫小蓮,39 歲,來自印尼的加里曼丹,是來台灣工作的外籍移工,今年是她來到台灣工作的第五年。小蓮家中有六個兄弟姊妹,她排行老三,上有 ...
從「許大刀」到「許伯大夢」──我所認識的許子漢老師
陳姿君 華文文學系碩士、藝術演出幕後技術工作人員 在我剛進東華大學工作,尚未認識許子漢老師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他是江湖一把刀,人稱「許大刀」,只是,那時的我,還不知天 ...
生命教育的現場──關愛學生的心志始終如一
吳冠宏 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近來大學生「自我傷害」的案例頻傳,各大學的諮商中心又開始關注生命教育的議題與課程了,回想廿一世紀初(大約在 2005-2008 之間 ...
我的同學歷史系的彥良教授
郭澤寬 臺灣文化學系教授 前一陣子,畢業 30 幾年的同學聚會,瞬時大家又回到以前在學校般──主要是大家講話的樣子,其他就……。聊著聊著就有一個女同學直接對著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