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文章
第 33 期 主編的話
蔡侑霖 社會學系 副教授 時序進入四月,適逢春暖花開,人間再度充滿生機活力的時刻,此時,祈祝全球...
閱讀全文新冠疫情與「文藝的復興」
汪雅玲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藝術史博士 新冠肺炎(COVID-19)的爆發重創了全球的經濟。疫...
閱讀全文在校園點火:《東華學聲》的實作嘗試
簡子涵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生 劉思怡 社會學系學士生 關於一個校園學生媒體的想像,始於一場學...
閱讀全文《臺灣兩個閩客村落的親屬與社區:新附作者訪談及田野地現況》專書簡介
黃雯娟 臺灣文化學系系主任 本書原著書名是 Kinship and Community in T...
閱讀全文疫情下的線上田野──2021深耕授課經驗談(一)
郭俊麟 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 楔子:Covid-19 疫情掀起的線上授課波瀾 2021 年的上半年...
閱讀全文疫情下的線上田野──2021深耕授課經驗談(四):那年暑假,慢城鳳林
鄭雅帆 社會學系學士生 2021 年暑假,有幸選修暑期深根課程-慢城與地方創生。初次以駐地學習的...
閱讀全文疫情下的線上田野──2021深耕授課經驗談(二):慢城鳳林的深耕課程體驗與再訪
王鼎鈞 臺灣文化學系學士生 前言 因為 110-1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基礎課程「慢城與地方創生」,...
閱讀全文疫情下的線上田野──2021深耕授課經驗談(三):淺談鳳林百鬼夜行祭:地方黑暗襲產運用的可能性
陳旻傑 臺灣文化學系學士生 前言 祖父生長於鳳林山興,後於林田山林廠擔任機關車司機並從事伐木工作...
閱讀全文大眾史學與「大眾史學導論」課程設計暨學生作品引介
潘宗億 歷史學系副教授 本期《人社東華》與下期很可能收錄的共有五篇文稿乃有關東華大學歷史學系 1...
閱讀全文當歷史走向大眾:娛樂化的鹿窟事件
辜雙羽 歷史學系學士生許旻鈴 歷史學系學士生 我們將白色恐怖時期的鹿窟事件轉譯製作了 Podca...
閱讀全文《舉起人民的麥克風》──藉由桌遊回味台灣大眾的音樂史
陳柏宇 歷史學系學士生 歷史,不僅作為學術研究或講述上層階級的歷史,也可以是普羅大眾的歷史(of...
閱讀全文花好春常在──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六年
王鴻濬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前院長、公共行政學系特聘教授 105 年的 2 月,在吳前校長的遴選,以...
閱讀全文從大題小作到小題大作──我的學生朱醫師
吳冠宏 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六年前,在東華中文系的研究生新生座談會,我第一次見...
閱讀全文從成年人的幼年家暴經驗之敘事社會學分析,到親密關係中的暴力、依附與自我梳整
張匯聆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生 事實上……我們都曉得自己根本沒有區分瘋狂與理智的能力...
閱讀全文近期發行
0
《人社東華》發行期數
0
《人社東華》累計文章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