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 X 社會學的社會實踐:鄭怡雯老師專訪

《人社東華》編輯團隊

  目前在高教場域中,已經有許多社會學者任職於社會學相關系所之外的教學單位,有些甚至是面對大量來自理工背景的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進行跨域的社會學教學呢?在教學現場,又是如何結合所謂的大學社會責任呢?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鄭怡雯老師的經驗,應該可以為我們帶來一些啟發。

邁向影像與社會學的跨域歷程

 「 視覺社會學」(visual sociology)是怡雯老師最引人注目的教學研究領域,而從她的求學歷程中,就可以看到影像與社會學結合的軌跡。怡雯老師大學時代就讀的是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系,當時從平面到動態影像製作技術是課程學習的焦點之一,但在技術學習的同時,她發現自己更渴望探求的是「透過這些影像,到底要傳達的是什麼」,於是便開始修習社會學系的課程,並積極參與社會議題有關的讀書會。

  此外,怡雯老師進入大學校園的 1990 年代,時值台灣傳統產業紛紛外移與關廠,當時位於新店的「正大尼龍」也出現了各種關廠跡象,於是工會採取罷工行動要求資方對公司經營進行說明(註一),由於罷工現場離政治大學並不遠,怡雯老師便多次與友人來到這裡,讓她深刻地感受到工人進行罷工,直接面臨斷炊的困境。怡雯老師說到,她從小在傳統市場長大,見過許多人辛苦討生活的身影,後來離開家鄉到台北的明星高中就讀時,身處的環境變化,開始讓她對於社會階級分化的問題越來越有感。到了大學時代,她對於勞工階級的當代處境益發關注,從關廠失業到職業災害工人的互動訪談中,在在讓她意識到資本主義社會階級的殘忍與赤裸。因此結合影像與社會學的學習,加上對於勞工議題的投入,怡雯老師與同學在大學四年級時,便以罹患「潛水夫病」的台北捷運工人為主題,拍攝畢製紀錄片《陸上潛水夫》,並獲得金穗獎的肯定。隨後,怡雯老師繼續懷抱對於勞動社會學的熱情,進入政治大學勞工研究碩士班,並在多年後,於荷蘭 Leiden University 區域研究所完成博士學位。

  怡雯老師對於影像的社會性探索,在荷蘭留學期間有了進一步的開展,但這是源自於一些偶然的契機。首先,小小的荷蘭,竟然有三座國際級的攝影博物館(註二),只要申辦一張博物館卡就可以到處參觀,對於經濟條件有限的外國留學生來說,逛博物館成了實惠的休閒,就在這樣大量看攝影展的薰陶下,打開了怡雯老師對於影像有別於以往的認知:

以前大學在課堂上學攝影,還是比較偏向技術教育,比方我上基礎攝影課,進暗房學習到如何洗照片,但當時對我來說學完了也就放下了,它並沒有跟著你的生命走下去,所以當我轉向社會科學領域,影像好像就是上一個學習階段的事情。那時我不了解原來攝影有這麼多的可能,直到我在荷蘭逛了許多博物館,看了很多好展之後,我才意識到其實攝影跟社會之間,可以發展出許多種對話的方式,實在是非常的有趣。這些從看展而來的體會,打開了我對攝影的既有想像,它可以不只是一個被展出的作品而已,包括你怎麼設計、執行、拍攝的過程,都有大量與社會互動的可能,所以這又讓我重新開始思考如何把影像與社會學連結起來…。

在這個脈絡下,怡雯老師注意到視覺社會學這個在歐陸相當活躍的領域,它們不但有自己的國際學會(IVSA),年會參與者的呈現,也常有別於傳統學術會議的口頭報告,在加了視覺元素之後,以更多元活潑的方式進行交流。在前幾年參與年會的過程中,最觸動怡雯老師的就是如何以影像作為研究方法的相關討論,「影像發聲法」(photovoice)即是其一,這也啟發了怡雯老師後來以「影像發聲法」進行關於無家者以及新住民的研究及策展活動。(註三)

 「猴硐礦業跟勞動影像行動」:影像 X 社會學的社會實踐

  除了研究外,影像也在怡雯老師的教學上扮演關鍵的角色。怡雯老師表示,對於北科大多數的工科系學生而言,在通識課程使用傳統方式講述社會學理論與概念,對學生的吸引力相對薄弱。因此她開始嘗試除了課堂講授之外,讓學生透過影像拍攝過程,來進行社會學知識的學習與思考。根據她的觀察,課程從理論連結到實作,對於工科的學生而言,往往需要先勾勒出明確的任務圖像並說明操作步驟,例如在任務目標開展下要拍攝什麼?如何拍?這些都必須由教師事先研究規劃,才能設計出具有清楚 SOP 引導的教案。

  在多年的教學經驗積累與修正下,怡雯老師從兩年多前便開始推動執行「猴硐礦業跟勞動影像行動」的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註四),該計畫是以北科高教深耕的校內種子計劃面貌來進行。2020 年怡雯老師在友人的引介下,來到剛成立數月的「猴硐礦工文史館」,該館由一群在地退休的老礦工們,為了讓更多人認識猴硐煤業的文化與歷史,於是自掏腰包自主建立。怡雯老師當時參加了由老礦工導覽的「猴硐礦工生活記憶漫遊」後便深受感動,這甚至讓她想起了在歐洲留學期間拜訪過的多家勞工博物館,因此讓她決定要與草創階段的文史館並肩而行,透過申請校內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來著手規劃課程,於是有了接下來兩年的「猴硐礦業跟勞動影像行動三部曲」計畫。

  此三部曲的基礎主要透過幾個學期的通識課程來執行,分別從礦區的物件、人物與地景三個部分來進行課程設計與規劃,由北科師生與猴硐文史館礦工們合作,並期許透過課程產出,逐步建構猴硐煤礦產業與勞動文化記憶再現的檔案。三部曲的設計如下:首先第一部曲《挖掘物件的秘密》,教案設計主要是著眼於文史館中有許多礦業物件,因此從物件介紹切入,來介紹其背後使用者的勞動故事;第二部曲《末代礦工攝影計畫》則是一個攝影專題的計畫,以文史館的礦工們為拍攝對象,透過環境肖像拍攝,來再現他們的煤業勞動記憶之餘,也持續拍攝他們在煤業結束的 30 年後,回到猴硐成立文史館的日常;最後則是第三部《猴硐煤鄉漫遊》,則是從製作動態導覽影片的角度出發,主要是有感於老礦工年紀越來越大,未來恐怕無法再繼續親身帶導覽,因此由北科學生拍攝老礦工現場導覽猴硐礦業地景的影片,希望能成為日後學習的導覽教材。

怡雯老師與文史館前輩合影

北科大學生於猴硐上課現場

北科大師生與文史館礦工在在猴硐上課合影

  怡雯老師說到,這三部曲最後都以不同的影像類型來呈現,對於影片製作品質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學生透過實作過程,會學到影像製作的技術及視覺語言,但對「猴硐礦業跟勞動影像行動」計畫來說,企圖不僅是如此:

學生透過影像製作與訪談,必須要去認識這個煤礦產業以及勞動者的歷史,而且他非好好了解不可,因為他們要把故事說出來,這是教育過程中必須經歷的,可是它又不只是教育,這同時也是一個文化保存的過程,我們就是用這些影像來留下這段歷史…。

三部曲計畫以影像為方法,結合了教學、文化保存與推廣的目的,儘管課程要求繁重程度超過一般對於通識課程的想像,但每學期修課的學生仍絡繹不絕,期末課程評量也出乎意料地高。怡雯老師提到,學生在課程結束後,還會自發性地撰文投稿校刊,並在後續學期課程中自願地來前來協助,並不時會回到文史館拜訪,這讓她感受到修課學生對於參與計畫的高度認同,也讓怡雯老師對於大學社會責任核心,應該要從教學出發,有了更深的體會。

同學現場拍攝神情

同學在施工的整煤廠進行拍攝訪問

  另外還有兩點值得一提,首先在「猴硐礦業跟勞動影像行動」計畫中,老礦工們並非只是被拍攝者與報導人的角色,而是與學生們組成團隊,共同完成拍攝任務。再者,怡雯老師表示,影像製作完成後,要在什麼場域放映?要對話什麼議題?都還在持續思考與進行中。以《猴硐煤鄉漫遊》為例,影片製作完成除了在九份昇平戲院進行一個多月的成果影展外,之後也曾到雲林放映與進行座談,之所以到雲林,一來是因為當年許多雲林人到猴硐當礦工,二來是他們甚至引介家鄉女性到猴硐結婚,因此猴硐當地還有個「雲林老婆村」的暱稱,因此雲林場的放映,也就城鄉勞動流動為主軸來進行座談。(註五)另外今年三月參加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舉辦的「2023 氣候臨界影展」,則是希望透過本片放映,以臺灣過去煤礦業的經驗,來展開能源轉型下的公正轉型議題的討論。(註六)怡雯老師也歡迎各界一起來想看看,還有哪些場域與議題,適合透過放映本片來展開對話,讓煤業勞動記憶能在台灣不同的地方持續發酵。

九份昇平戲院成果展現場

九份昇平戲院放映會與老礦工們共同合影

《猴硐煤鄉漫遊》影展宣傳圖

《猴硐煤鄉漫遊》雲林場宣傳圖

2023 氣候臨界影展《猴硐煤鄉漫遊》宣傳圖

大學社會責任與實踐的條件:給高教行政主管與學生的建議

  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需要有哪些的條件呢?怡雯老師透過執行「猴硐礦業跟勞動影像行動」過程中辛苦的一面說起,她表示推動這樣的一個計劃,教師必須做大量的資源調度,例如與技術業師以及在地礦工社群的協調溝通。有別於研究者帶著助理進入田野,即便這次是進到一個熟悉且彼此有信任關係的場域進行移地教學,但一下子帶了數十位學生進去,還是需要溝通協調與磨合的過程,期間的工作會耗費相當的心力。正因如此,學校制度性的支持就顯地相當重要,怡雯老師指出,包括提高授課鐘點時數加乘,以及提供聘助理的人事經費等支持,更是其中的關鍵,畢竟要發展出一個與場域深度結合的教案計畫,進行共學與共創的有機合作,需要方方面面的規劃,且在時間與人力的投入上,不僅遠高於傳統課堂講授的上課方式,也與只是到地方進行一次性的體驗活動有著性質上的差異。如何識別這種差異,並體認到教學設計與執行在大學社會責任中的根本重要性,進而提供老師們合理的支持措施,才可能讓這類社會實踐的計畫與課程持續走下去,或許這正是大學行政主管們,必須好好面對的課題。

  最後,怡雯老師對於有志往視覺社會學領域,或想要透過影像創作來投入社會實踐的年輕學子提出一些建議。首先,社會學的基本訓練不可偏廢,社會學觀點絕對有助於培養觀看以及說好故事的敏感度。再者,跨足到影像就必須「多看、多接觸」,包括多看好的展覽、電影、紀錄片等多類型的影像,廣泛接觸以累積更多的視覺經驗,不僅將更能夠發展出具有社會學想像的影像作品,或是找出社會實踐的影像途徑,也會在這個各類影像與展覽充斥的年代,辨識出真正的創意與創新。

「猴硐礦業跟勞動影像行動」 USR 計畫臉書粉專「猴硐,什麼情礦?」

小編心得側記

  社會學的次領域範圍相當廣泛且多元,在眾多選項之下,有的人選擇與個人議題相關的領域,有的人在因緣際會下與特定議題相遇,怡雯老師則在家庭背景、影像興趣與留學見聞的多重驅使之下,從影視傳播逐漸靠近勞動社會學與視覺社會學,也在策展與教學上鋪建屬於自己的社會實踐之路。在這次專訪之前,我對影像與社會學的結合其實不甚了解,聽到怡雯老師描述當年在歐洲參加視覺社會學年會的所見時,內心有強烈的悸動,才想起世界上還有很多有趣又有力量的事物等待我們去探索,自己喜歡什麼,適合什麼,這些如何與社會學結合化為自己的力量,帶領自己到不同地方,都需要時間、耐心和多方嘗試,但無論是什麼樣的次領域,誠如怡雯老師所言,都還是需要做好社會學的基本訓練,才能夠做出有效的結合和轉譯,這正是此次專訪最大的啟發。


註解

  • 註一:正大尼龍罷工案是台灣解嚴以來罷工期間最長的案件。關於正大尼龍罷工案的報導與分析,請參見正大尼龍罷工事件訪調學生小組(1999)。我們要活下去-關於正大尼龍罷工事件的紀錄與分析。台北:勞動人權協會。
  • 註二:分別是荷蘭攝影博物館(Nederlands Fotomuseum)、馬歇爾攝影博物館(Huis Marseille Museum for Photography),以及阿姆斯特丹 FOAM 攝影博物館(Fotografiemuseum Amsterdam)。
  • 註三:關於對於國際視覺社會學會(International Visual Sociology Association, IVSA)及視覺社會學的簡介,請見鄭怡雯(2018)。影像與社會學的交會:視覺社會學發展概況。巷仔口社會學。取自 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8/09/18/chengyiwen-2/(取用日期:2023 年 6 月 14日)。關於以「影像發聲法」進行無家者研究與策展,請見鄭怡雯(2016)。影像與社會介入:持續發生中的「棄物危機」。巷仔口社會學。取自 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6/01/19/chengyiwen/(取用日期:2023 年 6 月 14 日);鄭怡雯(2018)。影像發聲法的應用初探:以「棄物展」為例。文化研究,26:227-259。
  • 註五:「世代攜手的礦山紀行:猴硐煤鄉漫遊成果影展 X 雲林礦工夥伴們」放映座談活動。由臺北科技大學通識中心、猴硐礦工文史館,以及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於 2022 年 11 月 18 日舉辦,地點是他里霧文化園區 68 電影館。
  • 註六:公正轉型的關切是,由於能源轉型可能為既有經濟結構與社會分配帶來衝擊,例如當一個社會不再使用火力發電廠時,原本從事石化燃料相關產業的勞動者可能面臨失業,因而必須有面對相關衝擊的機制,盡力使每個人不在轉型過程中被遺漏。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