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師大歲月:王心玲教授訪談錄

單德興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前言   王心玲教授出生於天津,幼時與父母親和弟弟隨軍隊自青島乘船到基隆,後調到海南島一年,因共軍進逼,再赴臺灣,甫登陸高雄父親便離開軍隊,後任職於學校。一家隨父遷徙,由南而中而北。王教授小學念了三所,初中也念 ...

一名堅定而溫柔的文化行動者─吳晟老師

楊翠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非常榮幸可以在第44屆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這樣一個隆重盛會中,受邀擔任吳晟老師的引言人,非常感謝。當然,更要感謝的是,台灣能有吳晟老師。   在當代台灣作家當中,吳晟老師幾乎是一種典範性的存在,獲得行政院文 ...

貝克傳略

撰稿者:林黑皮   編按:數月前,我們邀請一位教職員撰寫其人生經歷。以下手稿於本期截稿日前不久收到,未經修改即行刊登,敬請讀者自行斟酌讀取其內容。   據聞東華大學某單位曾請求我的養父撰寫一篇關於其人生歷程的文章。由於他一向避談自身經歷,遂請我代筆。 ...

「在我們幽暗的夢境中,妳就是那束光」──孟夏譯詩八首致亡友

李德材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為記憶而寫?  不是為了讓我記得  而是為了對抗遺忘──因為它是絕對──的撕裂,  對抗──不久──「不留任何痕跡」,  在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   「紀念碑」之必要。──(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劉俐譯《哀悼之書 ...

我的師大歲月:李壬癸院士訪談錄

單德興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前言 圖一:李壬癸院士近照(受訪者提供)   李壬癸院士1936年出生於宜蘭農家,自幼協助農事,勤奮好學,考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遴選入英語教學中心,接受密集訓練,在林瑜鏗主任與外籍教師嚴格調教下,不僅在英文 ...

尋找災難創傷後的復原力

李慧芳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2022年的夏天,難得回屏東老家 ,去美術館看八八風災攝影展 ,竟然發現舉辦攝影展攝影家是邱才彥---是我的高中國文老師。天阿!我竟然在展覽現場巧遇我30年前的老師 ,真是太難得了 !一時之間站在我面前許久 ……白髮蒼 ...

顏崑陽教授vs陳國球教授: 高山流水,知音對談——回歸經典的中國文學史觀

胡詩專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博士生 (紀錄整理)   時間:2023年12月29日(五)9:10~11:50  地點:東華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演講廳  主持人:吳冠宏(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對談人:顏崑陽 1(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

影像 X 社會學的社會實踐:鄭怡雯老師專訪

《人社東華》編輯團隊   目前在高教場域中,已經有許多社會學者任職於社會學相關系所之外的教學單位,有些甚至是面對大量來自理工背景的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進行跨域的社會學教學呢?在教學現場,又是如何結合所謂的大學社會責任呢?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