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文 臺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王雅琳 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學士生 吳愷祥 社會學系學士生 陳冠中 社會學系學士生 游月伶 臺灣文化學系學士生 趙修玟 經濟學系學士生 簡嘉儀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學士生 When we are asked how we are going to build a new world, our answer ...
把手弄髒,相信田野──社會學系田野研究工作坊側記
應尚樺 臺灣文化學系碩士生張利琦 社會學系碩士生邱泰嘉 社會學系碩士生黃種賢 社會學系學士生 社會學系於 2021 年 10 月 14 至 16 日辦理田野研究工作坊,邀請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謝國雄老師主講。謝老師首先進行題為「社會學之道:技藝、視野與想像」的專題 ...
沒修過社會調查,別說你讀過中山社會系!
王宏仁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院長暨社會學系教授 大家對於不同的社會系所,可能會有不同的特定印象,例如清華社會所很會「社會運動」、台北大學社會系的量化研究很強、中山大學社會系的教學跟社區有很強的連結,這些印象也說明了,不同系所在面對外在環境跟挑戰時, ...
移工與她的老人
梁莉芳 社會學系 助理教授 尤慧晴 社會學系 學士生 顏晶潔 經濟學系 學士生 謝德星 歷史學系 學士生 「移工與她的老人」:課堂如何成為日常實踐的養分(梁莉芳) 2007 年,我剛開始進行看護移工研究,那時看護工人數大約是 15 萬人,2021 年 9 月的這時, ...
外送員的一天-透過桌遊探討勞動者的辛酸血淚
張禎芸 臺灣文化學系 學士 論起遊戲,大家會給予它什麼樣的定義?我們這裡就先不訴說他的分類有哪些,我們著重探討於遊戲對我們個人的社會價值所在。遊戲帶給人們五種不同感受:新鮮感、充實感、刺激感、成就感、帶入感。這些感受都是吸引玩家喜歡的關鍵,而國 ...
天賜良「雞」「癒」見你-療癒雞社會參與計畫成效初探
諮商與臨床學系學士 胡翊軒 本篇文章目的在於介紹新興動物輔助治療-療癒雞。其包含療癒雞的背景與起源,以及移動式雞舍、團體活動等療癒雞常見的輔療方式,並透過筆者自身經驗,揭開療癒雞的神秘面紗。 近年來,綠色療癒的興起讓許多新興動物輔療進入了大眾 ...
生活在他方的異鄉人:臺灣社會眼中的「他們」、「她們」與「我們」
歷史學系三年級 葉玟礽 身為來到東華讀書的大學生,我可以從花蓮這片土地帶走什麼,又可以為花蓮留下什麼? 這是我這兩年多來生活在東華,並且透過東華社會參與中心的資源,投入鄉村教育的過程中一直在思考的。身處在大學,學生往往很難看到社會真實的樣貌, ...
五味砸成我的學習:場域經驗再思與助人學習
王敬堯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學士生 壹、前言 這一段在五味屋的學習之旅,對我而言,是上天送給來到花蓮的我最好的一份禮物:它不是實體的酬賞,而是一個機緣;讓我能邂逅五味屋這個場域。在我大學生涯後面三年的週末,返鄉回家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到五味屋當假日和 ...
從散步開始——我在青年組織「洄萊啟程」的營隊觀察
簡子涵 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多元文化教育碩士生 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俗稱九合一大選),同時也進行全國性公民投票,大選綁公投,衍生了議題與政黨連結的情形。回到花蓮地方而言,有關核能、冬奧正名、同性婚姻等議題的討論。公共議題在花蓮的討論 ...
社區書寫的生存意義與敘事倫理:回應「從遺忘噤聲到展現生機—引路人與地域復振」
李宜澤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助理教授 東華大學人社院的線上期刊《人社東華》於第25期刊出,由本校自然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碩士生廖鎮邦同學執筆,以討論「溝仔尾」社區在地營造與文史團體間之互動關係為內容,寫成「從遺忘噤聲到展現生機—引路人與地域復振」一文。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