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嬿亘 華文文學系學士生 一、整裝出發 翻開畫冊上的筆記和塗鴉,瞬間憶起 2022 年 12 月 3 日,由歷史系潘宗億老師所帶領的「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Societas Missionaria de Bethlehem ...
感受歷史的溫度:東華歷史系師生走進「白冷會」田野現場
潘宗億 歷史學系副教授 1953 年冬,來自瑞士的錫質平神父(Rev. Jakob Hilber, 1917-1985)與史多福神父(Rev. Lukas Stoffel, 1913-2002)進入臺東傳教(註一),自此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So ...
社會變遷課程學生影片製作學習經驗分享
陳素梅 社會學系副教授王姸寍 社會學系學士生李庭宜 社會學系學士生羅子婷 社會學系學士生楊又蓁 社會學系學士生簡欣婕 社會學系學士生詹雅筑 社會學系學士生張羽琝 社會學 ...
以認同為主軸貫串四天三夜所見之金門:來自學生的反思與回饋
陳卉恩 臺灣文化學系學士生 以及她的小夥伴們 十月中旬的金門移地教學活動結束後,共學團隊將田野歷程予以彙整,大家共同發現到金門人的「認同」顯然不同於身處臺灣本島的居民 ...
金門培力共學:搭建課程外的學習路徑,累積共學式的學習經驗
林潤華 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 張瓊文 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 曾子睿 臺灣文化學系學士生 臺灣文化學系碩班全英課程「亞太區域研究導論」由林潤華、張瓊文與葉爾建老師共同授課, ...
這是一個不只有人類的世界:當代社會中的人與動物之關係(三)
賈沐蓉 臺灣文化學系學士生 這堂課的主旨是在探討動物與人之間的關係,為此我們和林潤華教授進行很多次的討論。討論的內容包括「經濟動物」、「流浪動物」、「同伴動物」等相 ...
這是一個不只有人類的世界:當代社會中的人與動物之關係(二)
蕭邦媛 臺灣文化學系學士生 教室內的共讀時光 自 110-1 學期開始的 VIP 課程,每次都針對人類社會中,不同動物的主題進行主題式的辯論與討論。而我便以「同伴動物與可愛性」的討 ...
這是一個不只有人類的世界:當代社會中的人與動物之關係(一)
林潤華 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 圖 1:課程圖騰 課程介紹與運作策略 本垂直整合課程自 110 年度開設,課程目的在於帶領學生探討各種動物在人類社會日常生活中的處境、以及所建 ...
探討中國籍婚姻移民二代的民族認同形塑經驗
劉俊良 社會學系學士、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註一) 一、 自 1980 年代開始,台灣社會的婚姻移民人數便逐年增加,截至 2022 年 7 月,僅是「已領身分證」的婚姻移 ...
社會中的既得利益者還是受害者?——當代台灣男性憂鬱症患者的敘事社會學分析
廖映彤 社會學系學士、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2021 年我向科技部申請並通過大專學生研究計劃〈社會中的既得利益者還是受害者?—當代台灣男性憂鬱症患者的敘事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