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變遷課程學生影片製作學習經驗分享

陳素梅 社會學系副教授
王姸寍 社會學系學士生
李庭宜 社會學系學士生
羅子婷 社會學系學士生
楊又蓁 社會學系學士生
簡欣婕 社會學系學士生
詹雅筑 社會學系學士生
張羽琝 社會學系學士生
蘇倖瑤 社會學系學士生
林子瑄 社會學系學士生

引言(陳素梅)

  在這個影音充斥、媒體亂象叢生的時代,學會運用剪輯軟體,製作優質的在地新聞報導,不但是大學社會責任的落實,也是促進學生關心社會、增進學生就業力的良好訓練。因此,社會學系社會變遷課程與公共電視 PeoPo 公民新聞平台(以下簡稱 PeoPo)合作,透過傳授學生製作新聞影音報導的方式,讓學生把作品發表到PeoPo,如此不但保留了學生的學習紀錄外,更可以讓社會大眾看到學生的影音報導。報導主題尤以花蓮在地社會變遷報導為主,具有建立並宣傳花蓮在地文史紀錄的效果。

  111-1 學期社會學系社會變遷課程中學生製作的花蓮社會變遷影片共計十部,其中有三部獲得公共電視新聞頻道向全國觀眾公播的機會。這三部影片的主題及連結如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觀看:

  社會學系並非新聞媒體專業的科系,作品獲選的學生目前才大二。他們的影音報導能獲選全國公播,非常難能可貴。因此藉由《人社東華》的版面,請三組學生分享整個影片從構思到拍攝過程的經驗與反思。

  以下是三組學生特別撰寫的經驗分享,發表順序是依影片主題第一個字的筆畫由少而多加以排列。

《玉里模式——讓精神疾患融入社區》(王姸寍、李庭宜、羅子婷、楊又蓁)

  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位於花東縱谷的玉里小鎮,宛如再現西方的「愚人船」寓言,收容著不少來自全臺的精神疾患,卻鮮少有人深入了解玉里當地民眾對於精神疾患們的認知與想法,和玉里模式對於社區的影響。

  選擇玉里模式這個主題,是個稍微曲折的旅程。一開始在社會變遷的課堂上,我們幾個組員一拍即合,皆想要以身心障礙群體為主題的大致方向,素梅聽完了我們的大致方向後,建議我們更加著重在與社區的互動性,再加上當時庭宜在《報導者》找到一篇〈從「公辦龍發堂」到共融桃花源──玉里社區家園啟示錄〉的報導。因此我們便想以這篇文章為出發點,拍攝玉里當地民眾與精神疾患的互動,以及所謂的玉里模式。

  這中間也曾出現許多小意外,像是榮民醫院玉里分院和衛福部立玉里醫院都皆曾是我們想要採訪的對象。後來經過玉里醫院蔡社工的介紹,我們才明白原來兩院所推動的社區融入模式大不相同,而我們組員又蓁是玉里人,覺得玉里榮院與當地人的連結更深,這是我們最後鎖定玉里榮院的原因。

  玉里離壽豐,大約一兩個小時的車程。這遙遠的距離增加了許多拍攝取景的困難。在選定主題時,我們便知每次出行必需先有完善的規劃與接洽,才不會增加交通成本。但人算不如天算,大雨天、採訪內容不理想、當地居民不太願意受訪等等狀況,讓我們學會必須靈活執行計畫,遇到採訪對象未能提供有效資訊時,就轉換採訪對象及問題,成效顯著。

  例如在採訪玉里榮院所在地現任里長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他對玉里榮院推動精神疾患融入社區的具體作法不甚瞭解。因此,我們轉而採訪前任里長李先生。感謝前任里長及其夫人鼎力相助,透過他們,我們了解到玉榮醫院與當地榮民二三代之間的情感、玉榮醫院派遣疾患到當地店家進行打工的具體事例,以及更多他們自身的觀察體悟。原本想請幾位與玉里榮院合作的店家,講述他們聘僱玉榮醫院疾患的經歷。可惜受限於時間與設備問題,我們改到市集,一間一間詢問當地居民與店家對玉里榮院的觀感,以及對該院精神疾患定期到鎮上採購的看法。

  我們的計畫在實行過程中阻礙重重。首先要一般民眾面對陌生人說出自己對於精神疾患的看法已經有點艱難,何況在有錄音、錄影的情況下呢?因此我們取消錄影,並且只有在店家回答問題並同意時才錄音;接下來我們調整問問題的方式,不再開門見山地詢問,而是先透過寒暄或逛商店看東西作為開場白,之後才以學生的身份提出委婉的問題。這些方式讓我們在獲得居民的回答上大有幫助,只可惜受限於片長,許多片段最後無法加入剪輯。

  除了玉里模式外,玉里之美也是我們想透過影像傳達給觀賞者的。我們希望玉里的藍天、綠山與市集點滴不重複,且美景與旁白相呼應,因此在剪輯上我們下了很大的功夫。由於我們無法進入玉榮醫院照顧精神疾患的園區實地拍攝,因此只能找尋歷史老照片,並且多次前往玉里取材補畫面。

  為了讓影片內容連貫有邏輯,我們在影片架構上也做了許多次調整,庭宜與姸寍在剪輯方面都花了很多時間以達到最好的效果,讓這個影片能夠充分表達玉里榮民醫院的歷史以及當地精神疾患是如何融入社區的。

  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是臺灣重要的精神療養院,致力於讓疾患能夠與社會交流接觸,進而發展出專屬於他們的玉里模式。精神疾患除了能夠在這裡得到良好的醫療照顧及足夠的社工協助外,還能夠在病情穩定的狀況下回歸社區。我們全體組員皆很感謝這次影片拍攝的磨鍊,除了讓我們對玉里及相關照顧模式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我們各自也都有不同方面的成長。子婷在公播當天和家人的討論中得知了更多家族與玉里精神療養院的連結,原來她的五位遠親曾長住在玉里療養院並在當地過世。子婷認為她這次透過課程了解玉里醫院的重要性、歷史及運作方式,除了更了解花蓮之外,好像也得以和自己天生的睡眠困擾和解了,真是意外的收穫。

學生採訪蔡社工,了解玉里模式

拍攝「玉里模式」的學生在東華大學圖書館前合影

學生徒步在玉里市區尋找可能的受訪者與取景

《花蓮大陳村變遷》(簡欣婕、詹雅筑)

  我們之所以選擇大陳村作為社會變遷報導的主題,是因為小組部分成員曾到大陳村走訪過。我們在瞭解其歷史背景後,發現花蓮市竟然有如此特殊的族群。因此決定透過製作影片的機會介紹大陳的故事給更多人認識。至於採訪的問題以兩大方向進行構思,第一為大陳村的變遷史、第二則是大陳的特殊文化,包含了傳統食物、宗教信仰、漁業文化以及語言等等。

  由於需緊扣社會變遷的主軸,從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線下去思考。所以提問的重點大致上為大陳村從過去到現在的發展,以及大陳第三代在未來要如何傳承和復興特有的傳統文化。在我們初次訪問大陳村後,瞭解到必須選定一個特殊文化進行深度訪問,才有亮點。經過小組討論,選定了梁家姐妹經營的手工年糕。

  在拍攝過程中,我們主要接洽的對象是在大陳村進行文化保存與振興的第三代所創立的工作室「集大陳」及梁家姐妹。我們與「集大陳」的訪談著重在大陳村的歷史與變遷,以及當地特色傳統,最後是他們留在當地致力於文化保留與復興的原因。拍攝的架構主要是建立在「集大陳」如何面對大陳村的人口外流及文化流失。與梁家姐妹進行交流的部分著重在瞭解大陳著名的「年糕」傳統。我們全程參與年糕的制作過程,以邊拍邊問的方式進行採訪。內容主要圍繞在堅持手作的原因、辛苦的地方,以及未來傳承等問題。

  在整個過程中,無論是「集大陳」、梁家姐妹或隨機訪談的居民,都對我們抱著開放的態度,給予極大的歡迎。他們不遺餘力的展現這個村落的特殊文化、價值及意義。因此很幸運地,在拍攝的過程中,與人的交流並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雖然在拍攝時也碰到不少問題,例如收音等,但最後都在大家的幫助下順利解決。

  回顧學習過程,課程的安排對我們幫助很大。素梅老師在學期初就邀請公共電視的王建雄先生來為我們演講,教我們很多拍攝和剪輯的技巧,以及如何進行訪問和構思問題,讓我們對公民新聞有初步的認識,也比較知道從何開始做起。此外,當老師知道我們決定拍攝主題是大陳村,便提供我們一些資料,方便我們瞭解歷史背景,並針對我們採訪的問題給予建議。過程中,也不斷告知我們有任何剪輯影片的問題都可以尋求助教的幫忙,有這些幫助也讓我們的採訪過程更加順利。

  由於課程的要求,讓我們獲得走出教室跟人交流、學習的機會。跟組員之間的溝通及合作雖然因為生殊,沒那麼流暢,但最後也順利地完成了影片,這也是一種學習。最後我們能獲選公播,更要歸功於大陳村豐富而特殊的文化及其後代鍥而不捨的復興、傳承的精神,才能有如此好的成果。

拍攝大陳村變遷的學生與受訪者趙孝顔(右數第二位)合影

學生初次探訪大陳一村以傳統手工方式製作年糕的梁景錠女士

《黑金通的變遷》(張羽琝、蘇倖瑤、林子瑄)

  以黑金通作為主題,是因為曾經和系上的侑霖老師聊到中山路上有一間名為「黑金通」的餐廳。老師和我們簡述了這個名稱的由來和意義,我們才發覺原來身邊許多不被注意的小事物都可能藏著歷史的故事。而恰巧社會變遷的課程需要拍攝花蓮在地變遷的過程,於是我們決定以黑金通做為主題,深入去了解從日治時期至今,當地的社會變遷脈絡。

  起初,由於「黑金通」是一家店,我們無從下手。在素梅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將主題聚焦到「中山路一帶因舊火車站搬遷的社會影響」。老師也提供了許多文獻資料,像是日治時期當地的舊地圖、書籍上的記載和百年老店的資訊,讓我們的方向更明確。此外,素梅老師還邀請了 PeoPo 公民新聞的王建雄先生來教導我們影片架構及流程設計、如何拍攝、剪輯影片,以及影片旁白的撰寫方式。

  為了深入了解黑金通的變遷過程,完成影片拍攝,我們走訪許多老店家進行訪談。感謝尚文堂裱禙店、福福鋼筆店以及花蓮客運公司等不同行業的說明,我們了解到舊火車站搬遷對當地經濟的衝擊與影響。文史工作者黃家榮先生也跟我們說明了政府對此所做的因應對策。

  採訪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是,部分店家或訪談者的時間及地點難以配合,以及因為受訪者的種種顧慮,像是擔心在鏡頭前面說錯話、表達的立場不被大眾認同,甚至對大學生能帶來的影響力存疑等,造成有些店家雖然願意與我們分享他們的故事,但不願意接受影音紀錄。此外,由於我們組員人數較少,除了在工作項目的分配上較為困難和吃力外,訪問完剪輯影片的後製時間已經接近期末評量週,增加時間分配的困難。

  在克服種種困難後,我們終於完成「黑金通的變遷」這支時長約七分鐘的影片,並投稿至 PeoPo 公民新聞。原本以為作業已經繳交,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沒想到兩周後,素梅老師的來信,告知我們的影片獲選在公共電視新聞頻道向全國公開播出的消息,這讓我們小組欣喜若狂!付出的努力被看見,讓我們覺得一學期的辛苦都有了回報。

  這次拍攝影片是個非常特別的經驗,從零開始,操作的並不是多昂貴的相機,而是使用人人都有的手機,在剪輯上也並非購買功能齊全的專業剪輯軟體,而是以網路上免費而陽春的軟體進行。我們用最簡單的器材,傳達我們想說的深刻故事。在這段過程中,我們學習到如何把社會變遷的脈絡透過影片編排清楚地傳達給觀眾,以及許多我們不曾了解的新聞手法,如旁白主要是為訪問的內容作鋪陳。原來,我們也能成為記者,用最單純的理念做出我們所想的新聞,有了這次機會我們才知道,也許只是從未嘗試,但其實我們都有無限的可能。

拍攝小組造訪花蓮百年老店福福鋼筆店與創店店長賴義山先生合影

拍攝小組與尚文堂裱褙店的郭瑞珍女士合影(人物由左至右:邱泓維、林子瑄、郭瑞珍、張羽琝)

拍攝小組與福鋼筆店創店店長賴義山先生合影(人物由左至右:賴義山、張羽琝、林子瑄、邱泓維)

小組在課堂上操作資訊桌,為期末發表影音作品做準備

小結(陳素梅)

  在這個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學生不再依賴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知識。高等教育也面臨教育部要求系所要強化學生就業力的挑戰。社會學系的訓練,使學生對於資料蒐集與整理、訪談設計都具有相當的能力。

  社會變遷課程要求學生必須製作花蓮社會變遷影音報導的同時,除了表面上讓學生學會運用手機及免費軟體製作優質影音新聞報導,以及說故事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隱藏課程,也就是讓學生走出校園,接觸花蓮在地的人、事、物,在接受挫折、克服困難的同時,也能增進人際溝通與計畫執行的能力。從上面三組學生的經驗分享也可以看到,學生不論在知識、溝通能力、團隊合作、影音新聞製作,以及問題解決等能力都有所體悟與成長。時代變遷快速,期許學生透過校內外各種訓練,能具備多元能力,面對未來不同的挑戰。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