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佳欣 社會學系學士生 一、相遇背景 我第一次見到泰國的馬奇,是過年回台東姑姑家玩時,她是我表哥工廠裡的員工。過年時,姑姑擔心家裡人多忙不過來,請她暫時來幫忙家務。待在台東那幾天,讓我有機會和馬奇相處,更進一步了解她的遷移故事和工作經歷。 ...
【跨國遷移與多元文化】用鑰匙圈傳達她與家庭之間的「蓮」繫方式
黃淑芬 社會學系學士生 關於小蓮 她叫小蓮,39 歲,來自印尼的加里曼丹,是來台灣工作的外籍移工,今年是她來到台灣工作的第五年。小蓮家中有六個兄弟姊妹,她排行老三,上有兩個姐姐、下有三個弟弟,家中還有媽媽,而小蓮的爸爸則在她 17 歲時因病去世,19 歲高 ...
論《小島大歌音樂計畫》的內涵與啟發
楊舒惠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藝術博士、國立海大附中音樂科教師 《小島大歌音樂計畫》由臺灣籍音樂製作人陳玟臻(BaoBao Chen, 1989-)及其夫婿──來自澳洲的音樂製作人柯爾(Tim Cole)所發起,以臺灣為起點,串連起世界各地「南島語族」具地方特色、以母語演唱的歌 ...
歐洲當代台灣研究中心:德國杜賓根大學蔣經國基金會海外研究中心
文:德國杜賓根大學歐洲當代台灣研究中心 譯:傅偉哲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科技部台德三明治計畫杜賓根大學當代歐洲台灣研究中心駐地研究員 台灣作為一個在華語世界中,具有獨特的社會與政治實體,本身即值得西方社會科學研究者重視。歐洲當代台灣 ...
離岸的鄉愁
郭慧英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系 副研究教授 關於鄉愁,還沒有離開過臺灣的時候,學校裡念的是余光中的作品。它的開頭與結尾各是如此: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寫 ...
權力政治的版塊挪移─誰來領導新世紀的國際政治?──石忠山
石忠山(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美國還是亞洲? 本世紀初所發生的911事件和全球金融危機,讓人紛紛臆測,由美國所領導的單極世界體系是否即將走入歷史,並且將由亞洲新興勢力繼續帶領這個世界走向多極的國際新秩序?未來世界不管將由誰來繼續領導,可以確 ...
比特幣魔法:未來主要貨幣?──朱嘉明
比特幣(Bitcoin)可能是未來貨幣嗎?它和傳統貨幣有何不同?比特幣是怎樣被發掘的?它又是在怎樣的貨幣歷史和貨幣金融體系中發展出來的?本刊特邀請目前任教於維也納大學的經濟學家朱嘉明教授從貨幣理論和貨幣歷史的視角來談談「比特幣」。朱嘉明博士在台灣的著作有《從自由 ...
瑞典人民的生存之道-精實管理 (Lean Management)──許經明、小菅竜介
許經明(Shiu, Jing-Ming)(PhD Candidate Project Researcher, Mfacturing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小菅竜介(Kosuge,Ryusuke)(PhD Research Fellow,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 一、序 ...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20年之回顧──李同龢
李同龢(國立東華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於1994年一月一日開始實施,到今年剛好是20週年,此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在當時為一創舉,因為它是第一個橫跨高所得國家及低所得國家的自由貿易協 ...
觀塘市中心的生與死: 一個香港老舊工業衛星鎮的社會記憶衰亡與地產利益再生──藍逸之
藍逸之(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博士) 資本主義社會所具有的重要特徵之一是,把私人不動產當作財富的寶庫,這個寶庫就是一股源源不斷的財富之泉,同時讓個人或團體累積更多的資產。……這種方式擄獲了大眾的心,從操縱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玩家,到私人的房屋所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