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朝日到暮日:目賭40年日本經濟之起落

李同龢  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楔子

  「日本」的原意就是太陽升起的源頭,本文將作者將過去將近40年對日本經濟的觀察供讀者快速瞭解日本經濟由戰後殘破到鼎盛,然後失落了將近30年。1971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庫茲耐曾說全世界經濟體可以分為4類,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日本及阿根廷(註一),可見很早以前庫茲耐教授就已對日本有獨特的看法。

  個人對日本的經濟產生興趣是因為在讀大學時期,有一本1979年發行的暢銷財經書,中文翻譯版書名是「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作者是哈佛大學傅高義教授(Ezra Feivel Vogel),這本書是以英文書寫,其日文翻譯本當時在日本也非常暢銷。

  另外一個原因使得作者想瞭解更多有關於日本經濟的就是當時大學生最哈的電子產品就是隨身聽(Walkman stereo),隨身聽是日本SONY在1979年7月1日推出,在全世界馬上造成風潮,因為在此之前,要聽當時新的卡式錄音帶的話(在它之前是8音軌的匣式錄音帶),只能用大的類似床頭音響聽,沒有辦法隨身聽,所以當時台灣年輕人最夯的電子產品是就是有一台日本原裝SONY的隨身聽(水貨,上面都是日文,最新的都要買水貨),當然也要配上日本原裝的耳機。還有談到嘻哈音樂,它的起頭也是日本人發明的所謂手提式低重音音響(boombox),可以讓人扛這個在肩榜上,音樂音量開很大聲到處走動。

  當時沒有第四台,大學生一般也買不起電視,當時美國的音樂電視台(Music Television, MTV)已開播,學生都會去有些店看會放映盜錄的美國流行歌手最新音樂影片MTV的錄影帶,而這種錄影帶叫做VHS(Video Home System)是由日本JVC公司在1976年推出(註二),再加上當時功能好又耐用的大家電產品例如冰箱、洗衣機及彩色電視機等(當時冷氣機還不是那麼普遍),也都是日本的品牌,例如新力、松下、東芝、三菱、夏普(聲寶)、日立及三洋等,換句話說,當時幾乎所有的消費者使用的大小家電產品,日本製都是被認為是最好的,因為這些因素,作者開始長期注意日本的經濟相關事情。

邁向高峰

  其實傅高義教授的「日本第一」這本書並不是認為日本所有的東西都比美國好,而是他認為日本國力能在戰後快速上升,有很多地方是值得美國學習的,他認為日本會如此成功的擺脫戰後的貧窮(日本的人均GDP在1987年超越美國)的主要原因有如下,第一就是文化因素,他認為日本的成功不是只有經濟政策所致,還有日本人的文化,日本人的團隊精神及服從性高有紀律,加上沒有工會,所以較沒有像西方勞資嚴重對立的問題,終身雇用制也使得員工叫有向心力,且公司經營者眼光不會像西方執行長只看重短期獲利,而不是公司長期的發展,同時日本政府與企業密切合作幫助企業,使得企業不論是在研發或融資方面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

  當然,傅高義也認為其他非經濟因素也是讓日本在世界經濟舞台上成為佼佼者,例如日本人重視教育促使日本有充沛的人力資本促進日本在許多產品上的創新,還有穩定的政治體系,自民黨長期一黨執政使得政策較有延續性,一般日本人對能任職於公家機關是一種榮譽,加上一黨常期執政使得官僚體系的運作較有效率,再者,日本的健保及公共住房制度也遠遠優於美國,所以傅高義認為這些因素是值得美國人學習的。

  外在的因素造成日本戰後經濟成長快速的另一個因素是韓戰的爆發,因此美國向日本購買大量的戰爭物資,美國光在1951到1953年間,就向日本購買40多億美金的戰爭物資,這些採購使得日本從戰後凋敝的經濟獲得活水,促使日本的民生產業及重工業得以擴大生產,奠定其往後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基礎。所以從1955年到1970年間,日本的GDP平均年成長率高達接近17%,同時日本的人均國民所得在此期間也大幅上升,進而帶動日本人出國旅遊的風潮,當時日本觀光客在國際間以穿著傳統木箕鞋走路發出明顯的科科聲著名。

  日本早期由於在二戰前已經有重工業的基礎,因此戰後的重工業發展極為迅速,當時日本最著名的就是它的鋼鐵產業,到了60年代追上美國,成為日本最大的出口產業,在國際市場上把美國鋼鐵業打到趴。隨者鋼鐵產業的興起,日本另一個大的出口產業就是汽車產業,由於美國在當時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現在已被中國取代),日本的汽車能崛起,第一是因為石油危機使得油價高漲,美國汽車消費者偏好轉向較省油的日本車, 第二日本的車廠很注重市場對其產品的反應,決心要建構便宜可信賴的汽車(註三),豐田發明及時存貨系統(Just In Time)以降低生產成本,且在生產線上大量使用看板系統,使得生產流程及品質能即時的改進,所以日本車是便宜又可靠,美國車大又很耗油,因此美國車無法與日本車競爭,美國三大車廠因而解雇了很多汽車工人,當時美國底特律有失業汽車工人誤以為華裔陳果仁為日本人,以棒球棒將陳果仁打死,而這兩位打死陳果仁的美國人卻沒有坐過一天牢,在當時引起亞裔美國人的強烈反彈,雖然美國司法部後來起訴這兩人,卻因為審判過程中的瑕疵,最終使得這兩人還是無罪,陳果仁之死也催生後來美國仇恨犯罪法(hate crime)的誕生。

轉折點

  在日本經濟達到高點時,也就是在80年代,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加劇,由早期的紡織品到後來的鋼鐵、汽車、彩色電視機、錄放影機及半導體等,其中汽車貿易的問題最為嚴重,美國當時指控日本以非關稅貿易障礙阻止美國商品進入日本市場,而且也不允許外國人投資日本市場,日本半導體產業在1980年代主導了全球半導體市場,超過全球50%的記憶體市場佔有率,半導體雖然是美國人發明的,可是美國半導體產業被日本傾銷的記憶體打到趴,數家記憶體大廠因此關門,包括全球第一家半導體公司Fairchild及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造成物價高漲,加上越戰大量戰爭費用支出造成所謂的停滯性通貨膨脹,簡單的說就是高通貨膨脹加上高失業率,所謂的痛苦指數就是通貨膨脹率加上失業率,這個名詞就是來自這個時代,在此以前,經濟學家都認為通貨膨脹率跟失業率之間有替代關係,也就是說如要降低失業率,代價就是高通貨膨脹率,可是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的停滯性通貨膨脹推翻了這個替代關係。

  當時聯準會主席伏爾克為對抗通膨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使得美國的利率上升最高曾到18%的嚇人水準,由於美國如此高的利率,使得錢都湧入美國賺高利息,也就促使美元升值,美元在1980年到1985年間曾升值了50%,美國失業率已經高了,美元的升值造成進口商品更便宜,美國本土商品無法與進口品競爭,使得失業率進而攀升,而升值的美元使得美國商品出口變貴,不利出口,造成美國跟主要的貿易國家如日本及德國貿易逆差持續擴大,美國為了改善貿易條件及避免美元持續升值,美國在1985年9月在紐約市廣場飯店(Plaza Hotel)邀請日本、英國、法國及德國財政部長及央行行長討論如何解決美國與貿易對手的鉅額貿易赤字,五國在1985年9月22日達成協定經由日圓及德國馬克的升值來解決此問題,此協定稱為廣場協定(Plaza Accord)。

  由於市場的預期美元將持續貶值,在日本銀行根據廣場協定在9月24日開始賣美元時,日圓對美元當天升值接近10%,在往後的一年,日圓升值了60%,由於日圓的急速的升值,使得日本的進口商品價格也下跌,導致日本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廣場協定啟動一年後降到平均不到1%。日圓的急速升值當然對日本出口非常不利,而日本出口是其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因此日本央行開始啟動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景氣。

泡沫形成

  由於日本央行的持續量化寬鬆政策(註四)(也就是一般人戲稱的央行啟動印鈔機印鈔票)加上預期日圓持續升值,熱錢湧入,造成日本股價及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漲,日經225指數在簽訂廣場協定時大約為13000點,從此後泡沫開始發泡,到1980年代末,日經指數達到最高峰40000點,也就是在4年多,日經指數漲了3倍(註五)。在泡沫為最大時,日本公司的總市值(註六)居然是美國公司總市值的1.5倍,佔全世界總市值45%,日本電話電報公司(NTT)在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初期市值遠超過當時全球最大的電信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而成為全球最大的公司。股市的火紅也造就野村證券(Nomura)總市值超過當時美國華爾街所有證券公司總市值,成為全球最大的證券公司(註七),而且當時日本的第一及第二大壽險公司(日本壽險及第一壽險)同時也是全世界第一大及第二大壽險公司(註八)

  日本房價同樣漲到不可思議的地步,一般平民根本買不起東京的公寓,由於日圓的高漲及日本房地產的泡沫,日本公司大肆地在海外購置房地產,例如美國、澳洲、英國、加拿大、夏威夷及東南亞等地,其中在三菱美國購買紐約市的地標建築洛克斐勒中心的大部份大樓在當時引起美國媒體誇張的頭條新聞報導:日本入侵(Japanese Invasion),其實在當時日本只在外國人投資美國房地產排名的第六名而已,可是從來沒見美國媒體報導這些國家“入侵”美國類似的新聞。在日本房地產價格泡沫的高峰時期,根據估計位於日本東京市中心日本皇居的價值比當時美國加州所有的房地產總價值還來的多。

泡沫破滅

  日本中央銀行在1980年代末意圖降溫過熱的經濟和減緩資產價格的上升,逆轉其長期的量化寬鬆政策,開始提高利率,下面是實際的降息日期和降息幅度:

  1989年5月30日:折現率從2.5%調高到3.25%。
  1989年12月25日:折現率再次調高到4.25%。
  1990年3月20日:折現率調高到5.25%。
  1990年8月1日:折現率再次上調至6%。

  日本央行提高利率使得借錢變得更加昂貴,減少了投機性投資,特別是在房地產和股票上,90年代初日本房價指數為270左右,到2004年降至70左右,14年間下降到當初的三分之一以下,而整個國家除了城鎮以外所有土地的總價值在此同期間腰斬了一半,不動產價格泡沫的破滅使的銀行的不良債權大幅增加,造成銀行危機,進而這一政策轉變被認為是觸發日本經濟泡沫破裂的因素之一,進而導致失落的30多年。

後泡沫時期

  日本泡沫破滅後數十年為何旭日無法再升起?以前日本在70及80年代在電子產品方面有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發明,例如隨身聽、錄放影機、三槍映像管及CD player等,為何就再也看不到如此盛況?導致日本經濟無法重現其早期成功的因素有幾個相互關聯的因素。

  主要原因在於資產價格泡沫破裂,尤其是在房地產和股票市場上,當這個泡沫於1991年左右破裂時,它導致了資產價值的嚴重縮水,影響到公司和家庭的資產負債表,使得公司投資在研究發展上的金額大幅縮水,不利產生新的創新,家庭的資產負債表縮水使得消費者不願意增加消費,使得公司銷售減少,因此減少雇用員工,更使得家庭不願意消費,使得經濟停滯不前。泡沫破裂伴隨著銀行危機,許多公司及消費者無法償還貸款,造成許多銀行持有不良債權大幅增加,銀行業的危機導致銀行緊縮放款,阻礙了經濟增長和投資。

  資產價格下跌導致了通貨緊縮(註九),消費者和企業延遲消費和投資,消費者預期價格會進一步下降,不願意消費,公司就只好解雇員工,家庭收入因此減少,更不願意消費,經濟因此陷入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通縮使得消費者和企業收入減少,更不容易償還債務,使得債務在實質條件下變得更加沉重,導致經濟成長顯著減少。日本經濟結構性問題使得日本不易自泥沼脫身,勞動市場的僵化,終身雇用制使得企業在景氣衰退時,無法容易調整公司體質,人口老化以及服務業低生產力增長阻礙了日本適應不斷變化的全球經濟條件。

  日本政府未能進行結構性改革來創造經濟活力和掃除創新的障礙,對於回應經濟放緩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經常被認為是不足或時機不當,而連續的刺激景氣政策推高政府赤字,但並沒有有效地解決基礎經濟弱點的問題。持續下降出生率使得日本是世界上人口最老的國家之一,人口老化導致勞動力縮減和社會福利成本增加,這進一步阻礙經濟成長。日本公司傳統上保守的心態文化和創新只追求小部份的改進,而不是破壞性創新技術的能力,因此與矽谷等地相比,創新能力和新創企業活動都明顯的不足。日本排斥外國人的文化使得日本很難增加其勞動力,也無法吸引外國人才到日本,相比較,美國矽谷吸引了多少外國人才,許多大科技公司的老闆都是第一代的外國人。

  來自全球的競爭也使得日本經濟不易脫離低迷的景氣,中國和其他亞洲經濟體的崛起,例如台灣及韓國,使得先前日本在世界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行業,例如汽車、鋼鐵、半導體及電子產品等,逐漸被其他國家趕上,日本早期的著名家電品牌,例如三洋等,經營權早都已經易手給中國的公司了。

結論

  傅高義教授認為造成日本第一的因素後來反而變成阻礙日本再起的原因,例如終身雇用制、專業技術官僚、高度服從性等。儘管日本仍然是一個高度發展和高所得的經濟體,但這些先前討論的相互關聯的經濟結構、文化、人口和經濟挑戰使日本難以重現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高增長率,雖然日本在泡沫破滅後,還有些創新,例如電動遊戲任天堂及數位相機等,但是在資訊技術上(IT)幾乎沒有重大創新,錯過了以IT帶動經濟成長的契機。日本雖然近年來已採取一些積極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但仍然存在重大挑戰。平衡經濟復甦與人口壓力及財政可持撐性仍然是日本的主要政策挑戰。


註釋

註一: 作者有撰寫一篇有關於阿根廷經濟的文章,《阿根廷,請不要為我哭泣:一個國家的興起與衰落》,請見人社東華2018年第20期
註二:事實上,SONY比JVC更早在1975年推出Betamax的錄影帶,錄影品質及時間都比VHS來的好及長,可是在行銷上輸給VHS,以致於退出市場。
註三:日本在1950年代末期開始出口汽車到美國,早先因為品質不佳,在美國名聲及銷售並不好。
註四: 近幾年美國的採用量化寬鬆政策來刺激景氣引起許多批評,很多人認為美國是最早使用此種政策,其實量化寬鬆政策始作俑者是日本的中央銀行。
註五:在2023年9月22日,日經指數為32402點。
註六:總市值是等於個股股價乘上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註七:現在全世界證券業排名前10名公司名單裡看不到野村證券。
註八:最新資料,日本壽險現在全世界排名第7,第一壽險排名第15.
註九:通貨緊縮簡單的說就是物價持續下跌。


參考文獻

中文:

  • 小林義雄(著),孫漢超與馬君雷(譯)(1985),《戰後日本經濟史》,中國:商務印書館。
  • 池田信夫(著), 胡文靜(譯)(2012),《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經濟長期停滯的真正原因》,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
  • 伊藤隆敏與星嶽雄(著),郭金興(譯)(2022),《繁榮與停滯:日本經濟發展和轉型》,中國:中信出版集團。
  • 宮崎正勝(著),徐嫻揚(譯)(2023),《簡明世界經濟史:金錢推動下的人類進程4000年》,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英文:

  • Horioka, Charles Yuji. (2006). “The Causes of Japan’s ‘Lost of Decade’: The Role of Household Consumption.”, NBER Working Paper, No. 12142.
  • Pesek, William. (2014). Japanization: What the World Can Learn from Japan’s Lost Decades, Bloomberg Press.
  • Yoshino, Naoyuki and Farhad Taghizadeh-Hesary (2015). “Japan’s Lost Decade: Lessons for Other Economies.”, ADBI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521.

網路:

作者

李同龢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 of Alabama)經濟學博士,目前任教於東華大學經濟系,研究興趣為財務經濟,持有數個美國證券證照。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