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二三事──利格拉樂.阿烏

利格拉樂・阿烏(作家) 一、湖畔 每周固定有一或二天待在東華的校園裡,為自己已經乾涸的腦袋充電,研究所的課程很陌生也很重,每每在上課前幾天都得挑燈夜戰才能反芻出結果,反倒是上課的當日成了最輕鬆自在的時光,這個時候若得空閒,我會四處行走晃晃,認識這個頗具 ...

共享經濟下的校園綠能交通想像──郭俊麟

郭俊麟(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身為東華的一份子,是否想過你選擇通勤、通學的方式,也決定了你選擇未來什麼樣的環境? 綠動築夢的夢醒時分           2014年9月開學前夕,由電池製造商、租賃公司、電動機車廠商所組成的「花東綠能聯盟」,與校方舉辦 ...

故土,我的重荷,我的救贖──張翎

 張翎(國立東華大學駐校作家) 今年(2015)春季,我作為東華大學駐校作家和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講座作家的雙重身份,來到臺灣。在花蓮逗留期間,我在東華大學做了兩場講座,並和師長學子們有了一些討論和互動的時間。大家好奇的話題之中,似乎總浮動著一個不斷被重複的關 ...

曾經──記東華文學院的歲月──吳天泰

 吳天泰(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 2015年3月某天的傍晚與年輕的同事飯後散步,由於雨下得很大,我提議去文學院躲雨,一腳就踏進了久違的文學院。順著樓層,往事歷歷在目,同事也樂得聽我講古。1995年的九月全國第一個以族群為名的族群關係與 ...

一次大膽的課程嘗試─人文經典、敘事培力、地方傳播──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研究團隊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研究團隊 緣起         本文為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以下簡稱本院)執行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再造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發展計畫」之初步成果分享。該計劃執行期程為105年2月1日至106年1月31日。本文主要呈現本院院基礎課程「人文 ...

以校為渡的實踐智慧:東華大學無邊界大學計畫的在地人文實踐 ─ 翁士恆

翁士恆(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前言 「無邊界大學計畫」屬教育部「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的一環。這項計畫從以下三個問題意識來檢視過去十年臺灣高等教育發展和未來可以接續著力的地方。首先,過去十年,跨領域人才培育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做了哪些改革 ...

共創東華十年傳奇 ──曾珍珍

曾珍珍(英美系退休教授、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榮譽院長) 本文原刊於Open Book閱讀誌李永平紀念專題,經授權同意後轉載。  他的哭聲非常的戲劇性,像被欺負的小孩對著忽然現身的母親,一肚子的委屈嘩然從喉頭衝出。然而,那哭聲卻又是成年男子難得發出的,游移在哽咽和嚎 ...

教學理念〈不忍〉─ 李永平

 李永平(英美語文學系退休教授) 來東華大學教書兩年了。喜歡騎腳踏車在校園內外遛達,常常遇到學生,不管識與不識,迎面相逢,總會抬起頭來相互微笑致意,感覺甚好。之前,在北部和南部兩大都市的大學任教,師生之間鮮少這種美妙的互動。如今,每回踩著單車奔馳在東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