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侑霖 社會學系副教授 最近有動物從野生動物園「逃脫」及後續事件,所謂的「逃脫」當然是以人類視角出發的界定,然而就人類與動物的關係而言,是否只有人類觀點的視角呢?有沒有其他思索的可能性?本期《人社東華》即以《這是一個不只有人類的世界:當代社會中的人 ...
第 36 期 主編的話
蔡侑霖 社會學系副教授 轉眼又到歲末,相較過去幾年,今年的冬寒似乎來得特別早,也讓平安夜與元旦跨年更有味道。 此時也是《人社東華》第 36 期出刊的時刻,本期季刊首先收錄與本院榮退教師顏崑陽教授新著《中國詩用學:中國 ...
第 35 期 主編的話
蔡侑霖 社會學系副教授 上個月甫發生地震的池上事實上是近年來備受注目之地,無論是有機米生產認證創造出的產值,或是吸引遊客的無敵稻景(包含秋收稻穗藝術節,即使票價相當昂貴,但仍一票難求),都吸引各界關注。在社區營造或公部門近年推動的地方創生政策中,池 ...
第 34 期 主編的話
蔡侑霖 社會學系副教授 在本土新冠疫情轉為大量確診,卻也似乎看到趨緩態勢的時刻,2022 年的酷暑已到,在有空調或涼風扇的空間閱讀,特別是展讀剛出刊的第 34 期《人社東華》,或許是個避暑法門之一。 本期《人社東華》特別 ...
第 33 期 主編的話
蔡侑霖 社會學系 副教授 時序進入四月,適逢春暖花開,人間再度充滿生機活力的時刻,此時,祈祝全球各地陷入各式戰火中的人們,早日迎來和平的曙光。 本期《人社東華》推出的是大眾史學作品與 Codiv-19 疫情相關專輯。首先,在大眾史學作品的部分,收錄歷史學系關 ...
第 32 期 主編的話
蔡侑霖 社會學系 副教授 歷經新冠疫情三級警戒的 2021 年即將結束,所幸,此刻的島嶼能夠在疫情趨緩下,相對安心地迎接 2022 年。這一年,我們也歷經四大議題的公民投票,校園中有許多討論,看到不少年輕學子對於公共議題的關心,對於高等教育機構而言,應該值得欣 ...
第 31 期 主編的話
蔡侑霖 社會學系 副教授 「鄉愁是人性;故鄉的名、鄉關何處,是政治。」 離散(diaspora)人群的鄉愁與國家歸屬及認同,在 2020 年初疫情剛起波瀾的島嶼上引起一番爭論,當國界的大門封閉時,部分懷抱鄉愁,返回彼岸探親的 ...
第30期 主編的話
林潤華 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 親愛的各位讀者,2021年也過了一半了,您們好嗎?五月台灣面臨2020年COVID 19 全球疫情肆虐後,最嚴重的一波疫情,截至6月28日為止,已經造成14000多人染疫,死亡人數高達549人,全台進入三級警戒,許多的生命以及家庭面臨無可復原的 ...
第29期 主編的話
林潤華 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 距離2021年竟也過了三個月,而人社東華也進入2021年的第一次發刊。本期刊物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2020年11月在本校所舉辦的<<東暨論壇暨學術研討會>>的發表專欄,第二部分則為本校教師李宜澤老師與Orip負責人蔡沛霖先生針對本刊文 ...
第28期 主編的話
主編 林潤華 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 各位親愛的讀者,主編在此祝福各位新年平安。細數2020年,我們除了順利按計畫仍然發了春夏秋冬四刊外,有不同的有趣主題外,我們也向各學校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的學生邀稿,讓大專生研究計畫展開了。此外,於今年11月人社東華的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