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潔嵐(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員) 醫學歷史雖然不乏有人研究,但研究者和資助經費的單位,卻時常忽略必須解釋這類歷史研究的重要性給一般民眾了解。因為沒有刻意這麼做,很多人以為醫學歷史是個冷僻的科目,用處就是保存庫藏醫學資料。這樣的認知被視為理所當然實在很奇怪 ...
凝視或遺忘?旅遊者參訪黑色旅遊地之感知── 謝伶、呂傑華
謝伶(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旅遊管理系研究生)、呂傑華(國立東華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前言 1999年9月21日,南投集集發生芮氏規模7.3地震,人員傷亡慘重、道路、橋樑、建築嚴重毀損,為悼念逝世民眾,並警惕民眾防災意識,訂每年9月21日為「國家防災日」,並在台 ...
花蓮縣車站印象的觀察
龐弘遠 (臺灣文化學系 碩士生) 若說國家的門面是機場,那麼火車站就是地方的門面。臺鐵身為百年老店,下轄有許多車站,其中現在又以客運專營的車站為大宗業務。但經過時間的歷練,許多客運車站的條件已然不符合現代運輸的諸多需求,因此臺鐵開始推動車站設計的新工程 ...
幾家歡樂,幾家愁:捷運引發縉紳化
林楨家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滿足大眾旅行的基本需要,通常是都市公共運輸系統的發展目標之一。然而本世紀以來學者們逐漸發現,社會經濟條件弱勢者有時被排除於這個滿足之外,特別是明顯改變可及性條件的捷運系統,而有「捷運引發縉紳化(metro-ind ...
輕便車:遺忘的路線、記憶的場站
葉爾建 (臺灣文化學系 副教授) 臺灣是地形多樣、高低起伏的寶島,市鎮與鄉村的聯絡,常須克服地形的障礙,故能適應丘陵台地的交通工具,顯得格外重要。輕便車---官方稱呼為手押輕便軌道、軌道和臺車,便是1900至1930年代間馳騁於臺灣各地高崎低嶺的運輸良駒。 ...
混合與緩衝:屏東佳冬石光見聚落的族群與文化——郭澤寬
郭澤寬(台灣文化學系教授) 一、屏南地區沿海聚落的族群 我家在屏東新園烏龍舊地名叫後廍的聚落,父系先祖經族人調查並組尋根探親團回大陸探查,拜訪祖祠堂、比對族譜,基本確定先祖來自大陸漳洲平和地區,來台後至新園地區墾植,而後落戶於此。但我的母系就複雜得多 ...
法國的美食想像地理對選擇赴法國廚藝學校學習廚藝的影響
許嘉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 法國廚藝學校像是藍帶廚藝學校 (École du Cordon Bleu)、雷諾特(Lenôtre)、斐杭狄 (Ferrandi) 等,在近十年間成為國人熱門學習法式料理和甜點的選擇,也帶起到國外學習廚藝的風潮,不同於過去前往其他國家攻 ...
阿嬤相招喝一杯:巴斯克銀髮族夜生活與新樂活想像
楊豐銘(中研院民族所博士後研究員) 我們的社會正在高齡化,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18至2065年)」的資料顯示,台灣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註一)。2065年每10人中,約有4位是65歲以上老 ...
描繪臺灣泰國餐廳的食物文化
遲恒昌(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助理教授) 很多人吃過泰國菜,或許那是你認識泰國食物與文化的第一步。 食物是認識其他文化與社會最方便的東西之一,餐廳除了作為填飽肚子進行社交的地方,餐廳也是認識飲食文化的重要空間。絕對不是太貪吃,當年我才會以臺灣泰國 ...
歌仔冊中煙花女子的形象書寫
張庭瑜 ( 國立成功大學戲劇碩士學位學程) 前言 「我們成為藝伎不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我們成為藝伎是因為我們別無選擇。」(We don't become geisha to pursue our own destinies. We become geisha because we have no choice.)(註1) 《藝伎回憶錄》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