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或遺忘?旅遊者參訪黑色旅遊地之感知── 謝伶、呂傑華

謝伶(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旅遊管理系研究生)、呂傑華(國立東華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前言

1999年9月21日,南投集集發生芮氏規模7.3地震,人員傷亡慘重、道路、橋樑、建築嚴重毀損,為悼念逝世民眾,並警惕民眾防災意識,訂每年9月21日為「國家防災日」,並在台中霧峰地震遺址設立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作為地震體驗與防災教育的中心,平均每年約有近四十萬人到訪。

2008年5月12日,大陸四川發生芮氏8.0大地震,造成北川縣嚴重傷亡和財產損失,震後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全部被原貌保存,建立成為中國唯一的綜合性國家地震博物館,地震遺址分為老城區、新城區和沙壩地震斷層三個部分,總保護面積1.2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宏大、原貌保存最完整的地震遺址,意外地吸引許多遊客前往憑弔。

人們總是有意或無意地關注和尋找與死亡或暴行相關的事件和景點(Stone & Sharpley, 2008)。近年來,許多人在旅遊時會選擇前往政治迫害獄所與屠殺紀念館(例如:綠島人權文化園區)、戰爭遺址/紀念碑(例如:911國家紀念博物館)、災難遺址/紀念館(例如:921地震教育園區、小林村紀念公園)、名人墓園(地)(例如:鄧麗君墓園)等所謂的「艱辛文化遺址」(Difficult heritage)憑弔緬懷。以發生納粹罪行的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Birkenau)為例,在2001年時,每年造訪的遊客約有50萬人次,至2016年時,短短十五年間已經成長至每年逾200萬人次遊客參訪。

黑色旅遊的研究演進過程

Lennon和Foley於1996年在探討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甘迺迪遭受暗殺的地點如何成為旅遊景點的文章中,首次提出「黑色旅遊(dark tourism)」一詞,他們認為黑色旅遊是前往與死亡、災難、邪惡相關的地方旅遊。事實上,學界早已使用許多不同概念來描述此類旅遊現象,例如,Seaton用「死亡旅遊(thana tourism)」描述面對死亡的動機所驅使的旅遊現象;Tunbridge和Ashworth提出「不和諧旅遊遺產(dissonant tourism)」的範疇;Bloom用「病態旅遊(morbid tourism)」指出只與死亡有關的旅遊現象,或是戰爭旅遊(war tourism)等語詞來形容;但Bowman和Pezzullo(2009)解析,黑色旅遊(dark tourism)使用“Dark”一詞更能涵蓋該旅遊類型所涉及的現象(編按:《人社東華》第4期曾刊出林潤華教授撰寫之〈傷痛與觀看:淺談「黑暗觀光」〉一文,以下簡稱「林文」,欲瞭解黑色旅遊內涵意義者可參閱https://journal.ndhu.edu.tw/e_paper/e_paper_c.php?SID=62)。

2000年,Lennon和Foley出版具有影響力的著作《黑色旅遊:死亡與災難的吸引力》(Dark tourism: The attraction of death and disaster.),之後又成立黑色旅遊研究學會(The Institute for Dark Tourism Research, iDTR),此後黑色旅遊現象引起了旅遊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在中國,2006年李經龍、鄭淑靜發表的《黑色旅遊研究初探》是大陸最早涉及黑色旅遊研究的文章;2008年汶川地震後,大陸有關黑色旅遊的研究迅速增多,並達到一個高峰,但從旅遊者角度所展開的如涉及感知、體驗、心理、態度、情感等範疇的研究卻屈指可數。

但由於黑色旅遊自身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在文化忌諱下一直頗具爭議,因此,台灣對於黑色旅遊的研究卻仍尚待起步,發展黑色旅遊的景點或觀光活動仍面臨諸多挑戰(可參見前述《人社東華》「林文」)。筆者希望借助本文能使大眾對黑色旅遊的關注,促進社會更科學地認識和理解其內涵。

綜合歷年各國研究者的研究主題與視角,筆者將黑色旅遊的研究演進過程分為以下三個時段:

(1)研究起步階段(2008年以前):21世紀初,相關學者紛紛關注這一新興領域,黑色旅遊研究成果開始出現。在此階段,研究者從不同角度出發,對黑色旅遊的概念進行界定,對其相關現象進行探討。大多數研究者認為黑色旅遊作為一種具有特殊吸引力的旅遊形式,在未來旅遊業發展中具有很大的潛力,但也有部分學者因倫理道德等問題,對其發展持反對態度。

(2)理性探索階段(2009-2013年):研究者開始對黑色旅遊者行為特徵(旅遊動機、遊客體驗、情感反應等)和黑色旅遊影響(經濟效益、文化效益、社會衝擊、環境影響等)等相關問題進行探索,研究成果逐漸增多,其中2009年,Sharpley和Stone出版《旅遊的黑暗面:黑色旅遊的理論與實踐》(The darker side of travel: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ark tourism.)一書,分別從概念和理論、黑色旅遊實踐、管理和啟示三個主題,系統地闡述黑色旅遊內涵及其影響,為黑色旅遊研究理論奠定基礎。

(3) 快速發展階段(2014年至今):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加入到黑色旅遊研究中來,文獻數量迅速增長並保持較高增長率。研究內容上也從動機研究、體驗研究、影響研究等轉向旅遊限制、黑色美學、目的地社區、原真性等多角度的複合型研究(Zheng, et al., 2017; Podoshen, et al., 2015; Kim & Butler, 2015)。隨著相關研究成果的增加,也反映出黑色旅遊這一新興旅遊形式正處於「成長期」,其研究也極具發展潛力。

旅遊者為何前往黑色景點旅遊?旅遊的感受為何?

從經營黑色旅遊的角度,Stone(2006)曾依據教育或娛樂目的、旅遊基礎設施的投注、原真性等因素提出將黑色旅遊區分為光譜的七類,其中旅遊活動愈強調歷史原真性,旅遊目的愈傾向教育或意識形態的政治目標時,黑色旅遊的遺址、活動與營運策略愈趨向肅穆、保存與紀念;反之,旅遊活動愈以商業為目的時,黑色旅遊的營運模式則在於驚悚、包裝與娛樂。

相對而言,不論經營者採取何種目的與策略營造黑色旅遊遺址,但較少研究與討論思考旅遊者為何前往黑色景點旅遊?旅遊的感受為何?這種感受對他們如何體認歷史事件的影響又是甚麼?筆者之一曾以旅遊者前往四川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的網路遊記和評論作為資料來源,借助內容分析法,收集並分析旅遊者在遊覽過程中的感知要素及其認知評價和情感評價,從而得出黑色旅遊地在旅遊者心目中的感知形象。

透過內容分析的頻率、詞頻統計和共現分析發現旅遊者的遊記和評論中解析出對該區域旅遊感知形象的結構與特徵,研究表明:(1)黑色旅遊地多與死亡或災難相關,其景觀和氛圍有別於一般旅遊目的地;(2)黑色旅遊地帶給旅遊者以情感體驗為主,這種情感是複雜的、痛苦的,回歸到現實世界中上升為旅遊者對生存價值意義的感知和思考,對自身現世幸福的安慰和珍惜;(3)黑色旅遊地為社會提供了紀念和緬懷逝者、公共看待和探討死亡之地,平衡了社會對死亡漠視和個體對死亡關注的矛盾。

首先,黑色旅遊地的景觀和氛圍有別於一般旅遊目的地。Stone將死刑法令的公開執行地、個人或群體的死亡遺址、已故者曾被拘留的地方、已故者有關遺物的擺放地(如紀念館等)、死亡情境的模擬與演繹地都歸為黑色旅遊地的範疇。可見,黑色旅遊地幾乎均和死亡相關,氛圍也較為灰暗和壓抑。該研究統計發現旅遊者的遊記和評論,主要是以遭受地震破壞後的縣城景觀為載體。

其次,黑色旅遊地帶給旅遊者以情感體驗為主。樣本中有四分之三的遊記和評論都記錄著旅遊者對地震遺址的情感評價,主要以沉重、壓抑、傷感的情感為基調。這些文字記載內容都是旅遊者在沒有任何設計引導的情況下,根據興趣、記憶自發表述的結果,因此更能反映旅遊者對旅遊地的認知和評價狀態,所以旅遊者遊覽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所獲得的是一種情感體驗,這種情感是一種複雜的、和痛苦相關的情感,回歸到現實世界中上升為對生存價值意義的感知和思考以及對自身現世幸福的安慰和珍惜。

最後,黑色旅遊地為社會和旅遊者提供心靈震撼、深刻情感體驗、紀念、緬懷逝者、公共看待和探討死亡之地。現代社會對於死亡持有一種隱諱或迴避的態度,社會存在「生命思索私有化」(即個體私下裡單獨思考及尋找生命的意義,這種私有化造成了個人對於感知死亡、理解生命意義及理性有序的嚴重缺失)的現狀,社會沒有可以公共探討死亡、思索生命意義的公共環境,而個體對死亡的關注需要被展示,黑色旅遊地正好解決了這種矛盾,提供了一種平衡,即社會對死亡漠視和個人對死亡關注的平衡,成為社會紀念和緬懷逝者、公共看待和探討死亡的地方。

結語

基本上,許多地方行政官員或旅遊經營者逐漸熱衷於向遊客提供「黑色」體驗並從中獲利,抑或是一些災難發生地希望藉由發展旅遊業的方式來恢復當地經濟,誠如Sharpley(2009)所說:黑色旅遊已成為一種「促銷手段」。但黑色旅遊的快速發展及其所蘊含的生與死、美與醜、休閒與恐懼、教育與娛樂、緬懷或刺痛、道德與商業、原真與擬真之間的矛盾屬性,使之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也常成為地方經營黑色旅遊時爭論的焦點。

花蓮曾在1951年發生重大系列地震,造成嚴重傷亡,如今居民僅能憑藉照片、文字的紀錄緬懷傷痛、述說模糊的記憶,或是不時藉由地質學者呼籲隨時預防,但卻缺乏任何有關紀念、環境教育或災難體驗功能的遺址。近日花蓮再次發生大地震,造成重大傷亡、大樓倒塌等災損,為了消除旅遊者的疑慮,也使居民能迅速回復日常生活,震後地方政府迅速拆除危樓、修橋鋪路、恢復市容,但地震相關記憶卻迅即消失殆盡。

本文雖介紹旅遊者如何觀看黑色旅遊地的感知,但對地方居民而言,他們如何就地方、空間、原真性、教育或產業思考災難地景的意義,究竟會如林文所稱「將災難地景從地平線抹平,錯失了重在重建景觀過程中,重看災難歷史或轉化災難地景的機會」,抑或是避免「在傷口撒鹽、利用災難發財」,在華人文化與社會中就常成為爭論的焦點,也成為台灣推動黑色旅遊的難題。


參考文獻

Bloom, T. (200). Morbid tourism: a postmodern market niche with an example from Althorpe. Norwegian Journal of Geography, 54: 29-36.

Bowman, S., & Pezzullo, C. (2009). What’s so “Dark” about ”Dark Tourism”? Death, tours, and performance. Tourist Studies, 9(3): 187- 202.

Foley, M., & Lennon, J. J. (1996). JFK and Dark Tourism:A Fascination with Assassin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2(4): 198-211.

Lennon, J. J., & Foley, M. (2000). Dark tourism: The attraction of death and disaster. London: South Western Cengage Learning.

Podoshen, J. S., Venkatesh, V., Wallin, J., Andrzejewski, S. A., & Zheng, J. (2015). Dystopian dark tourism: An exploratory examination. Tourism Management, 51(2): 316-328.

Kim, S., & Butler, G. (2015). Local community perspectives towards dark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Snowtown, South Australia. Journal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Change, 13(1): 78- 89.

Seaton, A. V. (1996). Guided by the dark: from thanatopsis to thanatour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2(2):234-244.

Sharpley, R. (2009). Shedding light on dark tourism: An introduction. in Sharpley, R, & Stone, P. R. (Eds.), The Darker Side of Travel: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ark Tourism (pp. 3-22). Bristol: Channel View.

Sharpley, R., & Stone, P. R. (2009). The darker side of travel: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ark tourism. Bristol: Channel View.

Stone, P. R. (2006). A dark tourism spectrum: towards a typology of death and macabre related tourist sites, attractions and exhibitions. Tourism: An Interdisciplina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54(2): 145-160.

Stone, P. R., & Sharpley, R. (2008). Consuming dark tourism: a thanatological perspectiv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5(2): 574- 595.

Tunbridge, J., & Ashworth, G. (1996). Dissonant Heritage: Managing the Past as a Resource in Conflict. Chichester: John Wiley.

Zheng, C. H., Zhang, J., Zhang, H. L., & Qian, L. L. (2017). Exploring sub-dimensions of intrapersonal constraints to visiting “dark tourism” sites: A comparison of participants and non-participant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2(1): 21-33.

李經龍、鄭淑婧(2006)。〈黑色旅遊研究初探〉。《池州師專學報》,20 (5): 109-120。

林潤華(2014)。〈傷痛與觀看:淺談「黑暗觀光」〉。《人社東華》, 4, https://journal.ndhu.edu.tw/e_paper/e_paper_c.php?SID=62。

謝伶(2016)。〈基於內容分析法的黑色旅遊地感知形象研究——以四川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為例〉。《旅游论坛 》,5: 47-53。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