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遭逢及其逆火的帝國史:日治臺灣的比較、移動、與統治技術 陳偉智(美國紐約大學(NYU)歷史系博士候選人/佛光大學社會系講師) Thinking historically is a process of locatingoneself in space and time. And a location is anitinerary rather than a bounded ...
劉毓秀著,《北歐經驗,台灣轉化》──劉晏齊
劉晏齊(輔仁大學學士後法律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台灣的現代福利制度從日本統治時期的初次體驗到百年後的今天,一直持續面對的是外來制度移植後在台灣水土相容/水土不服的問題。從日治時期的日本、德國、英國、美國制度拼湊併行,到戰後黨國意識型態下所形成的福利侍從政 ...
第十期編輯室手記
李維倫(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六月份的〈人社東華〉很文學! 文學是情與感的低語,如劉毓秀不忍年輕獸醫簡稚澄的生命殞落,將她的悼念贈予〈人社東華〉,以為之記,我們將永遠收藏。許又方的讀詩 ...
鮑赫斯‧西呂尼克著,《逃,生:從創傷中自我救贖》書評書介──林美珠
林美珠(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鮑赫斯‧西呂尼克(Boris Cyrulnik)著,謝幸芬、林說俐翻譯書名:《逃,生:從創傷中自我救贖》(Sauve-toi, la vie t’appelle)出版社:台北市,心靈工坊出版時間:2015年頁數:336頁 圖一:《逃,生:從創傷中自我救 ...
讀楊牧編譯《甲溫與綠騎俠傳奇》──汪珏
譯者:陽牧書名:《甲溫與綠騎俠傳奇》出版社:洪範書店出版社出版時間:2016.8一版 在楊牧豐饒的著作裡我們讀到不少有關中古英詩傳奇文學的詩作或散文。我們也讀到他自承,當年於柏克萊大學攻讀比較文學時,曾經如何醉心‘中世紀諸領域條頓族裔發展出來的史詩歌 ...
蔣竹山著,《This Way看電影:提煉電影裡的歷史味》書評書介──吳一晉
吳一晉(國立花蓮女子高級中學歷史科教師) 作者:蔣竹山書名:《This way 看電影:提煉電影裡的歷史味》出版社:臺北:蔚藍文化出版時間:2016.10一版 圖一:《This way 看電影:提煉電影裡的歷史味》書影 當你開始翻閱 ...
六門人生的課:米奇‧艾爾邦《六根藍色魔弦》讀後感 ─ 陳淑玲
陳淑玲(英美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自從讀了紐約時報暢銷作者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後,我就很喜歡他的書。他的文字很平易近人,但內容卻富含深意、發人深省,帶領讀者思考、探索生命的意義與真諦。我曾在課堂上讓 ...
《他們眼望上蒼》校譯序:愛情就親像海洋,它會溢來流去 ─ 曾珍珍
《他們眼望上蒼》校譯序、推薦序曾珍珍(英美語文學系教授) 這絕對是一本多數小說迷讀了會愛不釋手的書。它被譽為二十世紀前半葉非裔美國文學經典,而置放於世界文學脈絡裡加以評價,說它可以入列全球女性成長小說前十名,也絕非溢美。從時興的生態批評角度閱讀 ...
書評:馮筱才《政商中國:虞洽卿與他的時代》─ 王慧婷
王慧婷(政大歷史所博士生) 法國年鑑學派第二代的著名史學家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1902-1985)曾將歷史時段分為長時段、中時段、短時段(註一),這樣的考察,說明在其眼中,歷史存有之時間具有至少三種不同層次;史家往往以今視昔,必須站在曩日之外,化約已逝的 ...
走在沒有止步的林中路:探訪雙《語》的詮釋祕徑 ─ 吳冠宏
吳冠宏(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論語》與《世說新語》這兩部漢華文化的傳統經典,在漫漫的人生路上,可謂助我良多,從青少年階段開始,花崗國中的李國榮老師便以國文課傳授做人的道理,為我點亮生命的義理之光;繼而深喜花蓮中學石秋亮老師講授「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尤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