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期 主編的話

蔡侑霖 社會學系副教授     在本土新冠疫情轉為大量確診,卻也似乎看到趨緩態勢的時刻,2022 年的酷暑已到,在有空調或涼風扇的空間閱讀,特別是展讀剛出刊的第 34 期《人社東華》,或許是個避暑法門之一。     本期《人社東華》特別 ...

「宗教與在地:新城神社舊址古蹟之活化呈現與實踐」 課程背景與分享(五):文化交流下的反思學習

楊婷云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學士生 新城天主堂初印象   最初對新城天主堂的印象,就是一個極具特色、有著美麗船型的教堂,佈滿綠色藤蔓的船型教堂,給人一種神祕又融入自然的氣息,彷彿與周圍的景色要合而為一,就這樣安安靜靜地長年佇立在那。隨著歲月的更迭,以及 ...

「宗教與在地:新城神社舊址古蹟之活化呈現與實踐」 課程背景與分享(四):火與靈與探尋

曾子穎 中國語文學系學士生   一直以來都覺得火彷彿有神奇的魅力,讓人忍不住的注視著它放空與遐想,有人以柴火燃燒的聲音,以此作為白噪音來幫助自己入眠。又或者單純看著火苗規律地竄起、擺動而入神,對著一團熱烈而不發一語的,在過程之中讓人忘卻時間,只想停滯在 ...

「宗教與在地:新城神社舊址古蹟之活化呈現與實踐」 課程背景與分享(三):我與域外的相遇

徐悅玲 中國語文學系學士生   當初會選這堂課,單純是因為想去太魯閣。那時候的我是一無所知的、驕傲的現代都市人,我覺得現世的和平、安穩、進步、文明……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直到我踏進了教室。   第一堂課是聽金尚德老師的演講,老師是混跡峽谷數十年的專家。峽 ...

生命教育的現場──關愛學生的心志始終如一

吳冠宏 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近來大學生「自我傷害」的案例頻傳,各大學的諮商中心又開始關注生命教育的議題與課程了,回想廿一世紀初(大約在 2005-2008 之間),東華大學尚未與花蓮教育大學整併,在以資深教授崔光宙老師為領航及唐淑華與饒見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