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培力走入場域:「在地療癒」社會實踐課程師生側記

劉効樺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系主任
黎士鳴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李昀珈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學士生

  「在地療癒」是一門走入社區服務展現自主學習精神之課程,透過場域學習來實踐所學之專業知能。 110-1 學期開設的課程是進入溪口精神護理之家,是一一群社會排斥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棲身之所。雖然我們具有利他助人的天性,很願意為弱勢族群提供協助;但面對這群慢性思覺失調症患者,會有許多不熟悉與擔憂,甚至會有恐懼與排斥。面對這些不安,根據社會心理學家 Allport 的族群接觸假說(intergroup contact hypothesis),認為消弭群體間的汙名化的策略之一就是增加彼此的接觸與互動。因此將透過接觸假說(contact hypothesis)來融入此課程,希望透過同學與病患間的人際接觸與合作活動,來消弭大家對於病患的刻板印象與汙名化(Li & Ho, 2009)。那如何消弭第一次見面的不安呢?在課程安排中,特別規劃四場行前教育,包含認識場域、認識個案、認識疾病與認識專業等四大主題,透過環境的熟悉、病患狀態的了解、疾病的認識以及心理師專業的展現等四大面向來協助同學們熟悉即將進入的場域。

一、認識場域

  這次在地療癒將到溪口院區進行場域學習,在孔德宜心理師的安排下,我們順利的進去場域進行參訪,由於疫情的關係,這次參訪已熟悉場域為主,並且透過院區主任呂元惟醫師與孔德宜心理師的介紹,讓同學們更能夠了解精神照護的場域與形式。在參訪中,院區綠化且舒適的環境打破同學們對於精神病房的刻板印象,並且由醫師以及心理師的介紹,讓同學們更了解溪口院區病患的特性以及專業人員的溫暖服務。透過參訪機構創造出進入場域的第一映像。

透過院區主任詳盡且幽默的介紹還有後續實際走訪一些環境,我們更進一步認識溪口院區的隸屬與設施。牆上的作品與成績海報可以間接想像住民們豐富的生活,像是毛筆字、繪畫、演講、演說比賽等等,經過活動中心也很巧的看到住民們正在進行運動課程。雖然只有走訪一小部分的院區,但整體的感覺像是走在巨大的度假村裡面,很悠閒、慢活,在院區內還有很多野兔與住民生活在這裡,單是看到毛茸茸的兔子就覺得心情愉快。最後一站:影片觀賞。看了兩部溪口院區的介紹影片,其中可以看到很多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員都在這裡工作,包括護理師、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等等。

參與課程學生心得

「很滿足、很溫暖」這是我坐在回程的遊覽車上腦中浮現的兩個詞語,不是因為窺探到他們的生活然後對比自己而比較出來覺得很滿足,是看到院區環境很好、大家都很溫柔的對待住民,一切畫面都美的剛剛好所以滿足。

參與課程學生心得

精神護理之家與我的想像是有落差的,有別於一般精神療養院(因為家庭因素,去過幾間桃園的精神療養院,位於市區的大多內部空間狹小無法進行團體活動、空間潮濕昏暗,病人無法自由走動手腳需要綁在床上),溪口護理之家廣闊、翠綠的園區降低了居住在這的拘束感。

參與課程學生心得

二、認識病患

  參訪結束後,於 10 月 7 日邀請溪口院區的孔德宜心理師來介紹病患的生活日常,以「我們在這裡」為題,透過心理師的經驗分享,讓同學們更進一步的認識了溪口院區的住民以及其生活日常。透過心理師的溫暖分享,讓同學間接感受到病患就在面前,且學習會用真誠、傾聽以及試著去了解的態度貼近住民的心。

今天聽了孔心理師分享了住民的生活在幹嘛,其實我覺得他們的日常其實跟我們很像,像是購物、一日遊、運動……等等。其中我覺得蠻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取物這件事情,這一點就和我們不同,我們拿到東西之後會想要和好朋友分享,但他們卻不行,雖然這樣也是避免住民會有搶食的情況發生,不過卻有同時失去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意義了,這是我覺得蠻可惜的一部份。

參與課程學生心得

今天聽到心理師的介紹後,對住民的生活環境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覺得有些日常的活動,像是早/夜市、領代幣、購物之類的,在這些生活的小細節能看出長照機構其實在提供住所之餘,也在從各方面去完整這個小型社會。

參與課程學生心得

在孔心理師的分享中,「真誠、傾聽、試著去理解、開放的心」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他們是如此的特別,一定也非常的敏感,真誠雖然沒有包裝,但或許是最直接、最單純的。

參與課程學生心得

其實今天是一個很特別的演講,藉由學姊述說的過程,我好似終於能窺見一點關於這些住民的生活還有他們的一些反應,讓只是稍微參觀過卻沒有實際實務工作的我們能夠有一些思考和概念。

參與課程學生心得

三、認識疾病

由於思覺失調症是未來進入場域的住民主要的診斷,為了讓同學更能夠理解此類精神疾病,由過去長期服務思覺失調症患者的黎士鳴老師透過藝術媒材的體驗活動,讓同學感受到思覺失調症之特性。從中同學更能夠體驗到個案的困境以及未來可提供的服務。

今天體驗了一部分思覺失調症個案的想法,很辛苦,在一邊觀賞影片的同時需要一邊將專注力放在畫畫上,只經過了幾分鐘我已經覺得很困難了,更何況是每天在經歷的他們。

參與課程學生心得

在前面的講解環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汙名化的部分,患者可能因為汙名的問題不敢去就醫、不敢向他人尋求協助,甚至討厭自己。我覺得經過幾堂課的分享使我對思覺失調有很大的認識,加上上週孔心理師跟我們分享的住民小故事,讓我發現: 原本都會覺得在面對、討論住民議題時要很嚴肅、小心翼翼,但其實可以以一個更開放、更真誠的心與他們溝通、陪伴。

參與課程學生心得

在畫圖的階段,我似乎能夠稍微理解思覺失調症患者腦中的記憶,他們雖然擁有完整的回憶,但那些記憶的儲存方式是片段式的,排序方式也是混亂的。事實上,我們有時候也會出現記憶錯亂,只不過並不嚴重,也才沒有被劃進思覺失調症。

參與課程學生心得

四、認識專業

  「跨域?斜槓?心理師可以長這樣」講座邀請畢業的學長來分享專業成長之路,給同學們另種增能與多元思考。透過學長的分享,讓同學知道可以透過自身的興趣(如園藝活動)來設計方案,本次活動正好有一組採用園藝治療模式來提供場域服務。

今天聽完演講收穫多多,原本已經知道心理相關的職業有哪幾種了,不過在今天更覺得原來心理師也可以從事這些工作,其中最讓我想不到的是編劇這個職業,從來就沒想過原來還有娛樂相關這條路可以選擇,其實只要是與人相關的,都可以與心理系做連結。

參與課程學生心得

不過我認為講師很幸運的是他就讀諮臨系,他說系上的課程確實讓他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且學習要怎麼認識自我,因為有這樣的反思與覺察,他想把自己熱愛植物這件事和自己在諮臨系的所學做結合,在之後的工作中也剛好有個契機讓他能從事園藝治療,我覺得講師成功把自己熱愛的事物融入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

參與課程學生心得

心理師也是人,也是有血有肉的。經過了專業訓練,更顯示出他們格外能承接他人的一面,這不僅令我敬佩,更透過這門課程,對這個行業有了更深的認識。

參與課程學生心得

  透過這四場充能課程幫助同學有心理準備,且在未來活動設計上能夠更貼切個案的需要。回到先前所提到的接觸理論,面對不熟悉的族群(如思覺失調症患者)人們自然會有恐懼以及可能的刻板印象。在正式面對病患前,認知面的理解有利於減少刻板印象,透過四場行前課程,同學對於病患的態度從不瞭解到了同理與關懷。進一步,透過實質接觸,一起參與活動,更可進一步減少社會距離。

  在這次課程採用黎士鳴等人編制的思覺失調症社會距離量表(Su, Li, & Tsai, 2013),於進入場域前與完成三周活動後,進行檢測,發現不論是在物理空間或者人際空間上,學生對於病患的接納程度也明顯的改變,顯現出此次活動拉近彼此的距離,達到去汙名化之效益(表一)。

社會距離前側後側TP
全量表26.5(4.7)29.8(4.7)-3.60.002
物理空間12.8(2.8)14.7(2.9)-3.50.002
人際空間13.8(2.3)15.1(2.2)-2.80.012

表一:社會距離分析

學生課程心得側記(李昀珈同學)

  在地療癒是一門有趣的實作課,透過前往場域帶活動、與住民互動,去了解這個地方、這一群人,並且從中獲得獨一無二的場域經驗。

  在這堂課中,我發覺過往所學十分重要,這些知識是撰寫活動計畫書的基礎,尤其是理論基礎,有扎實的基礎能夠更順利地完成計畫書。此外,我覺得如果對心理學學派有一些想法或感受,像是特別感興趣的學派、有深入了解過的學派等等,能幫助撰寫計畫。

  撰寫活動計畫書是帶活動前必要的行前準備,除了要讓活動間是連貫的以外,活動設計也是很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這堂課的重點之一,好的活動相當於好的開始,為日後的場域經驗打下良好的基礎。而撰寫計畫書也是我對這堂課印象最深刻的其中之一:和組員討論計畫書,從晚上討論到半夜。這期間大家不斷地拋出自己的想法、創意,透過彼此討論,激發創意,並完成活動計畫書。過程雖然辛苦,但能夠不斷地與組員進行思想碰撞並激發創意,也是一個特別的經驗,尤其最後看到計畫書完成的時候,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除了事前準備外,我覺得自身心態、團隊合作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都是很重要的。首先,自己是以什麼身分進入場域帶活動?是拯救者、守護者,還是陪伴者?帶活動的主要目的是什麼?是希望教導住民新技能,還是單純地想陪伴他們?釐清自己進場域是什麼想法是必要的,這會間接影響到自己的態度。當初的我在經過幾次增能課程後,認為自己是以陪伴者的身分進入場域,主要是藉由這些活動,陪伴住民度過愉快的一天。團隊合作及隨機應變的能力則在實際進場域、帶活動時會顯得更加重要,團隊間默契的合作以及良好的應變能力不僅能穩定活動進行、有條不紊地解決突發狀況,還能夠讓住民度過愉快的一天!就像我在場域中經驗到的一樣。

  第一次進場域帶活動,我徹底對住民們改觀了!

  他們比我們想像中更加熱情、活潑,而且很喜歡聊天。還記得那天早上的十分鐘休息時間,那是最熱鬧,氣氛也最好的時候,那時的我們雖然有點害羞、不知道從何聊起,但住民會主動分享自己的經歷,我們只要專注地傾聽、適時地給予回應,或者也分享自己的一些小事就可以,整個氛圍是很輕鬆的,休息時間結束時,還能看出住民們很想繼續聊天。透過早上的活動,我們發現其實可以與住民一同進行活動,不僅能幫助組員更好地控場,也能拉近與住民的距離。

  此外,當天下午我們準備的活動是畫畫,對於喜愛畫畫、想像力和創造力較豐富的住民而言,他們會很認真參與,很興奮地跟旁邊的住民或組員分享,但比較喜歡動態活動或者不喜歡畫畫的住民就會顯得意興闌珊,像是其中一位住民會一直詢問:「有要打籃球嗎?」

  整天活動下來,除了對住民的改觀之外,我也感受到了組員間彼此合作、互助的重要!因為當天中午,我們仍開會討論下午的計畫是否需要調整、要如何調整,雖然很累,但是這些討論對下午的活動很有幫助,組員們也很配合。

  看到住民們在參與活動時展露出的笑容,就覺得我們這段時間的反覆開會、修改計畫、更改流程等等的,都是值得的!

  第二次進場域,更了解住民!

  記得當天早上帶領住民一起打繩結,製作袋子,這有點複雜,所以組員們一直關注住民,並適時地進行協助。從這個活動可以發現到每位住民的手指靈活度都不太一樣,有些住民很厲害,很快就學會,並且能夠自己打結;而有些住民會需要比較多的協助,雖然有住民因為打結的難度太大,興致缺缺,但在組員的鼓勵下,還是有跟著大家一起完成。

  下午是由我帶領住民進行活動,透過卡牌蒐集,並邀請住民分享對牌上所寫優點的看法,漸漸地,話題從單純的看法,轉移到了住民自己的經驗、未來目標等等。活動剛開始時,我很緊張,因為不確定住民參與這個活動的意願,或許住民也感受到了我的緊張,他們很熱絡地回應我的詢問、也會幫我邀請其他住民發言,讓我很感動!

  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位住民從「希望」這個詞聯想到對家人、對家庭的願望。從他的言語中,能感受得到住民對家庭的渴望,也聽到他很沮喪,因為至今仍未組建家庭,說著說著,就聽到成員啜泣的聲音,聽到聲音的瞬間,我朝那位住民的方向看了下,接著,轉頭望向組員,與組員雙目相對,大腦飛速運轉著,思考該如何應對,突然,聽到另一位住民回覆一句話,非常幽默,而沉重的氣氛也在瞬間被打破,那時的我心中浮現一句話:「神救援啊!」(可惜那時的我太過緊張,沒有記得住民說了什麼。)

  從住民們在參與活動時的表現,可以看出他們好像有很多類似的經驗,有時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但住民們卻可以用一兩句話,瞬間拯救氣氛!

  此外,有一位住民也讓我感到印象深刻!因為前一天院區有舉辦園遊會,住民有拿到園遊券,那位住民將沒有花掉的遊園券送給我,雖然只是一張小小的紙,可是讓我覺得很溫馨,我覺得被當成朋友,被接納、被重視。

  第三次進入場域,也是最後一次!

  直到寫文章的這一刻,我仍然記得,那天是星期六,各組集合完畢後,卻發現遊覽車遲遲不來,好像它也不捨得迎接這最後一次的任務。

  這次,我們專門準備了點心給住民,希望能夠在最後一次相處時,留下一些特別的回憶。令我們感到意外的是,一位住民也準備了小禮物給我們!那位住民一到活動地點,就詢問我們今天有幾個人,然後默默地從袋子裡拿出飲料給我們,收到飲料的當下,我很感動,我能從中看到住民對我們的感謝,這份感謝對我而言更多的是鼓勵、打氣,讓我知道住民是有感受到我們的努力及付出的。

  不過,早上點名時,發現少了一位住民,詢問之下才知道他今天有事,所以無法到場,這讓我有點傷心,畢竟是最後一次活動,還是希望能跟住民們好好道別。但上午的氣氛很歡樂,聽了很多住民熟悉的音樂,也試著依靠嗅覺搭配聽覺去猜出這一輪的謎底;接著,單純依靠嗅覺去猜出氣味,並透過賓果的形式增加趣味;最後,讓成住民透過詢問組員問題,試著猜出是什麼氣味。原本認為最後的環節對住民而言或許難度太高,結果卻是住民反應最熱烈的一個活動!完全感受不出即將離別的氛圍。

  下午由我帶領成員回顧第一次的五感活動,再加上黏土創作,以及最後的回顧,結束這漫長而又短暫的三次場域活動。不過下午因為住民需要回診,所以又少了一位住民,這部分讓我覺得有點可惜。下午主持回顧環節時,我很緊張,不知道住民是不是也跟我們一樣有不捨的感覺?他們會在以後想起我們嗎?會回想起這段時間的快樂時光嗎?我以為他們也是不捨的,但住民們沒有表達出離別的傷感,反而在我邀請他們說幾句話時,他們選擇給我們祝福,而不是表達對我們的不捨。我在想,可能住民們已經習慣了離別,比起表達離別的不捨,住民更希望我們能獲得祝福。

  儘管只有三天相處的時間,對於住民、督導、老師、團隊以及所有為這堂課努力的人,我都十分感謝,有各位的付出,我才能擁有這麼多深刻的回憶、獨特的經驗!稍微可惜的是,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原定四次的場域實作少了一次,實際帶活動的次數只有三次,與住民們相處的時間少了整整一天。

  儘管如此,我在這堂課所收穫到的東西遠不只三學分,還有各方面方能力的提升、一個可靠的團隊,還有最重要的──一段獨特的經歷、難忘的回憶!


參考文獻

  • Li, S. M., & Ho, C. Y. (2009). Contact theory and social distance in schizophrenia. Taiwanese J. Psychiatry, 23, 223-229.
  • Su, Y. H., Li, SM., & Tsai, Y. A. (2013). Applying Rasch Analysis to Assessing the social distance scal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Taiwanese J. Psychiatry, 27, 329-333.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