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翎君(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人社東華》自今年3月18日創刊後,受到各界的關愛與支持,令我們在欣喜之餘,也有更大的社會責任感。目前本刊也和一些相關學術平台做友好聯結,希 ...
冬日客座東華 看海──鍾文音
本文作者鍾文音女士,淡江大傳系畢,曾赴紐約視覺藝術聯盟習油畫創作兩年。現專職創作,以小說和散文為主,兼擅攝影,以繪畫修身,周遊世界多年。曾獲中時、聯合報、世界華文小說獎 ...
讀蔣竹山著《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陳文松
作者:蔣竹山書名:《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出版社:臺北:蔚藍文化出版出版時間:2014.4一版,2014.5二版 陳文松(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本書的特色在於標榜「 ...
讀Florian Illies著《繁華落盡的黃金時代:二十世紀初西方文明盛夏的歷史回憶》──楊小華
作者:Florian Illies譯者:唐際明、林宏濤書名:《繁華落盡的黃金時代:二十世紀初西方文明盛夏的歷史回憶》(1913: Der Sommer des Jahrhunderts)出版社:臺北:商周,城邦文化出版出版時間:2014 ...
法律陪伴──張鑫隆
張鑫隆(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 從「法律諮詢」蛻變到「法律陪伴」 東華大學提出名為「新世紀東臺灣的脈動」大型科技部研究計畫,以「秀姑巒溪流域安居於 ...
眾聲喧嘩與過盡千帆的東部發展──吳勁毅
吳勁毅(慕尼黑工業大學博士、國立東華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博士後研究) 田邊對話 站在宜蘭頗具知名度的有機村水田邊,聆聽推動有機村發展的帶頭大姊講完有機農業的辛酸 ...
我的社區工作和田野經驗:札記與反思──王應棠
王應棠,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現職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碩博士班副教授。研究領域與興趣集中在詮釋學、文化詮釋與批判、認同與差異、多元文化與空 ...
為了改變風的方向,我們翩翩──富源拔仔庄社區發展歷程──林興華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自去年起執行科技部「新世紀東台灣的脈動──經濟生活、人文創新與社會培力」研究計劃,計畫主軸為:秀姑巒溪流域安居於地的合作啟動。「在地實踐」專欄, ...
瑞典人民的生存之道-精實管理 (Lean Management)──許經明、小菅竜介
許經明(Shiu, Jing-Ming)(PhD Candidate Project Researcher, Mfacturing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小菅竜介(Kosuge,Ryusuke)(PhD Research Fellow,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 ...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20年之回顧──李同龢
李同龢(國立東華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於1994年一月一日開始實施,到今年剛好是20週年,此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在當時為一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