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蔣竹山著《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陳文松

作者:蔣竹山
書名:《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
出版社:臺北:蔚藍文化出版
出版時間:2014.4一版,2014.5二版
陳文松(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本書的特色在於標榜「大眾史學」,因此如何呈現日治時期臺灣大眾的「日常生活」面貌,成為本書的重點。扉頁中寫著「歷史是屬於大眾的、歷史是寫給大眾的、歷史是大眾書寫的」,便充分凸顯作者蔣竹山(以下皆稱作者)之意圖。

        因為「歷史是屬於大眾的」,因此本書取材於當時的報紙和日記(智識階層書寫的日常生活經驗,也可算是大眾的一部分),欲重現日治時期台灣人的日常生活。雖然這些生活未必全為大眾所共享,但其存在仍為社會日常生活中,可聞可見的範圍;「歷史是寫給大眾的」,這裡有著作者為大眾代辯的立場,亦即大眾也希望知道過去所發生的歷史,但由於學術界的期刊論文太過專業艱深,不易看懂,也乏人用大眾「看得懂」的角度或方式書寫,讓歷史研究的成果始終是研究者「一家之言」或「升等獲獎」之作;至於「歷史是大眾書寫的」,這可以說是來自第二項要素,或可說是「學術界的孤傲」不願寫給大眾,所以反過來當今社會上,在台灣本土化、媒體多元化,以及史料數位化之時代背景下,讓歷史不再只屬於學院內的專業書寫,而呈現出百家爭鳴的文史在地化、故事化,和史料數位影像化的趨勢。

        文史在地化,換句話說,歷史不再屬於王公貴族或文人紳士的化妝盒,在不同地區都有屬於在地流傳或公眾訴說的「在地史」。這種「在地史」原不在官方正史重視搜羅之列,但在本土化的風潮下,「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引自陳柔縉所著同書)這樣的歷史敘事方式,也因而更撼動人心,說到了每個人的心坎裡。這與作者意識到「web3.0時代改變了以往的知識架構及階層」(頁18)的現象,有著直接相關。因此,當大眾想要對過去的歷史(事件或人物等)有所了解時,往往不再像以前去請教學者專家或長途跋涉到各大圖書館去翻箱倒櫃,而是用「彈指神功」在網路搜尋,且拜近幾年來史料數位化或人文地理GIS圖庫的建置之賜,從淺到深,從原始史料、圖片到各種百科資料庫,輕易便可將歷史「手到擒來」。

        作者所採用的「關鍵詞」書寫,也是在這個所謂「web3.0時代」——史料數位影像化的長期演化下的產物,是一種大眾閱讀歷史習慣的「再文本化」和「故事化」,而且本書最大的特色之一還有「歷史視覺化」。讓讀者閱讀本書時,能夠像看電影一樣或如進入作者所模擬出的「博覽會展場」,讓影像停格、讓「歷史」停格,彷彿你、我都是歷史現場的「目擊者」。這種讓讀者彷如置身現場的臨場感,加上作者如同導遊式書寫的歷史敘事(故事化),讀者早已化身遊人,進入到作者所策展的「島嶼浮世繪」主題展而神遊其中了。

        而為了擔心關鍵詞太過片段、零碎化,作者還替這場「島嶼浮世繪」主題展歸納整理出七大子題,分別是:鳥瞰臺灣、帝國之眼、地景與記憶、空間與休閒、性別臺灣、舌尖上臺灣、身體與衛生。作者「希望透過這樣的設計,能夠呈現出不同以往刻板印象裡的日治時期的大眾生活」(頁23)。

        同時,為了強化歷史敘事的真實性,作者大量利用了當時的報紙和日記史料,而且與其他大眾書寫不同的是,報紙的內容或日記的人物,本身不僅是一份史料,同時就是見證人,「人人身上就是一個時代」,就是一個故事。因此在各篇小文當中,策展的作者往往退居幕後,而讓日治時期當事人(如有林獻堂、張麗俊、黃旺成和吳新榮等)走到前台,以讀報的方式或由日記的傳主「現身說法」;最後,為了讓故事的「真實」更具學術性或客觀性,作者揉合了學界最新研究成果,讓故事有脈絡可循,同時也讓對個別議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更上一層,既體貼了讀者也呼應了作者「大眾史學」書寫的目的。當然,透過這些最新研究成果的引介和引述,也讓期刊論文的成果能普為大眾所共享。

        因此,「報刊+日記+期刊論文的引述」,搭配作者圖文並茂、貫串其間的歷史敘事方式,便成了本書撰寫的主要模式(特色)。以下抽取幾篇小文之「破題」為例,說明本書撰述的特色:

        「一九0三年二月二十八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三十多名二年級以上的醫學生,在病理學教授田中祐吉與木下嘉七郎副教授的帶領下,從基隆搭著近江丸輪船前往日本修學旅行」(頁85)、「一九一三年八月十二日,《臺灣日日新報》主辦臺北官民北投大納涼會」(頁224)、「一九三八年的九月二十九日,《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一連十幾天刊出了臺灣並木(行道樹)的專欄」(頁132),「一九四0年的三月八日,臺南醫師吳新榮將其戒掉『打麻雀』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寫在日記裡」(頁262),以及「一九三六年八月十四日,臺北京町的『大阪朝日新聞社』的臺北支局前的馬路上,擠滿了駐足收聽現場廣播棒球的臺灣球迷們,……這群人正聚精會神地收聽嘉農棒球隊與日本北九州的小倉工業隊的對決」(頁271)等,其餘不逐一列舉。

        冒頭一開始便清楚地交代了歷史故事的人、事、時、地、物,這與一般學術期刊論文經常拐彎抹角、引經據典,甚至還有點故弄玄虛的路數不同,一破題便希望能與讀者「共時」,進而引起共鳴,然後才「歷時」地娓娓敘來,讓讀者愈看愈有趣味。於是每篇小文的議題自我完結,同時也前後相互呼應,因為有著清楚的「歷史基點」可相互穿梭和回溯。讀者可以各自挑選有興趣的篇章,也可以隨機跳躍閱讀,當然也可按照作者安排的「參觀方向」,逐篇觀覽。這項歷史敘事的特色或策略,雖非盡善盡美,但堪稱是本書最大的特色同時也是最大的亮點。何以又稱為「策略」?因為本書只是作者主編推廣新文化史叢書臺灣史系列下的一個「示範」(頁19)而已,若以作者策展這項「島嶼浮世繪」來看,本書的定位可說是縱觀全系列叢書的「深度導覽手冊」。換言之,本書是這一系列叢書的「序曲」,日後仍大有可觀,讀者可翹首企盼。

        而從本書出版之後,便進占網路暢銷書排行榜前茅的熱賣情況,可以推知作者的努力、書寫策略和獨到的眼光,確實獲得廣大讀者的共鳴和支持。尤其,作者主攻明清史,但卻能精確描繪出「臺灣新文化史」在日治時期發展之脈動,確屬不易。

        有趣的是,與評者相同的地方是,對於「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亦即所謂日常生活史的啟蒙,都是源自「吳新榮日記」。作者寫到:「從這套日記中,觀察到一九三0年代的一些生活特色」(頁19)、「這樣的一套日記,開啟我之後的關鍵詞研究。二0一二年暑假,我將日記擴展到報紙《臺灣日日新報》及《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我嘗試用在《吳新榮日記》中所觀察到關鍵詞,透過報紙的閱讀,開始找尋更多的大眾生活線索」(頁20)。不同的是,作者以「新文化史」來俯瞰日治時期臺灣人的大眾生活,評者則從「地域研究」的角度來檢視殖民統治下個人的「生活政治(社交娛樂)」。同樣的時間,作者完成一本「大眾史學」的暢銷書,評者只發表了兩篇「艱深的」期刊論文,顯見作者的學養和功力殊非後學之評者所能企及的。

        接下來,評者在肯定作者的用心和努力之餘,也必須對本書一些「非盡善盡美」之處有所揭示,方足以善盡評者之責,或可作為日後作者修訂本書使其更盡善盡美之參考。

        首先,書後建議應補製人名或關鍵詞索引,俾利讀者參照閱讀。作者雖在各篇後面列出關鍵詞,但這些關鍵詞有為多篇共有,有為單篇獨具,數量亦不一,甚至有些是直接以書名來當關鍵詞,選擇標準為何容易令人混淆;更重要的是,許多關鍵的人名、地名、特殊用語(尤其是日文漢字),在行文中都未做簡注或說明。因此,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和全書結構考量,建議日後於內文增加簡注並於書後補上索引,讓各篇內文的完整性和篇與篇之間的關聯性更加明確。

        其次,圖片確實是本書的一大亮點,但因內文中的圖片皆未編號,書後的附錄二(圖片引用出處),也僅只是羅列引用之圖書、報刊名稱,讓讀者若想要進一步了解圖片的歷史脈絡,反而不容易按圖索驥。因此,建議作者不妨參考《沒有電視的年代》一書的類似作法,在書後詳細標明出處資料。

        第三,明確的「歷史基點」,是優點同時也是弱點。本書所有關鍵詞的歷史敘事幾乎都以1935年「臺灣始政四十週年博覽會」為軸心來前後開展,確實較容易呈現大眾生活的文明化、現代化或「殖民現代化」。但從作者選定的「關鍵詞」到七個子題,最後到書名「島嶼浮世繪」的意象,雖有報刊、日記和研究成果的加持,是否能避免作者一開始所提「呈現出不同以往刻板印象裡的日治時期的大眾生活」?還是建構出另一種「刻板印象」?因為「關鍵詞」的使用,雖然容易上手,但往往也是最易形塑大眾「刻板印象」的沃土。

        第四,史實明顯有誤或有待商榷者如下:

1.「江山樓」一文中所提詩社,應為北部的「瀛社」而非中部的「櫟社」(頁320);

2.「女學生」一文中所提臺北高等女學校(北一女前身)所做的理想對象調查,有包含「僧侶」一項(頁295),顯係只針對在臺日人之調查,反而未述及臺灣人女學生的部分。由於本書並未刻意區隔「大眾生活」的族群別或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間的差異,所以應在引用史料時,適當地加以說明,以免讀者誤解。

3.「納涼會:現代夜市的前身」(頁224)之題旨與內文不甚相符,反而與下一篇之「暑熱:臺北的納涼好去處」(頁232)較為切題。換言之,這兩篇皆與納涼有關,但通觀前篇,內文所提重點主要不脫「納涼列車」與「廣東仕掛煙火」之域,與「現代夜市的前身」顯然有段差距,反倒不如改為「現代環島之星的前身」或「現代煙火秀的前身」更為貼切。

4.「菓子業」一文中稱《臺灣日日新報》為台灣當時「最受歡迎的報紙」(頁325),可能在語意上有待商榷。

5.日記傳主的關係可進一步釐清。如文中引用吳新榮日記時,皆稱昭癸、昭江為其「朋友」(如頁260),事實上都是吳新榮之妻毛雪芬之手足,應為妻舅;黃旺成與錢仔亦非「朋友」關係(頁118),而是兄妹。至於吳新榮最新版的日記書名應以《吳新榮日記全集》稱之為宜。

        最後,本書一版錯別字、缺漏字超乎預期的程度,此不僅讓出版(文本)品質大打折扣,同時也讓讀者產生閱讀障礙。對此,出版社迅速在一個月內進行改版,大量降低手民誤植的缺憾,做出及時補救措施。

        總言之,本書從書名到封面設計,以及內容呈現的圖文並茂,加上作者熱心的導覽,以及不時從書中跳出來和讀者親切閒話家常,確為本書有著異於以往歷史著作沈重的閱讀負擔,不僅提供讀者一道道有著濃厚卻又輕快的閱讀文化饗宴,同時也發掘了許多可供後人進一步研究的好題材。而評者尤其佩服作者以跨領域之姿,以身作則,大力推廣大眾史學和新文化史的用心與實踐,深感自嘆弗如。然評者既為本書的讀者兼評者的情況下,只好不揣淺陋,在雞蛋裏挑骨頭。期待本書日後再改版時能精益求精,在已成為書市中炙手可熱的暢銷書之餘,更能成為大眾史學的長銷書。   


參考書目

陳柔縉,《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臺北:時報出版,2009。林芬郁、沈佳姍、蔡惠頻合著,《沒有電視的年代: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臺北:貓頭鷹出版,2012。小島毅,王曉玲譯,《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史》,臺北:聯經,2013。小島毅,郭清華譯,《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近現代史》,臺北:聯經,2014。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