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喜歡行走山林,同時也喜愛閱讀的山友,必定都會有那麼一刻低下頭時想到:楊南郡也走過這裡。 早期我在研究臺灣自然書寫時,把當時手邊的楊南郡全部都讀過一遍,最後決定把徐如林寫進去,卻捨棄了楊南郡。因為當時見識膚淺 ...
作為一生志業的學術登山—悼念楊南郡老師──陳毅峰
陳毅峰(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最熟悉台灣高山的人 對楊南郡這個名字,其實在我高中時代就已經知道。當時是我無知卻快樂的青春年代,也是後來所謂「第一世代」的《台灣百岳全集》剛出版不久(1978年),讓我在讀書苦悶之餘可以鑽進去台灣山 ...
記冠齊:一個青春而高貴的靈魂 ─ 王君琦
王君琦(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 前兩天,剛結束大一的必修課。我曾在課堂上談到全球青年窮忙困境時,讓大一學生想像自己畢業後可能的焦慮,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答案佔了九成,九成之中又有一部份是對就讀人文學科的焦慮。看著這些答案,我腦中浮現的是頻繁出現在主流媒體和教 ...
吳承諭:不甘當俎上的肉
吳承諭口述,邱慶恩整理撰文。特別感謝邱秀縈協助訪談順利進行。 「扒去毛皮的雞屍,被懸擰的肢體,赤裸裸的癱在俎上,好似危險卻毫無防備的任人宰割,在這詭譎的氣憤中漂散死亡之氣,意外的安詳……」〈俎上肉‧漂浮〉,吳承諭。(國立東華大學2017年藝術與設計學系春季美 ...
想念的角度—魏柏瑜
魏柏瑜(中國江蘇省淮陰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我想,每個從東華英美系或創英所出來的人,都有自己最獨特的,想念曾老師的角度。 有那麼一段時間,我總覺得曾老師「怪怪的。」你大概不曾見過哪一個人,嘴 ...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懷念曾珍珍老師—許甄倚
許甄倚(英美語文學系教授) 上星期五得知曾老師驟逝的消息時,正在花蓮影城參加女性影展的開幕儀式,一瞬間腦袋空白,不敢置信。九月時李永平老師才辭世,十月才在楊牧書坊辦了紀念李老師的朗誦會,我和曾老師也討論好了十二月號的《人社東華》要出李老師專刊,曾老師怎 ...
讓詩與愛傳響人間:悼念曾珍珍老師—吳冠宏
吳冠宏(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曾珍珍老師喜歡中國文學,就讀臺大外文系時便常到中文系旁聽,廿年前我來到東華任教,有此因緣,我們遂能一起懷思古典詩文的老師們而有道不完的話題,特別是透過曾老師感性的抒懷,大學時傾聽文學前輩吟風弄月的青春記憶,都因而煥發出 ...
海潮復往—蔡韻筑
蔡韻筑(美國南卡軍事大學現代語文學系中文助理教授) 我在生日那一天收到了妳離開人世的消息。 得知消息的時候,我在學校等著傍晚補課的時段,想到學生隨時可能進到辦公室來,我慌忙地拿起抹布擦拭自己的震 ...
白鳥蛇馬 ,心之所向:紀念曾珍珍教授—劉亮延
劉亮延(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要如何寫一篇文章才足以紀念這位老師?這位可以說就是,打開我對文學閱讀、生活關照、創作乃至創作之教學的老師?過去二十年,油綠綠的校園裡有許多難以想像的景象顯現於她,吳潛誠老師走後的創英所、Marilyn Chin的愛人在台灣遭 ...
這需要時間—劉川豪
劉川豪(美國喬治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候選人) 距離接到您意外辭世的消息已經兩週,我仍不時懷疑這或許是誤傳。隨著弔念您的文字在陸續在網路上出現,毫無時差,我不得不說服自己接受這個事實。然而震驚的餘波持續蕩漾,延遲了我的悲傷,畢竟幾週之前,我才剛和您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