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星慧 社會學系學士 侯靖儀 歷史學系學士 關於「移工與她的老人」垂直整合課程的簡介,請參考梁莉芳老師與修課同學於《人社東華》的投稿:https://reurl.cc/GAAxEZ 關於「IBU 廚房 X 冬瓜山書店」的簡介,請參考吳星慧同學於《綠媒體》的介紹:https://reurl.cc/Ov ...
從烏俄戰爭看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危機與轉型
張詠詠 亞太區域研究所助理教授 在烏俄戰爭這個議題上,很多學界的討論大致上都圍繞在探究俄羅斯攻擊烏克蘭的背後原因,以及烏俄戰爭所引發一系列的國際效應與影響。在這樣的基礎上,本文試從兩個觀點探討烏俄戰爭對國際情勢的影響:一是烏俄戰爭對國際秩序的影響; ...
【跨國遷移與多元文化】移動的故事:一部份的自己
丁宜安 華文文學系學士生 在東華大學華文系就讀大二的呂佩軒,在小學一年級時曾前往中國深圳待了六年,直到小學畢業後才回到台灣。 她的父親是軟體工程師,因為工作的關係,外派到中國深圳。中國改革開放後,台商在 1980 年代廣泛前往中國發展,到了 1990 年 ...
【跨國遷移與多元文化】為什麼(不)遷移?這些故事裡的看見
梁莉芳 社會學系副教授 早期的研究對於遷移的想像是單向、穩定的:移出到移入,開始到終點,這些研究關心,那些把自己從故土連根拔起的人,如何在目的國安身立命。近二十年來,遷移學者轉向跨國主義(transnational)的取徑,他們指出遷移具備同時性(Levitt and Sc ...
【跨國遷移與多元文化】不在的十五年
董懷曜 社會學系學士生 美國國籍 小時候,父親每年總會到美國出差幾個禮拜,只要在這時向遠方的父親許願,他就會從國外帶回最新潮的玩具,無論是當年流行的寵物玩偶或是遙控汽車,都能使命必達。然而,被西方物質充盈的生活並未持續太久,國小後,我不曾再看過父 ...
【跨國遷移與多元文化】出外打拼的泰國媽媽
賴佳欣 社會學系學士生 一、相遇背景 我第一次見到泰國的馬奇,是過年回台東姑姑家玩時,她是我表哥工廠裡的員工。過年時,姑姑擔心家裡人多忙不過來,請她暫時來幫忙家務。待在台東那幾天,讓我有機會和馬奇相處,更進一步了解她的遷移故事和工作經歷。 ...
【跨國遷移與多元文化】用鑰匙圈傳達她與家庭之間的「蓮」繫方式
黃淑芬 社會學系學士生 關於小蓮 她叫小蓮,39 歲,來自印尼的加里曼丹,是來台灣工作的外籍移工,今年是她來到台灣工作的第五年。小蓮家中有六個兄弟姊妹,她排行老三,上有兩個姐姐、下有三個弟弟,家中還有媽媽,而小蓮的爸爸則在她 17 歲時因病去世,19 歲高 ...
論《小島大歌音樂計畫》的內涵與啟發
楊舒惠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藝術博士、國立海大附中音樂科教師 《小島大歌音樂計畫》由臺灣籍音樂製作人陳玟臻(BaoBao Chen, 1989-)及其夫婿──來自澳洲的音樂製作人柯爾(Tim Cole)所發起,以臺灣為起點,串連起世界各地「南島語族」具地方特色、以母語演唱的歌 ...
歐洲當代台灣研究中心:德國杜賓根大學蔣經國基金會海外研究中心
文:德國杜賓根大學歐洲當代台灣研究中心 譯:傅偉哲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科技部台德三明治計畫杜賓根大學當代歐洲台灣研究中心駐地研究員 台灣作為一個在華語世界中,具有獨特的社會與政治實體,本身即值得西方社會科學研究者重視。歐洲當代台灣 ...
離岸的鄉愁
郭慧英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系 副研究教授 關於鄉愁,還沒有離開過臺灣的時候,學校裡念的是余光中的作品。它的開頭與結尾各是如此: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