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的話:冬盡春來,花爛映發

吳冠宏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人文學科主要是研究人的學問,以及人與社會關係的學問。在東華人社院創辦初期,留德哲學博士李松根教授曾在此任教,不論教學或活動,他都能展現創意的魅力;其後遷至雲林斗六,經營「摩爾花園餐廳」,也獨樹一格,成就斜槓人生 ...

第 44 期 主編的話

張蜀蕙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新歲交替之際,人社東華冬季號44期出刊了!   看似寂靜悄然的冷冽大地,蘊藏著春月復芬芳的來年生機。人們期待景觀、環境與生活,不只潛藏於記憶深處,能穿越時光的飄搖不定,由剝而復,重新活絡起來。人社東華冬季號有 ...

第 43 期 主編的話

張蜀蕙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人社東華秋季號43期發刊了!   秋氣澄澈明淨,正是一年好景,人與自然暫得蘇息。   2024年以來全世界飽受劇烈氣候之苦,環境災害益發嚴峻。花蓮0403地震之後,自然之力在青山留下觸目驚心的裸露山壁抓痕。痛定之人 ...

第 42 期 主編的話

張蜀蕙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這一期人社東華夏季刊,比蟬聲晚到,收集了十四篇這一季苦痛與美好的記憶,0403「地震」是這一期人社東華的專題。   0403上午07:58成了斷裂的一刻,變成了台灣人記憶裡的大地胎動。花蓮從美麗的後山變成了震災區、東華 ...

第 41 期 主編的話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四月三日大地震前八個小時,剛過午夜,編輯台把文篇修好上傳,只等最後一個作者的確認回信,沈浸在出刊前的疲累與喜悅,原來主編的話是慶祝的春天禮讚。沒想到天地有變,花蓮一場巨震,剎時霜剪花蕊的杏殤。收拾、重整,東華在巨震祝 ...

回憶《人社東華》創刊初期二三事

吳翎君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2014年3月18日晚上,我和助理鄧福鈞小心翼翼將所有文稿上傳到雲端後,走到停車場手機傳來:「學生衝進立法院」了。這一天是《人社東華》電子報創刊的日子,也是太陽花學運發生的當日。因為兩個事件的偶合,讓《人社東華》電子報的 ...

奇萊傳響─從東華人文學報到人社東華電子報

(一) 東華人文學報於1999年7月創刊,2013年7月出版23期後停刊,轉型為人社東華電子報,從2014年3月18日登場。一年發行四期,分別於三、六、九和十二月出刊。基於數位時代的來臨、社會的快速變遷,以及肩負發揚東臺灣學術的使命,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懷著「深 ...

第 40 期 主編的話

張蜀蕙 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在新舊年度交遞,迎來不平靜的元旦新年,災難、戰爭、經濟等等問題,層出不窮、錯綜難解,考驗著各國接受挑戰,因應變局的能力。期盼人類社會在紛亂的時代,沉著有序、懷抱希望。本期電子報內容相當豐富,預告下一期的專題:【翻譯】以及 ...

第 39 期 主編的話

張蜀蕙 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過完中秋,空氣中自有秋日特有的清爽,是深思回憶的時刻,也是收獲的季節。接下【人社東華】編務工作,接續本刊對社會科學長久關懷,加入文史的濃度,規劃出兩個人物誌新專欄進行邀稿:【那時的先生】專欄,在時間隙縫裡記錄曾經見聞 ...

第 38 期 主編的話

蔡侑霖 社會學系副教授   「影像」具有強大穿透力,也是串起本期電子報的關鍵字。首先,《人社東華》編輯團隊專訪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鄭怡雯老師,身為國內非常少數的視覺社會學研究者,怡雯老師回顧了如何走上視覺社會學的研究之路,也分享如何結合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