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珍 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書名:《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性》作者:黃宣衛出版社:左岸文化出版年月:2022 年四月初版 本書為作者梳理其自 1997 年以來 ...
航空快遞「謝靈運」
王文進 中國語文學系榮退教授 許多人不喜歡梅雨季節,嫌其歇歇不止的泥濘,可是我卻特別珍惜大地在這段酷暑前依捨不去的纏戀。只要夏蟬漫天乍鳴,雲層盡去,陽光將如刀斧般逼 ...
【東華奇萊全國高中文學獎─散文獎】首獎〈以山為名〉
張又懿 桃園市非學校型態實踐教育生 Deng 說沒有人相信這個故事,而他自己也快要不相信了。 Deng 是爸爸的朋友,他是部落裡長大的,那個故事關於他的奶奶查雅,還關於那天 ...
聽說這裡有故事——來去豐田一百零八年 Podcast
李雩安 華文文學系學士生紀湘綸 華文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一切要從這裡說起——創作源起 試想身在花蓮這個地景、人文皆與西半部截然不同的城市,有哪些是學生能透過期末作業呈 ...
【東華奇萊古典新創獎】推薦獎〈淮陰侯論〉
王家衛 中國語文學系學士生 有別於「夜擊阬秦卒二十餘萬」(註一),對人又懷有「婦人之仁」的項羽。自小便「好帶刀劍」(註二)的韓信,實在空不出手來「自相矛盾」,然而他 ...
撒固兒部落的回歸文化照顧之旅
蘇靖婷 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英國羅浮堡大學數據科學研究所碩士生 這是兩年前社會系社會實踐課程的研究成果,當時我和另外兩位夥伴(陳虹珍以及莊芸家)一起進入位在花蓮市國福 ...
大眾歷史表述新媒介:《烙印勇士特輯》Podcast 的製作與反思
翁梓恩 歷史學系學士生金雅慧 歷史學系學士生洪方中 歷史學系學士生陳啟祐 歷史學系學士生 110 學年第一學期我們四人選修了歷史系潘宗億老師的「大眾史學導論」,並製作了 Po ...
第 35 期 主編的話
蔡侑霖 社會學系副教授 上個月甫發生地震的池上事實上是近年來備受注目之地,無論是有機米生產認證創造出的產值,或是吸引遊客的無敵稻景(包含秋收稻穗藝術節,即使票價相當 ...
「移」起渡過,「老」時光——我們與壽豐國中孩子的奇遇記
曲麗安 社會學系學士生 111 學期,由社會系梁莉芳老師及環境學院的顧瑜君老師共同帶領的「移工與她的老人 VIP 垂直整合課程」(Vertical and Integrated Program,以下簡稱 VIP)已經進入第 ...
【跨國遷移與多元文化】移動的故事:一部份的自己
丁宜安 華文文學系學士生 在東華大學華文系就讀大二的呂佩軒,在小學一年級時曾前往中國深圳待了六年,直到小學畢業後才回到台灣。 她的父親是軟體工程師,因為工作的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