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羅山有機稻米─田野調查‧記事──王鴻濬

王鴻濬(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一、序言

        民國95、96年兩年,獲得國科會永續發展學門多年整合型計畫補助,進行地方永續發展的實證研究。我們的整合研究包含三個子計畫,由我擔任總計畫主持人,對實證地區─花蓮縣富里鄉,以人類生態系統觀點架構,依據羅山地區特有之自然環境、人文地景風貌,整合再生能源規劃、循環型社會、社會經濟之創新體系,建構適宜本區的地方永續性策略與行動指導,協助羅山地區完成「生態有機村」願景的實踐。

        兩年的時間短暫,需要更多時間來完成當初所擬定之計畫目標。但在有機農業發展、社會經濟創新體系之建構,卻有具體成果,讓我體驗學習許多,尤其對於勇於嘗試創新,具有土地倫理觀念的老農,多了無比的敬佩。對已久居學術象牙塔的我而言,富里鄉的老農給我上了寶貴的課本外知識。誠如《倫語》子路篇所述,孔夫子回答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在地知識彌足珍貴,改為有機稻米種植,對他們來說,是重要的生命歷程。在我們的深度訪談裡,加入WTO將衝擊台灣農業,讓這些已經習慣於「慣行農法」數十年的老農,堅定的走向他們未曾有的經驗─有機稻米種植,且堅持不走回頭路,朝向友善大地土壤、營造健康環境的方向前進。

        本文回顧部分田野調查記事,對於銀川米、富里鄉農會契作的一些農民;包含客家、阿美族、漢族農民,做了有機米耕作的深度訪談。內文將以介紹羅山的開村為起始,長久實行的慣行農法,在1990年代的末期,開始了本地的有機稻米耕作,其中賴兆炫、梁美智夫婦扮演重要的推手角色。受訪的有機農業農戶,大約都有5至10年左右的經驗,從事有機稻米的耕作,他們分別來自富里農會產銷班、東里產銷班,以及銀川米產銷班。訪談內容大綱為:如何開始有機稻米耕作、摸索的經歷過程,以及對於有機稻米耕作的心得及展望。雖然訪談時間為民國96年間,但對於最早有機稻米生產的記事,以及對於現在積極推動有機農業的政策,仍具參考價值。 

二、羅山開村及農業發展

        台灣東部的開發較西部為晚,羅山又因地勢崎嶇.山形險峻.乃荒山蠻障之區,雖有墾民移入,但都沒有大聚落的發展,直到日據時代中期,仍然為荒野滿山的原始狀態。羅山村的開發與鳳林商人陳展南有密切關係(註一)。昭和3年(1928年)陳展南與日人合資組成「豐南興產合資會社」,積極開拓山區,種植樹薯,設立樹薯工廠,山區才被大量地開墾出來。會社與工廠帶來了就業的機會,西部移民開始這一片山區,當時羅山村的鹽坪、草坪、清坑等聚落,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在山巒間出現。

        光復初期的經濟政策,仍沿續日據時期所制訂政策,以農業發展為主體。因當時土地資源有分配不均現象,故國民政府實施土地改革,以和平漸進方式,將土地由少數地主轉移到眾多的佃農,藉以提高農業生產力。土地改革政策促使地主的資本轉投資到工商企業,奠定台灣工業發展之基礎,另一方面,也促使了土地資源的重新分配,使小農握有了實際的土地耕種與土地財產權。台灣農業的發展,亦同時發生於富里鄉羅山地區,光復後,佃農成為羅山地區農業生產的主力,農業產品也隨之多樣化生產。

        經歷了低度發展時期,農業因為稻米品種改良技術的提高,化學肥料、農藥施用,以及機械化農耕,使農業快速成長。但也由於單位面積之農業生產已達飽和,但人口不斷成長,使農村勞力過剩,過剩勞動人口移往都市。爾後,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趨勢、農村勞動力不足、人口老化,加之以政府鼓勵休耕政策,不斷的衝擊農業生產競爭力。在環境面,由於長期實行慣行農業,造成土壤環境的破壞,且難以復原,農藥及化學物質殘留的問題,也引起消費者關注農產品的健康性與安全性。

179_0b39b1a1.jpg
(圖一、銀川米工廠,其稻米取得慈心有機認證)

三、有機稻米耕作推廣

        進入1990年代,台灣水稻改良,已由產量轉為以品質為導向,「良質米」成為當時農政單位所主打的策略。但有機稻米的生產方式,甚至更為嚴格,需經由認證,保證提供消費者健康與安全農產品。有機稻米生產,訴求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以有機質肥料、生物防治,替代化學肥料與農藥,讓土壤中的礦物質與營養素得以保存,永續農業得以實踐。

        富里鄉羅山地區的有機稻米種植與推廣大約在1990年後期,政府先在農改場試行(註二),後來開始推廣。初期發展以特定的人(賴兆炫)為主要,後來加入農會系統,邀集有意願實施有機稻米耕作的農友參加,並配合政府補助款來增加農民加入的誘因。  

那個時候賴兆炫賴班長厚,他的(班)成長的很快,他當初的時候才做4公頃,4公頃變8公頃,一直增加一直增加,後來他是到我們這裡,他會找促銷好的,生產米質比較好的,水源比較乾淨的,這樣子找我們去參加他們的班。(廖)    

那個時候是有人來這邊跟我們講說,因為如果說你加入這個有機厚,對人體比較好,沒有那種那個什麼農藥那些阿,所以吃起來比較安全,所以我們就加入這個。我們吃自己種的米比較安全阿。(林) 

我是先在富里有機米第二班,賴兆炫那一班,在那邊好像做了四年,農會他們要把羅山成立一個有機班。當時羅山只有四個人在種有機米而已,後來農會要做的時候就叫我們要歸農會那邊,後來我們才回到農會。 … 有機我們並不陌生,因為早在剛開始種田的時候,那時候也算是做有機啊!那時候我記得我們羅山村在做的時候像十幾歲就開始種田了啊,種田的時候,那時候也沒農藥,那時候化學肥料根本很少,一公頃、比較好的人可能就是可以買到一包兩包的肥料而已,其他都是沒有用肥料,都是用那個什麼,我們用堆肥啊。(溫) 

是他(賴兆炫)來找我的,那當時我在農會當班長,良質米班長,他一天來好幾次,那後來就是銀川,跟我當初是因為附近的田都有做,只有我這邊沒有做,比較難看,之後我就加入了。本來我就想要做有機的,只是農會那邊不放人阿, …. 可是當初我的意識還比他們(農會)高。(吳)

當然,經濟誘因也有: 

價錢也是一個因素。一般的米的那個價錢,你說1200,像我們參加這個有機米有沒有,他會貼我們這個工作的那個時間,他會給我們開一個價錢,1760。(林)   

 看人家價格比較好,所以就加入啦。(王)

180_31f22dde.jpg
(圖二、有機稻米耕作對週邊環境的選擇性很高)

四、有機稻米耕作技術

         富里鄉有機稻米耕作發展很早,當時的農會、改良場的技術並還沒有完全到位,田間耕作技術是農民逐步摸索上來,並一個接者一個帶上來的。產銷班班長當然也肩負重要角色;包含技術指導、精神鼓勵支持,以及外部支援的爭取。有機稻米耕作與慣行農法的差異主要在於:有機基肥的施放、雜草控制、病虫害防制,與碾米管理等。 

(有機稻米耕作)也沒有什麼輔導,就是一個帶著一個,就是一個覺得做的不錯,就會帶著另外一個朋友來一起做,最當初其實是農會在輔導,農會輔導(之後)叫那個改良場來檢驗。(吳)

 說實在大家好像是剛剛在研究一樣,大家一起研究(有機稻米耕作技術)。(溫)   

加入他們(有機產銷班)的時後,他(賴兆炫)就一個月召集一次會議,見面討論。(王) 

1.有機基肥

        有機稻米耕作不使用化學肥料,農民在插秧前,施以有機肥,並翻耕,與土壤充分混合。有機耕作的稻田因為有機肥施用,改良了土壤質地,土壤硬盤、團塊現象得到緩解,土壤重新恢復其生命力。 

我們施肥是大部分來講都一次差不多施完有機肥,現在我們還沒放水,就把那個有機肥通通灑下去,灑下去要先把它翻耕,翻耕後等十幾天後才放水,那放水後再開始壓平要整地以後就插(秧)了。一次施完以後喔,就補一次肥就可以了,有機肥再補一次。以前的化學肥料都是,兩次三次四次都在放。(廖) 

一公頃差不多要六十包(20公斤有機基肥)啦(溫) 

以前我們那個泥土是這樣子,硬梆梆的,那個耕耘機打起來厚,一塊一塊那麼大塊,現在(有機稻米耕作後)不會,現在厚,你水一放下去,你一開始去踏,它就散散了。(廖) 

2. 雜草控制

        因為不能施用除草劑,農民田間雜草控制都以人工除草(田埂)、稻田浸水管理為主。雜草控制得宜,並未增加太多的人力。       

六個月嘛,稻子六個月,你差不多砍3次(田埂)就可以了。6分地,每次砍草1天可完成。(王) 

剛插完秧有沒有厚,因為過去我們都不知道啦,所以都長很多草,然後我們剛剛插秧差不多兩個禮拜以後,我們給他灌水灌滿,如果說水量夠的話給它灌滿,阿那個草沒有機會長,所以說草比較那個,比較少。(林)

181_93efbde3.jpg
(圖三、有機稻米耕作的人工作業)

3. 病蟲害防制

        如同除草劑的禁用,殺蟲劑的使用也是絕對禁止。慣行農法使用殺蟲劑之蟲害防制,讓蟲、病的抗藥性越來越大。農民擷取了前人的智慧或自行研發防制劑,配合農業改良場的管理輔導,來防止水稻的病蟲害,開始與病蟲害展開決戰。

 你做差不多有三四年(有機耕作)以後,把環境改變了,土壤改變了,就很好照顧了,他稻子不會生病了。蟲害是有啦,蟲害到時候生態會平衡,蟲害到時候就會不了了之了,跟那個化學肥料那些會產生抗體的就不一樣了。(吳)

它(金寶螺)會吃小顆的稻子,你第一次沒有防制的話,稻子也不行阿,會吃光光。現在用苦茶渣(防制),其它的(藥劑)會破壞生態。(吳)

我去年碰到病蟲害最嚴重阿,就是那個穗稻熱病。像飛蝨和穗稻熱病就是可能就是沒有辦法去治療它。(溫)

我們去拿那個人家不是種菸嘛,它那個底下不是沒有價錢嘛,它下面那個葉子,去那邊跟他買,一包也沒有多少錢。然後我們自己給它用那個,泡水,一年半年都可以,所以說我們用那個來消毒(稻田)。我這邊有種辣椒,然後給它打碎,那個汁有沒有給它過濾,因為我們要消毒的時候,怕會那個噴頭會堵塞有沒有。辣椒阿,還有那個菸的泡的那個有沒有。那個水,用那個真的沒有蟲,我們是用那個去消滅這些蟲。還有一種也是在農會買的這個蘇利菌。(林)

         農夫除了創意,也使用傳統方式去除水稻「婦女蟲」危害,婦女蟲通常發生於第一期稻作生長期間,專吃水稻葉上綠綠的那一層,民間認為婦女蟲身上會背負其排泄物,因此給他取名。 

那個是我們是最古董的方式。像這個時候我們上一次是用掃的,我們拿那個像竹子的那個有沒有,尾巴厚,給它綁用掃的。阿然後有一種婦女蟲有沒有,已經過幾天了,稻子已經差不多老了,那個婦女蟲比較沒有了。我們用那個掃,灌水灌滿厚,然後給它打一打,阿那個蟲會掉下來,掉到水那邊,會淹水會死掉啊。算是族裡面老人家他們就用這個方式來做。(林) 

五、有機稻米耕作展望

        富里鄉羅山地區的有機稻米生產,對受訪的農戶來說,是一條只有前進,沒有後退的路。在農業精緻化、產品生產安全、健康的趨勢下,有更多的農民投入生產。從初期賴兆炫、梁美智的鼓吹、開拓,之後,富里農會產銷班、東里產銷班也開始組訓農民,推廣有機稻米的耕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老農的執著,也從他們身上印證富有智慧的勤勉農民。

        慣行農法每公頃產量大約一萬多斤,初期轉為有機耕作的產量大約只有六、七千斤的收穫,這是要富有挑戰精神,與對土地倫理理想堅持的農民,才可能在農業轉型期,承擔這個重任。有機稻米耕作一步一腳印,烙印在羅山地區重要的轉型關鍵時刻。 

現在已經習慣(有機稻米耕作),對我們自己也算不錯啦厚,大家對我們社會對大家也還是很好,那所以大家都不會吃那些有農藥的東西。我們的米銷到國外去,他(賴兆炫)的生產履歷做得很好。(廖)

一開始做有機非常辛苦,你只有一個人要拉十幾個人拉不起來,如果你沒有人可以協助,爬不起來,人家開始要轉型也會偷雞摸狗啊(指摻入慣行農法生產稻米),我們在這裡們就會看著他,一個點、一個人去輔導他們也是要這樣,這麼多年來人家消費者有肯定,因為慈心這家公司的義工很多,認證的公司也很強。(吳)

這個時候他們(賴兆炫)就有偷襲啦(察看農友種植),有時候台北來的那個慈心,慈心啦,到這邊抽樣,抽稻子來這邊去,偷看,看看稻子有沒有去偷灑(殺蟲劑)阿。(王)

         農民的訪談中,亦透露有機稻米耕作的政策執行問題。尤其是輔導、獎勵農民並未落實,對於未來行銷部分,雖然不是他們的專長,但需要農會專業的發展。對於有機認證的寬鬆標準,農民希望不要毀掉不容易建立的商品信譽。 

我們(農民)就負責生產,只是去種而已,所以你(農會)假如要做的說比較長久的話,可以生存下去可能就是在品質自己要好,要去重視他一下,不要說 … 隨便來都沒有關係的,這樣不行啦。(溫)

他(賴兆炫)對農民,農民照顧來講還不輸於農會,對,他不輸於農會,他對農民他是蠻有照顧的,那之前我在他那邊的時候,他常常講因為我現在才開始,所以大家先不要跟我談福利,先不要給我談福利,當我把這些的事能穩定下來的時候,我們再來談。(溫)

我們都是自己找哪個米廠厚,價錢比較好我們都往那邊那個,農會沒有幫我們收啊。以前是有那個什麼,叫什麼去了,就是都一點點的那個價錢。公糧啊。可是呢,它的乾度(乾燥程度)啊,阿什麼啊,如果說沒有達到那個,他(農會)就不跟我們收啊。(林)

現在問題(有機稻米發展),想起來應該是在促銷米問題比較大,生產應該是比較沒有。(廖)

你就是要兩套的碾米機,有機是有機的,不然你這樣殘留(農藥)下來絕對會全部都有,你絕對要有兩套機械。(吳)

182_caa7ebf5.jpg
(圖四、有機稻米耕作需要良好的田間管理)

六、結語

        有機稻米耕作需要以社會創新的觀點,整合各單位、團體的行動力,才能有較為穩健、快速的發展。羅山地區在1990年代的末期,規劃「生態有機村」的發展,以及做為進入WTO的農業規範準備,提升農產品的競爭力,開始推動有機稻米的耕作。對羅山地區的農民來說,接受有機稻米耕作,除了技術上有許多的學習,在組織建立與輔導上,也非常重要。銀川米的賴兆炫、梁美智夫婦,首先以個人熱忱推動,選擇合作夥伴,幾乎以「一起研究」,相互打氣的方式,跨入有機稻米耕作的第一步。政府相關單位的協助輔導,與法規建置顯然在此關鍵時刻,緩慢了一些。有機稻米耕作的農民們,憑藉個人理念、自我的成長創新,與前人累積的智慧經驗,在建立羅山地區有機稻米耕作上,邁步前進。

       誠如農民所言,有機稻米生產面,經過多年的經驗累積,已經沒有多大問題。農民雇用割稻機採收,把稻穀交給農會、碾米廠之後的包裝、行銷與市場,是另一個需要努力的工作,但這也是農民無可著力之處。有機稻米的發展,唯有從生產到市場消費的完整,才能健全有機稻米耕作的體系。當然,在過程中,對於有機認證的把關,生產履歷完整建立,對農民生產單位的積極輔導,提供有效率的諮詢平台服務,需要有關單位更多的關心與投入。 


註一:見羅山開村紀念碑: … 陳展南先生始入此山.開墾募佃經營. 築水圳、開田園、建工場製澱粉.於是產物漸豐人煙漸盛足成村落 ….
註二:1988年政府分別於高雄、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設置有機農業試驗長期觀察區,進行綜合性的有機栽培法觀察研究,並逐步建立作物有機栽培技術。1995年選定農戶辦理有機栽培試作,1997年起,由農委會各區農業改良場負責辦理驗證及標章核發等工作。直到2007年「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完成,法規建置才稱完整。 

參考文獻

王鴻濬,2007,有機稻米之鄉─花蓮羅山地區。臺灣博物季刊,第二十六卷第四期,頁98-105.
王鴻濬,2007,地方永續發展之社會創新體系建構(II)。行政院國科會計畫年度報告。
李祖原,1997,羅山瀑布泥火山六十石山小天祥風景區整體規畫。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
林妙娟,2000,「發展有機農業村之規劃─以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為例」。
農業推廣文彙,頁225-248.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2005,全國第一個有機農業村─羅山有機村。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網頁。
侯福分、陳吉村,2004,「東部有機農業之展望」。
有機農業產銷研討會論文集,頁47-61, 國立中興大學農資學院農藝系。
陳吉村、陳哲民、侯福分,2005,「社區型有機農業之推動」。
建構安全農業產銷體系有機農業經營管理研討會專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作者介紹

        王鴻濬教授,台灣台南人。中興大學農學士、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系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政策博士。曾任: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教育認證審查小組委員、東華大學總務長、學務處諮商輔導組組長、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創所所長、公共行政研究所所長、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系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休假研究期間赴美國耶魯大學森林暨環境研究學院訪問講學,亦擔任日本岡山大學環境科學學院客座研究員、傅爾布萊特學人、日本交流協會資深研究學者、泰國湄州大學訪問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訪問學者。王教授學術專長於環境經濟與政策分析、自然資源及環境管理及教育、永續發展專題等,發表國內外學術論文、出版專書,學術成就卓越。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工作,擔任行政院花東發展推動小組委員、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系所評鑑評鑑委員、環境影響評估委員、環境教育審議委員、都市計畫委員等,兼具學術與實務經驗素養。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