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陳毅峰

陳毅峰(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發展是一個相當困擾人的名詞,它的使用不僅涵蓋了太多的學科範圍,包含了眾多的意識形態,也引起理論上與實務上廣泛的爭議與辯論。對於發展實務的政策與執行,以及「發展研究」的內涵與學科構成是什麼這樣的問題,其實深刻鑲嵌於我們對發展此一名詞本身的認定。不同的發展思維、定義與想像,就帶來不同的政治與社會實踐,也影響發展研究的思維取向(Kothari, 2005a)。發展成為一個廣為世人所接受的概念以及研究領域的歷史,其實並不長久,但是卻經歷了多次思考與典範的轉移。此處所談論的發展,以及我所將批判回顧的歷史及未來展望,主要指的是在二次大戰之後,由西方世界—特別是美國—所指導與主導的非西方世界的現代化計劃,可稱之為「發展主義」(developmentalism)。發展是一個綜合統稱的社會過程,而非單一的社會工程;它有主導的意識形態,卻經常被認為是中立的政策執行,或只是一門專注在應用的學科;發展的獲利者與受害者,也在美好願景的修辭之下掩蓋了真實複雜的牽連。由發展主義所導致的社會變革型塑了當前的國際政經形勢,也深刻影響到我們觀看及理解世界的方式。儘管各方批評從未間斷,主流發展典範至今仍舊影響深遠,自一九八〇年代以來更以新自由主義之姿將資本主義全球化推向高峰。

        追求工業化與現代化的主流發展模式主要是指在二次大戰後,因為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的歐洲經濟重建獲得大致上的成功,加上國際東西集團在冷戰氛圍下的成型、不結盟國家運動的短暫興起,使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急欲擴大資本主義陣營的地盤、籠絡剛獨立的後殖民國家,所執行的現代化工程輸出計劃(Black, 2005)。早期的發展主義,可以很容易與現代化、西化、美國化等意識型態劃上等號,可以說是冷戰政治下的副產品,主要關切的是貧窮問題的減緩、市場力量的擴張,以降低社會主義陣營的吸引力。美國學者主導的現代化主義思想,倡議一系列的二元對立:現代與傳統、進步與落後、富裕與貧窮、民主與封建、城市與鄉村、工業化與初級產業、北方工業化國家與南方第三世界國家等。這些二分法不僅是在經濟上預設了線性進化的過程,也在文化上與社會組織形態上,貶低非西方的價值觀。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朱國之所以落後,就在其缺乏現代工業化所需的技術、資本、與現代價值觀,這些區域因而被定義及建構成為「低度發展」。現代性所指不僅是經濟上的成長與政治的民主,甚至還是道德上的優越。然而在經過數十年一系列的實務社會試驗,建立龐大的發展研究相關的機制(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USAID) 美國國際發展署)、組織(世界銀行、大型慈善機構、聯合國旗下各式團體、志工組織)、學科(區域研究、發展經濟學、發展地理學)之後,不但沒有解決許多國家及地區經濟發展落後的問題,甚至在所有的空間尺度上(社區、國家、區域、全球)貧窮並未被有效的減少,而且幾乎都惡化了貧富的差距。第三世界許多地方與人口甚至較「發展計劃」實施之前生活更為艱困,因傳統生計崩壞而更受制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現代化的發展成為一種西方工業國所製造出來的迷思,引來眾多來自不同立場的批判。

        支撐主流發展理論背後論點的現代化理論,幾經轉型與修正,在一九八〇年代的美國與英國的雷根及柴契爾夫人主政時期(Reagan-Thatcher years),以新自由主義取向全面主導當前資本主義陣營的全球化過程。全球金融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會(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與世界銀行的設立,力推結構調整方案,亦即要求接受國際發展援助的國家必須開放市場、大幅限縮國家角色,尤其是削減公共預算及福利支出、鼓勵國營事業(包括教育)的私有化、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放手讓市場決定價格與資源的配置。經過三十多年的新自由主義「震撼治療」(Klein, 2009),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歷經了債務與金融危機、國內與國際間貧富差距急速惡化、跨國公司富可敵國、生態環境災難頻傳、在地知識與技術為高耗能產業與現代科技所取代、森林砍伐、自然資源快速消耗、土地退化、貧窮加劇、性別和種族歧視上升與不均地理發展等。儘管發展政策在第三世界的公共衛生與人均壽命的提升等領域皆有顯著改善,但無論從現代化理論或是到新自由主義模式,由美國及西方世界主導的發展主義並未如預期承諾般的消滅貧窮、促成進步,發展顯然並非橫向移植資本、技術、官僚體系等,就可以水到渠成。在地的社會、文化、知識體系等,在長期被貶抑與忽視之後,因為對主流發展政策的失望而獲得重新的評價。

         Escobar (2007)將發展研究在社會科學中的概念化分為三個階段,與三個不同理論取向吻合。最早的第一階段是一九五〇與六〇年代的現代化理論,伴隨的是經濟自由主義的成長與發展理論。第二在六、七〇年代出現的依賴理論及其相關的論點,是來自廣義馬克思主義陣營對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批判。第三個取徑則是八〇年代中期以後所出現的文化論述的批判,與後現代、後結構及後殖民主義的興起密切相關。

        不同理論陣營的對立,導致另類發展研究學派對標準的發展政策與實做的不滿加深,認為它們並未批判檢視支撐這些政策做法背後的意識形態與問題假設。針對現代化理論的發展典範首先提出系統化批判的是源自拉丁美洲的依賴理論。依賴理論內部也有眾多不同的分支,幾位最重要的理論家如Andre Gunder Frank, Fernando Cardoso, Samir Amin等,他們基本上主張第一世界核心國家的發展奠基於第三世界邊陲的低度發展(underdevelopment),透過不公平的貿易結構與經濟剝削,核心地區控制主導了邊陲地區的政治、社會、市場結構與文化(Peet and Hartwick, 2009)。所謂的落後與未開發狀態,其源頭並非傳統的文化與社會結構,而是資本主義滲透之後所帶來的全球不均衡發展。第三世界國家,特別是拉丁美洲,若要尋求真正的發展,依賴學派內部比較基進的就主張有必要斬斷與核心國家之間的經濟往來以避免剝削;溫和派主張則認為就算發展有可能,也不過就是「依賴型的發展」,經濟與貿易結構還是取決於核心國家的市場取向,而非為本土社會與人民所需而生產。

        至於第三階段的後發展理論文化解析,則將發展的語言納入知識社會學分析的對象,呈現第三世界的落後與貧窮如何為論述所發明與型塑,及此意識型態如何進而在政策實踐上生產、落實(Escobar, 1999)。發展主義結合隱含的種族主義白人優越感,在地的生態知識、信仰系統與社會關係被鄙視與瓦解,以往這些現象都只被看成是經濟成長的代價。如同殖民不會只是經濟的剝削與政治的宰制,發展和殖民一樣,都還具有深刻的文化、美學與道德面向的同化與轉化。

        當前發展研究的目標不僅止於描述及瞭解事先規劃的政策介入,也在於分析發展的論述及探究其所衍生的社會經濟、政治與制度上變革。發展研究需要創造與政策研究相關的機會、為發展介入策劃方法論與實做的工具,並開闢給研究這些想法與歷史的批判及基進的空間(Kothari, 2005a)。左派的政治經濟學者關切的議題包含農業社會的轉型、資本積累的形態、工業化的過程與代價、國際市場與國際分工的形成與維持,以及人員、資本、資訊、技術、商品的流動與分佈(Bernstein, 2005)。廣義的政治經濟學發展研究,將發展本身與殖民和帝國主義歷史關聯起來,探討的議題既廣且深,形成對「現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這樣的大哉問。面對當今「拼經濟」的主流發展論述,從在地到全球的尺度都出現抵抗的社會運動,發展作為一種硬道理受到來自環境、人權、婦女、綠色思潮、草根民主、原住民、貧窮、社會企業等反思力量的抗衡,從另類發展(alternative development)到替代發展的出路(alternative to development),考驗的不唯資本積累方式的人道調整,也是對知識生產與未來想像的挑戰。 


參考書目

Bernstein, Henry 2005 “Development Studies and the Marxists”. In Uma Kothari ed. A Radical History of Development Studies, pp. 111-137, New York: Zed Books.Escobar, Arturo 2007 “‘Post-development’ as Concept and Social Practice”. In Aram Ziai ed. Exploring Post-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pp.18-31, New York: Routledge.Greene, Megan 2008 The Origins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in Taiwa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othari, Uma 2005a “A Radical History of Development Studies: Individuals, Institutions and Ideologies”. In Uma Kothari ed. A Radical History of Development Studies, pp. 1-13, New York: Zed Books.Kothari, Uma 2005b “From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to Development Studies: A Post-colonial Critique of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al Studies”. In Uma Kothari ed. A Radical History of Development Studies, pp. 47-66, New York: Zed Books.Peet, Richard and Hartwick, Elaine 2009 Theories of Development: Contentions, Arguments, Alternative. New York: Guilford.Wainwright, Joel 2008 Decolonizing Development: Colonial Power and the Maya. Oxford: Blackwell.Black, Maggie著,徐恆淑 譯 2005 《國際開發的盲點》。臺北:書林。Escobar, Arturo著,盧思騁 譯 1999 〈權力與能見性–發展與第三世界之編造發明和管理〉,收於許寶強、汪暉編選《發展的迷思》,頁41-60,香港:Oxford University Press。Klein, Naomi著,吳國卿、王柏鴻 譯 2009 《震撼主義》。臺北:時報。

 作者介紹

陳毅峰,由台灣西部搬來花蓮十餘年的新移民。大學是化學系的逃兵,轉念地理學。初時寄望藉由自然地理的實察遍訪台灣高山,後逐漸轉向人文地理學的思考探究。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地理學博士,研究方向在文化地理、觀光研究、政治生態學、發展理論、民族理論等,常與原住民相關議題糾纏環繞。日常生活興趣廣泛,電影、棒球、(武俠)小說、旅行都是知識來源。關注社會運動,期待能將自己的研究與社運結合、或為社運所用。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