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毓秀著,《北歐經驗,台灣轉化》──劉晏齊

劉晏齊(輔仁大學學士後法律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台灣的現代福利制度從日本統治時期的初次體驗到百年後的今天,一直持續面對的是外來制度移植後在台灣水土相容/水土不服的問題。從日治時期的日本、德國、英國、美國制度拼湊併行,到戰後黨國意識型態下所形成的福利侍從政策、其後復以美國、英國、德國為範本的政策取向、以及近來北歐模式的提倡等。福利政策本土化的危機雖已為政府或學者所認識,卻也常遭遇藥方無效的窘境。《北歐經驗,台灣轉化:普及照顧與民主審議》一書,完整地介紹了北歐普及照顧制度的變遷及其正面臨的挑戰,並進一步分析這些北歐政策在台灣的實踐—包括成功與失敗的經驗,為我們勾勒了一個進步制度在台灣轉化的可能與限制的圖像。

         長期投入普及照顧議題的劉毓秀教授,在其所編著的《北歐經驗,台灣轉化:普及照顧與民主審議》,肯定了北歐普及照顧政策的可行性,認為公共照顧服務、充分就業、民主組合審議制度可以確實達成平等與效率,並反對照顧的自由市場化,且認為國家應該扛起整合的責任。但是,相較於全盤接受這些傲視其他國家的北歐公共托育或長期照顧服務,〈一窺桃花源的真幻—北歐普及照顧制度、決策機制與平等社會〉以及〈鳥瞰老人天堂—瑞典公共老人長期照顧服務〉,則仔細耙梳了北歐各國的公共照顧制度的歷史與變遷,檢視該制度何以形成、如何運作,以及近二、三十年來面對加入歐盟、新自由主義、新公共管理主義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之下,各種制度所遭逢的反挫與提出的改善方案,提供讀者更脈絡化地理解北歐政策的今昔及良窳。

        而北歐制度在台灣有無實踐的可能性?〈他山之石到台灣—普及照顧及民主決策的台灣實踐〉與〈托育民主審議的台灣經驗〉,以行政院性別平等會、保母計畫、普及公托等探討民主組合機制實現雙向民主的可能與限制。從這些例子卻也可看見法制化的侷限,法力非無邊,良好制度的貫徹還需要執法者有基礎的共識,否則權利化或制度化之後也只可能會有期待的落空。至於社區照顧的踐行,彭婉如基金會在台中東勢推動社區課後照顧的失敗經驗、與高雄五甲自治幼兒園的成功的公民共辦模式,也提醒我們理解在地文化的必要性。

        2016年大選後,隨著民進黨掌握行政權並擁有立法院的多數席次,細究其選前所提出的普及托育與長期照顧政策,部分與本書最後〈社區大家庭的整體照顧—托育、長照、女性就業三合一政策〉所建議者相符。至於政策推行的後續發展如何,能否從本書所提示的成功或者失敗經驗汲取改善的養分,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身為一個法律學者,在閱讀本書時,總感嘆在制度運作時實際發生的人民之間、人民與政府之間的各種協商、磨合與調整,是法律學研究長期以來忽略的面向。而法律能對這樣的實踐過程提供任何讓制度更好的幫助嗎?無論如何,透過本書的研究成果與倡議,台灣的社會政策在這老幼失據的年代,如何建立一個永續的制度,it takes more than a village。(註一)就讓我們從本書的各個篇章進一步思考公共照顧的未來。


註釋

註一:“It takes a village”是借用自Hillary Rodham Clinton在1996年出版探討兒童照顧政策的It Takes A Village: And Other Lessons Children Teach Us一書書名。

作者介紹

劉晏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法學博士,輔仁大學學士後法律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為法律史、社會政策。近年的研究聚焦於法律建構下的未成年人、青少年勞動議題,並嘗試重構日治時期的社會政策史。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