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盈豪(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民族社工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楔子:當資本主義無所不在地把我們生活的各個面向都商品化的時候,我們不斷地探問和尋找資本主義以外的各種可能另類經濟形式。互助分享、強調人跟人的關係、看重社會集體和團結等原住民部落的特質,都是我們在面 ...
加納納:籃子裡的檳榔與咖啡—張瓊文
張瓊文(台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舞鶴臺地東側一個地勢凹陷的小谷地,當地阿美族人以其形勢貌似「籃子」,稱之曰「加納納」。1980年代以後,加納納與花蓮許多其他部落都面臨到青壯人口的流失;儘管千禧年前後有零星人口回流,但主要是年長者返鄉。根據2016年的調查, ...
在關係中尋找培力的可能:在生活中滋潤彼此的關係
游雅帆 前言 一群人長期的社區工作中會互相激勵而引發個人學習及組織學習,並帶來更多的社會網絡,甚至形成社會資本。透過社區參與過程,可以在實踐中思考生活的價值、擁有思考問題的邏輯能力、能夠有面對問題的能力、有解決問題的資源,如果「參與」具備這樣的成效, ...
產業影響下的地名與地方特色-以新竹縣關西鎮為例
羅美崴 (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碩士生) 地名能夠反映出一個地方的歷史以及發展脈絡,並且能夠透過地名的形成與演變來了解區域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以及人們的生活習慣,本文除了透過地名分析來了解新竹縣關西鎮地名的發展與演變,並進而得知自然環境與人文 ...
負面文化遺產中一個隱含的心理工作
蘇愈芳 (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學士) 2017 年12月13日,臺灣正式通過「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企圖透過系統化的整理,記錄下臺灣人在威權統治時期的被迫害歷史。除了將龐大的記憶與物品檔案逐一典藏,此條法案更致力於推行「負面文化遺產」的保存,開始正視這些有形 ...
部落婦女與換工制度(malapaliw):以台東泰源部落為例
陳睿玉(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學士) 筆者從小就對阿美族的文化感到好奇,但是限於長期處於都市的環境一直都很難去接觸,直到上了大學選擇就讀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後,才開始對於原住民族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且從自身與部落接觸的經驗連結到所學的知識,不僅是開始認 ...
文化回應教學於國小高年級閱讀課行動研究──回應勞工階級文化
簡子涵 本研究旨在探討文化回應融入閱讀教學的可能性,並藉此提升學生對自身處境的認識及研究者自我成長。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透過界定問題、計畫、修正的行動循環,提昇勞工階級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及對自身處境的理解。研究參與者為花蓮市區某國小高年級班級,該班級六 ...
動物輔助治療醫療拓邊的能動性之探究─以台灣狗醫生為例
吳育珊 (東海大學社會系博士生)魏書娥 (南華大學生死系副教授) 前言 「動物輔助治療」 (animal-assisted therapy) 在國外行之有年,以美國最大動物輔助治療為主之非營利組織Delta Society為例,其早在1977年即成立,並相繼於其他國家成立所屬團體,而台灣則以台灣動物 ...
Eat what bugs you
Eat what bugs you: Redefining our relationship with insects Timothy Seekings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博士生) Abstract Having grown up close to nature and having had many types of pets throughout my childhood, my conception of animals changed dramatical ...
追尋城市正義?文化保存運動中找尋台中的城市主體性
黃子倫 (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博士生) 本文旨要探討台中市過去十年文化保存、土地抗爭運動,如何追尋台中城市主體性。近年倡議團體將「文化」作為抗爭主軸,社會運動如何興起時的抗爭到轉化柔性的運動?因此,本文藉由2010年以降,台中文化資產保存、土地抗爭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