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澤寬 臺灣文化學系 教授 本期《人社東華》,尋例登載本校奇萊文學獎作品,在此先恭喜得獎者,也祈願此文學之苗能繼續得以茁壯,當然,養份來源就是身為讀者的我們,去閱讀 ...
春秋時代齊國大戰略
周香君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博士生 一、前言 春秋時代周天子的勢力減弱,群雄紛爭,齊、宋、晉、秦、楚相繼稱霸,而以齊國為五霸之首,靠的不是神諭,更不是運氣 ...
現代詩心法──兼評廖偉棠、吳俞萱、翁文嫻創作書
張寶云 華文文學系 副教授 有志於文學閱讀的人社院學子,可能都受過「創作」的引誘,意圖想成為一名作家。但流傳於口耳之間的那句話:「第一流的人創作,第二流的人才去做研究 ...
移工與她的老人
梁莉芳 社會學系 助理教授 尤慧晴 社會學系 學士生 顏晶潔 經濟學系 學士生 謝德星 歷史學系 學士生 「移工與她的老人」:課堂如何成為日常實踐的養分(梁莉芳) 2007 ...
離岸的鄉愁
郭慧英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系 副研究教授 關於鄉愁,還沒有離開過臺灣的時候,學校裡念的是余光中的作品。它的開頭與結尾各是如此: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
第 31 期 主編的話
蔡侑霖 社會學系 副教授 「鄉愁是人性;故鄉的名、鄉關何處,是政治。」 離散(diaspora)人群的鄉愁與國家歸屬及認同,在 2020 年初疫情剛起波瀾的 ...
日本拉麵中的臺灣味──以麵麻(メンマ)歷史為中心之研究
陳泓安 歷史學系 學士生 去年,我向科技部申請通過的大專生計畫〈日本拉麵中的臺灣味──以麵麻(メンマ)歷史為中心之研究〉,最初是為解決「臺灣作為殖民地,對母國日本造 ...
書寫與認同—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獲獎作品中都市原住民的身分認同演變
朱冠宇 華文文學系 學士生 「原住民文學」有其特殊的時代脈絡及文化意義,其中一個重要議題是「身份認同與書寫之間存有互動關係」。本研究試圖以「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做 ...
東亞作為整體的思考
林家維 中國語文學系 學士生 昨聽松江何鳴台、王本吾二人彈琴。何鳴台不能化板為活,其蔽也實;王本吾不能練熟為生,其蔽也油。二者皆是大病,而本吾為甚。何者?彈琴者,初學 ...
外送員的一天-透過桌遊探討勞動者的辛酸血淚
張禎芸 臺灣文化學系 學士 論起遊戲,大家會給予它什麼樣的定義?我們這裡就先不訴說他的分類有哪些,我們著重探討於遊戲對我們個人的社會價值所在。遊戲帶給人們五種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