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心法──兼評廖偉棠、吳俞萱、翁文嫻創作書

張寶云  華文文學系  副教授

  有志於文學閱讀的人社院學子,可能都受過「創作」的引誘,意圖想成為一名作家。但流傳於口耳之間的那句話:「第一流的人創作,第二流的人才去做研究」,不無諷刺地道出人文學界的階級觀念。然而,這之中有許多可辯證的層次有待討論,例如:是否人才的品流由創作和研究這兩個大的區塊去進行切割?再來,是否創作只能是天生的而不能是後天培養的?還有,研究難道不需要創造性的能力嗎?或是創作不需要研究來加以挹注嗎?

  身在學院多年,一直在創作和研究兩個領域盤桓,似乎這樣跨界的經歷,使我有機會近距離觀看這兩個領域的互動磨礪,而東華首任的人文學院院長楊牧,常常是這兩個領域的匯通者,他正可以成為本院的先鋒級人物。

  楊牧老師的《一首詩的完成》經常被列為現代詩創作的入門書。他以書信敘說的方式,抒情兼議論地觸及基本的文藝觀念,初涉獵文學的青年必然可以認知到楊牧的詩化散文對於創造性的啟迪,可以使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浸潤在古今中西文學教養的空氣中。例如他談到〈形式與內容〉,提及:

詩的美與好建立在它所賴以顯露的感情之為誠摯,思維之為率直,聲籟之為天然,幅度之為合理。要之,主題內容只是藝術創作原始的開端,我們掌握到它,僅夠我們著手染指,詩還在未知之數,於是一切依賴形式的配合操演,通過全面的修辭驅遣,鉅細靡遺,才有它展現,完成的一天。

(楊牧,1989;140)

  如此基礎的創作觀點,即非常有助於初學者觀念的建構和實踐。

  而未及進入學院體制訓練的學子,有可能會先接觸到一般坊間有關現代詩創作的一些書籍,通常包括創作實作和重要文本分析。例如蕭蕭《現代詩創作演練》、《中學生現代詩手冊》、簡政珍《詩心和詩學》、林廣、張伯琦的《新詩驚奇之旅》、仇小屏的《放歌星輝下──中學生新詩閱讀指引》,或是白靈的《一首詩的玩法》、《一首詩的誘惑》,以及順著遊戲概念所出現的《遊戲把詩搞大了》(林德俊)、年齡層訴求更低的《詩的小宇宙:和孩子玩現代詩》(韓麗蓮),或是詮釋學式的《更好的生活》(凌性傑、吳岱穎)、筆記體式的《生活的證據》(吳岱穎、孫梓評)等,多是針對中學生或普羅大眾所設計編撰的現代詩創作引導書冊。

  近期則有兩本新書,分別是廖偉棠《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和吳俞萱《對無限的鄉愁》,主要設定的受眾也都是對當代文藝創作有興趣的讀者,但細究其內容,卻不完全是一般初學者容易吸納的創作導論,而是對文學已有相當認知或對創作有所企圖的進階文藝讀者。之所以如此判定,可從兩人的創作背景和資歷談起,廖偉棠和吳俞萱除了以詩創作做為本業之外,尚有許多跨界身份:廖偉棠中國出生、香港長大,又在多國遊歷之後,近年定居臺灣,著作面向涵蓋詩集、電影評論、攝影集、文化評論、小說、散文創作兼及社運背景,因此剛出版的新書《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雖然是以他現代詩課程集結的演講記錄為主體,然而以廖偉棠博學的文藝修養,卻形成指涉龐大的聯結體系。而吳俞萱從中學的美術班進到成大中文系、北藝大電影研究所,之後學習舞踏、在苗栗全人實驗中學當老師、在世界各地駐村、展演,以生命實踐的方式探索文藝、創造文藝,也使得她《對無限的鄉愁》的撰寫,具有當代女性生命經驗的複雜和深度。不全然是現代詩文類的介紹與詮釋,從文字的思維方式至意義的幅射都具有她個人獨特的體察,這兩本書冊幾乎可視為詩人的生命之書。

  因此兩本新書的作者所具有的多重跨界經驗,為內容帶來豐富的可能性。廖偉棠的書中雖較專注於詩文類的敘說,然而選材廣泛,不受各區域、年代詩歌史觀的框限,在「走近現代詩的 40 條小徑」的編選機制底下,納入他個人最為切近或關注的詩歌議題。因此不論是東西古今的詩歌大家,全成為他個人詮釋演譯的對象,形成靈活的聯結和開展,從中並置入基礎的詩歌評論用語、詩意的衍生興發、當代文明情境的對照,甚或是詩歌史當中的軼事舊聞,再以詩人生動有機的語言表述進行串接,每一篇都值得細讀觀覽,這無疑形成廖偉棠他個人的詩歌評論輿圖,也同時轉介了各個重要的詩家和詩觀。此書可視為一本小型的詩歌大補帖(懶人包),對初學者而言,這既是一本當代詩的導覽手冊,亦同時揭櫫各詩家的創作心法,唯一對讀者的負擔可能是其中多數的詩人詩作詩觀都並不一定熟悉,在一般教科書中都未見過,因此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細究,才能驗證出作者說法的有效性及詮釋強度。

  例如他在〈藏起來的音樂──在詩情的抑揚頓挫裡〉,討論現代詩的音樂性,試圖釐清一般人對新舊詩歌的誤解。從五四時期以來各詩家對音樂性的觀點和處理進行說明,再列舉詩例以幫助讀者了解各名作的特色,也提出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內在情感和聲音之間的關係性,廖偉棠說:

詩的抑揚頓挫,應該是在你的詩情的抑揚頓挫裡面去營造。就是說,你寫一首詩,你的情緒起伏變化本身就像音樂的急緩輕重一樣,能夠把讀詩的人帶入你的一種內心音樂裡去

(廖偉棠,2021:33)

  這對研究者和創作者來說都是很銳利的切入角度,足可提供開闊的想像和啟發。

  吳俞萱則不完全侷限在詩文類的選材,她同時結合電影、小說、舞蹈、繪畫、報導文學、哲學家,以個人觀看和反省的視角去描述自我與文本世界往來的細節、情感流動、身體經驗、批判思考,甚而是她的文化觀察。文字風格濃烈、雕鏤精細,使得原可能流於個人心得感想式的散文筆記,顯出立體而多變的意識景觀,比起一般輕軟的小品散文,吳俞萱對藝術性開鑿的企圖顯得尤為突出。

  例如在〈衍動的碎片〉一文中,提到大衛林區(David Lynch)的電影《幻象曳影》(Intervalometer Experiments):

「長時間定鏡凝望光影經過空間地景的變化軌跡。時間如有意志,緩慢佔據景物,直到黑暗的幽影抹去現實的邊沿,完全展露了大衛林區如何引渡日常潛藏的暗黑質地。他沒有編造任何恐怖的暗影,他只是在場,只是長久凝視,現實本身的自然流轉,才是恐怖的真正成因。」

(吳俞萱,2021:123)

  在多數影評或藝評文字的形式底下,吳俞萱表現出她敏銳的觀察與描繪,從被評述的對象開啟有意義的追問和聯想,使原先平面的文本變得更具對話空間,抑且呈現出她個人生命的感知與思考,意圖更充份全面地融入她所評述的對象物,而形塑出她的自我與評述之間共構的意味空間,藉由文字的書寫再現在讀者眼前,而由於是書面語言的敘事狀態,吳俞萱比廖偉棠的口說紀錄將更有密度與張力,這也考驗讀者進入文字的能力。

  如果看完上述兩冊以點狀定錨、線狀延伸的現代詩心法,而想要更進一步地深入詩語言立體縱深的各個剖面圖,甚而一探詩學究竟者,則可搜尋翁文嫻《創作的契機》一書。此書初出版在一九九八年,內容重點為理論探索及實際批評,第一個部份「理論探索」,將法國的詩學評論法則譯介到華文世界,並濃縮博士論文成一篇短論,處理李白的「月」意象,更示範性地說解詮釋學在中文學界運用的可能性,把傳統文學批評的觀念結合西方的論述法則,以呈現對當下文學批評的理解和溝通。第二部份的「實際批評」則與廖偉棠和吳俞萱的評析方式不同,專論各重要詩家作品的核心精神及語言特徵,對不容易理解現代詩的讀者有很清晰的提點。不論就創作或研究層面來說,都可得到深刻而全面的見地,不會只是片斷碎裂、蜻蜓點水式的移動,此書較能夠藉由作者完整的論述格局,宏觀地鳥瞰當代詩家的詩語言特徵及批評原則。如果讀者的程度已在研究所等級,此書非常適合進階地統合詩創作核心性的議題並開展有意義的論述層次,也可以更靈活地學習創作心法、詩語言運作關竅、詩學理論等,再進一步化為讀者個人論述及創作的養份。

  例如在〈「興」之涵義在現代詩創作上的思考〉一文中,翁文嫻一路從最源初有關「興」義的詮釋傳統開始梳理,再介紹「興」的體式及舉出「興」思維所能彰顯的開放性意涵,最後把「興」的背景放在現代詩的語言內觀看,竟能把夏宇和顧城難解的詩作剔透地分析出深刻的意味,並得以更全面地思考詩意湧動的關鍵:

「興」體式的嫵媚,全因為它說出了不同領域的「物」,擺在一起產生對應關係時的神奇性。詩到唐代,產生許多情景交融的傑作,但詩經裡「興」之妙,是妙在不必交融,而是對應。裡面沒有優劣美醜之分,差別在於甚麼物件擺在甚麼東西的旁邊,而令彼此有了意義。

(翁文嫻,1998:93)

  這段話不論對研究者和創作者而言,都潛藏著創造性的發明精神。

  因此所謂「詩學」的精神,不單能廓清文學史中留下的難題,也能夠重回當代語言的現場進行更新與創造,「器識為先,文藝其從」做為創作心法之一,上述幾本書冊正好示範性地為讀者做出見證,在各個階段的創作者正可以自行揀擇程度適合的內容進行學習。

參考資料

  • 吳俞萱(2021)。對無限的鄉愁。新北市:斑馬線文庫。
  • 翁文嫻(1998)。《創作的契機》,臺北市:唐山。
  • 楊牧(1989)。一首詩的完成。臺北市:洪範。
  • 廖偉棠(2021)。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走近現代詩的40條小徑。臺北市:新經典文化。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