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退休教授) 政治學的英文學名是political science,在美國茁壯成形,擴及到許多其他國家。然而政治學的科學特性一直有所爭議,冷戰結束之時尤其暴露了其本身的 ...
從「人的心理是什麼?」談起:淺談現象學心理學──李維倫
李維倫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心理學是關於心理的學問。但是人的心理又是什麼呢?這裡以「關於…的學問」的表達法來說明何謂心理學,似乎就把「…」,即「心理」, ...
國境邊區的流氓無產愛人──趙彥寧
趙彥寧(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這篇小文無意與傳統女性主義直接對話,而是試圖延續Loic Wacquant、Philippe Bourgois等Bourdieu學派學者有關hustling(拉客、拉皮條、小騙小賣)與賣淫的研究,以探 ...
日治時代的台灣料理──曾品滄
曾品滄(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臺灣料理」一詞普遍使用於日治時代,是最早被用來指稱台灣人經常使用並具有本地文化代表性菜餚的詞彙。這個詞彙的形成可視為台灣飲食文 ...
「東華讀字節」專刊:閱讀《1493》──導言:蔣竹山。撰稿者:周樑楷、王鴻濬、潘宗億、吳一晉
導言:蔣竹山 撰稿者:周樑楷、王鴻濬、潘宗億、吳一晉 「東華讀字節」是東華大學為打造洋溢書香的校園文化所推動的活動。透過全校性的共同閱讀一本書,體現校園共讀的樂趣,產生討 ...
藝術作為文化寓言——論徐冰的〈天書〉和〈背後的故事〉──林徐達
林徐達(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當代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國藝術作品總多少帶有一些特色:結合令人瞠目的人物力大型裝置藝術、自中國元素為出發點又以現代人類共有情感 ...
志學與記哈的對話──吳冠宏
吳冠宏(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一、志學與記哈的對話 記得剛來東華大學任教時,知道它位處志學,心中真有說不出的驚喜,每次教授「論孟」課,講授「吾十又五而志於學」章 ...
專訪林南院士:跨越文化的網絡,開拓社會學知識──吳翰有、田畠真弓
吳翰有(國立政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田畠真弓(Tabata Mayumi,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訪問日期:2014年6月27日訪問地點: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 訪問者:吳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