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好事集的社會創新實踐──蔡建福

蔡建福(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         在二十一世紀依然依賴工業化的社會發展運作中,花蓮好事集嘗試從反省遭到異化的人與人的關係,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中,特意安排最佳社會連帶運作規模,去實踐一個新型態的社會信任體系,以翻轉目前存在的因果認知錯誤的社會 ...

我‧參與‧行動研究──張瓊文

張瓊文(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我們重新找到我們的定位,理想目標可以很大,但我們從小做起。有多少人力做多少事……分擔責任才能長久,共同的一步很重要。~岫之 2012年的夏天,當時暑假還未過半,我在結束一篇方法論的文章後,開始構思下一個研究,希望 ...

岔路──王君琦

王君琦(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 很慶幸自己走上了這條岔路。         一開始,只是和長期從事移民婦女工作的朋友華美閒聊到她曾辦過讓新移民姊妹可以述說自己故事的一些有趣工作坊。聊著聊著兩人開始思考這樣的工作坊 ...

走一趟歸零的研究旅程──林美珠

林美珠(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意外的研究之旅         走進青年生涯議題的研究,是我不曾規劃過的意外旅程。二十多年來的學術研究,從心理分析到敘事分析,從量化到質化,恰好見證心理學研究典範的轉移。但不管 如何轉移,我始終還是在心理學門中心 ...

專刊:人文想像、在地實踐及社會創新──東台灣場域的省思──林美珠、林耀盛策劃

林美珠、林耀盛策劃 近二年來本校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林美珠教授(曾任本校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前院長),帶領本校教師執行科技部「全球架構下的臺灣發展:典範與挑戰」跨學門整合 型計畫。總計劃名稱為:「人文學科與社會學科的跨界探究:人文想像、在地實踐及社會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