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應貴主編,《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黃克先、葉淑綾

黃克先(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葉淑綾(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暨南島文化研究副教授)

黃克先

        有人說,宗教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制度,千百年來不斷反覆與人們詰問下述三個問題;這是一本關於當代宗教樣貌的書,透過引人入勝的民族誌材料,以興味橫生又餘思繞樑的方式,振盪出這三個問題在當代台灣社會日常生活脈絡中的回響:

 生,從何而來?

「據說她是帶天命、必須為神服務的。她的主母是海清宮的菩薩,當初她一踏入海清官,淚水流個不停,那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就好像回到家那樣,好像流浪很久 才找到家那樣的既心酸又溫馨的感覺」……靈乩與靈山的信徒常以前世因果與今生使命來理解他們與媽祖的關係,這種前世今生的緣分說法,提供靈山信徒合理解釋 他們與神明建立的關係,或異於常人的生活方式

(引自呂玫鍰,本書第2章,頁110;133) 

死,要往哪去?

「她隨父母一同受洗成為基督徒。1967年父親過世,守喪期間某日夜半時分,她在睡眼惺忪、半夢半醒之間,看見父親的亡靈踏入家屋內,而原本在地板上背對 背睡覺的兩個小男孩,神奇地同時移動身體,空出了容許他父親通過的空間…她當時清楚感受到,父親亡靈對家人的留戀。當她企圖睜開眼晴看清楚父親逝後的容貌 時,只看到家人安穩入眠,卻不見父親亡靈。此時,她也醒了。」…民族誌中,我們瞥見了過去魯凱人在面對生命困境時,努力尋找各種可企及的方式/手段,好讓 自己能夠面對、超越生命中難以承受與理解的苦難。

(引自鄭瑋寧,本書第7章,頁;331;354) 

生死之間,人生怎麼過?

在台南進行田野調查時,無意間聽到一個「瘋建廟」的年輕人(暱稱酷爺)…目前正在開英文補習班…酷爺…並不像是他對媽祖信仰有什麼使命或過人的體會,也不 像是在信仰面有某種明確的自我認知,倒像在聊一種自己的興趣、談一種情感…酷爺的行動動力並不一定來自於信仰的成熟度及體認的深度,反而像出於某種與物質 性基礎有所連結的情懷…這群人後來也因此成立文化協會,向政府立案…不辭勞苦的從台北、桃園、高雄前來…他們對廟宇活動有著他們自己的某種想像,一種能夠 吸引年輕人的想像,酷爺的行動跨區域所引發的共鳴就像是一種召喚,讓他們看到有別於傳統刻板印象廟會活動的另一種可能性及面貌,或許也讓他們呼及到一種自 由、新鮮的空氣。

 (引自齊偉先,本書第3章,頁154-161)

        近三個世紀以來,乃至不久以前,許多身在繼受著西方學術傳統的社會科學家,仍自許是啟蒙之子/女,有意或無意中視宗教為過時的迷信,或前人未識科學下的浪 漫神話;,不少知識份子都預言隨著民智漸開、教育普及,宗教的衰退乃至終結指日可待。在研究中將「上帝已死」的口號喊得響亮,在政治改革中把世俗主義放入 行動議程以清洗社會制度(如教育、政治體制或文化事業)中的宗教元素。

        然而,在知識菁英的世界以外,神靈其實從未煙消雲散,信仰一直是俗民大眾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世界歷史進程中,宗教的力量也如影隨形地現身在關鍵的轉折點 上,這在上世紀八零年代起更是顯著,如伊朗革命、東歐共黨政黨解體、美國政治的道德保守轉向等。各地風起雲湧的新形態宗教運動吸引著人們進到既有宗教場 所,或是嘗試在新的場域乃至個人的日常生活裡,與超越力量及同道中人一同進行嶄新、實驗性的密切交往。過往大膽預言宗教衰亡的宗教社會學家於是公開承認錯 誤並修正原先想法,野心勃勃想另立典範的學者則大聲宣告「世俗化理論安息吧」(Secularization, R.I.P.);宗教或者被學者「重新發現」,亦或被置於「後現代」、「第二現代」、「後工業」、「反身現代性」、「後結構」等各種新理論視域下檢視個人 與宗教嵌合或浮現的新模式。持平而論,世俗化理論拿除掉受啟蒙理性勝利的目的論預設後,仍存在頗具價值的概念,其中便蘊含著當代制度性宗教與個人信仰之間 關係的鬆動,個體依各式來源拼貼自我靈性而不受宗教權威決定,以及超越傳統宗教場域外的日常世俗生活中,找尋或鑄解神聖的可能性。

        這本《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便是當代台灣八位重要的人類學及社會學者,站在此思想前沿的浪頭上,透過長時間相互討論、修 改、聚焦的學術勞動凝聚出相似的理論關懷,結合紮實田野中宗教實況的經驗資料,交出的精采之作,以此論證當代宗教已走向個人化,但仍透過新形態社交方式建 立關係性存有的特色。誠如主編黃應貴在導論中所突顯的,過往分析中強調宗教的集體表徵、功能意涵,以及如何受到政治經濟結構所「決定」的取徑,在當代場景 中已相對讓位給個人情感表達、美學存在感、心理連結感應及非理性深層潛意識因素的討論。

        本書內容十分豐富多元,不僅在宗教類型上涵蓋了民間信仰、新興教團、媽祖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同時透過不同個案,檢視了政治民主化、城鄉遷移、多元主 義思潮、本土化力量、父權體制鬆動、新自由主義等各類當代社會之變遷驅力,如何與宗教內在演化邏輯共構出個體紛陳的存在樣貌。此外,喜歡抽象思考的讀者也 能自各章作者運用各式理論觀點(如儀式的象徵詮釋、現象學對身心交互建構的觀點、行動者網絡理論、個性化理論等)夾敘夾議中,理解宗教現象的層次之多及 深。然而,即便是本身不研究或接觸宗教的讀者,相信也能在本書幾位作者以小說般或基於敏銳觀察力鋪陳的田野故事中,找到如你我一樣的芸芸眾生,如何面對各 種讓人扼腕或嘆息的人生境遇、苦難或不平等的生命智慧。

427_3f37c339.jpg
圖一:《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

葉淑綾

        《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一書是黃應貴所推動的「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第二單元「新興宗教與宗教性」的成果論文集,旨在面對新 自由主義化的時代變遷對台灣大社會所帶來的新現象與新問題。除了黃應貴在導論針對新自由主義的新政經條件下宗教個人化的發展趨勢,以及關係性存有與當代宗 教之間的緊密關係進行精闢的說明之外,本書所收錄的七篇論文則分別從不同的研究個案,來處理當代宗教發展的新趨勢,且從新現象的觀察來探索宗教的定義或宗 教性的議題。

        如丁仁傑從台灣當代漢人社會宗教發展現況來探討宗教性變遷的可能來源,且對台灣新興宗教發展的時空背景和場域進行細膩的說明,呈現這些發展背後複雜的文化 與社會邏輯。呂玫鍰的論文以白沙屯的靈乩與靈山信徒為例,從信徒的生命故事、日常生活的儀式實踐、宗教體驗、和信仰行動等面向說明宗教信仰個人化的現象, 以及人神關係親密化的傾向。齊偉先對台灣民間信仰場域中品味社群的研究,強調從微觀層次探索和觀察參與者的美學連帶性,以及個人品味偏好的建構與社群組織 化之間相互影響的社會過程,以跳脫過去過於強調信仰而忽略其他宗教實踐型態的研究限制,且進一步彰顯在現代社會中,個體除了理性存有之外,還存在著其他不 同的美學存有模式。林瑋嬪透過桃園八德都市神壇和乩童靈力重構的分析,說明在都會中快速的生活節奏和人們高度流動且人際網絡疏離的情境中,乩童改造傳統信 仰使當代人神關係越來越強調心理直接連結,且訴諸情感聯繫的面向。

        楊弘任的論文從一貫道英國道場的行動者網絡分析來探討宗教的綜攝和轉譯,突顯行動者如何透過向心性邊界組裝的狀態,創造出各自對「道」的不同理解而超越不 同的「教」,以達到超越一切有形有相的歷史宗教之上的「道」。陳怡君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的聖神同禱會為例,探討神恩靈力與性別政治對集體性或制度性宗教的挑 戰,而同禱會成員個人化、心理化與多樣化的參與動機,也反映出當代社會自我本身逐漸從文化傳統及社會體制中解脫出來的新發展趨勢。鄭瑋寧的論文從存在樣態 與儀式象徵詮釋的層面,對當代魯凱人的喪葬實踐進行說明,強調日常生活的紋理對研究當代宗教的重要性,且從個人在儀式實踐過程中的想法、情緒與實踐,去捕 捉當地人面對死亡與世界時所觸及的個人在世存有的樣態,進而對當代宗教研究帶出「心理學解釋之轉向」的新趨勢。

        閱讀本書不僅增加對當代新宗教現象的認識,也進一步拓展面對新時代趨勢的視野與觀念,尤其多篇文章超越傳統研究對制度性宗教活動和信仰的強調,跳脫過去宗 教與非宗教、神聖與世俗的分野,而從細緻的個案陳述和日常生活的觀察,來掌握在新自由主義化的影響下宗教領域個人化、多樣化和心理化的發展趨勢。這是一本 衝撞既有的知識觀念,協助讀者掌握新時代的現象與問題,且裝備新視野與新知識的好書,值得讀者細細品味,相信會有一段豐富的閱讀之旅。


作者介紹

黃克先,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作者出身在台灣台南鄉村一個虔敬的靈恩基督教大家族中,北上就讀於學風自由的社會學系後 眼界驟變,大學及研究所其間持續思考宗教與當代社會的關係。在負笈美國西北大學攻讀社會學博士期間,持續在宗教社會學的領域上耕耘,將目光放至文革後興起 宗教熱的中國,以跨足十幾省、歷時半年以上的田野觀察,分析後毛時代在全球化的動力驅使下,持續變化的政教關係及基督教理性化的過程,並強調台灣宗教菁英 在其中扮演的中介角色。在德國Max Planck Institute進行博士後研究期間,更進一步聚焦在中國基督徒大學生及專業人士如何帶動宗教轉型,當地特殊的政教關係又如何限制或形塑該過程。未來將 帶入台灣做比較分析,期待與立基在歐美經驗的學術典範做更深入的對話。

葉淑綾,澳洲國立大學亞太研究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暨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副教授。長期 關注阿美族人的社會、文化與歷史,研究興趣包括親屬與性別人類學、宗教人類學與南島民族比較研究等,近年也針對阿美族的城鄉移民現象以及都會社群進行田野 調查,著有“The Process of Kinship in the Paternal/Fraternal House of the Austronesian-speaking Amis of Taiwan”、“Pig Sacrifices, Mobility and the Ritual Recreation of Community Among the Amis of Taiwan”、 與〈變遷中的存續—當代烏石鼻阿美族人的社群生活〉等論文。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