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蹤(短篇小說評審獎)

陳信傑(華文文學系 碩士)   研究所的學長曾經告訴我一個寫作秘訣:「你玩什麼就會寫出什麼。」這句話有如學長用他不可知,但據我主觀認定又大又粗的肉棒敲在我頭上一樣,達到當頭棒喝的效果(畢竟又細又小的棒子敲起來肯定沒什麼感覺)。不過遺憾的是,就算我對學長 ...

母與女(短篇小說組首獎)

洪采薇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博士生)   自從LINE有了「收回訊息」功能後,桂枝和靖子兩人或家族的對話視窗中,另一方每每都會看到「unsent a message」。   有時收回得太晚,另一端早已在自動跳出的通知視窗讀到訊息,那些訊息既不是打錯字,也不是句子未完, ...

27期 副主編的話

副主編 郭澤寬 (臺灣文化學系 教授)   本期《人社東華》電子報尋例刊登本校奇萊文學獎得獎作品,此次刊有短篇小說三篇、散文二篇、現代詩二首,在此也恭喜各得獎同學,看到文學之火得以傳承,且是欣喜。   面對書市實體文學市場的萎縮,書店每個月新上市書架 ...

臺灣的漢學軟實力──廖箴

 廖箴(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編輯)          隨著國際關係的演進,過時的外交模式不斷的被摒棄與改良,與時並進的外交策略不斷地推陳出新,因應全球化的深化、廣化以及資訊時代的來臨,軟實力(soft power)的擷取與文化外交的模式,已成 ...

非物質文化遺產縱橫談──葉濤

葉 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兩個方面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首先是作為一個學術概念,「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文化研究領域使用頻率極高的術語;其次,作為一股文化思潮及其文化運動的「非物質文化 ...

藍調的史家:向霍布斯邦致敬──周樑楷

周樑楷(歷史教授與博士) 「人物訪談/側寫」霍布斯邦(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 1917-2012)為英國左派史家,享譽國際學界。他不僅對勞工運動、農民叛變和世界史範疇獨具宏觀見解,更將史學魅力延伸到大眾讀者,經常撰寫當代政治、社會評論和藝術、文化批評等議題的文 ...

第四期編輯室手記──吳翎君

吳翎君(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今年11月是東華大學「2067」校慶紀念,這個數字代表東華大學創校二十年暨花蓮教育大學創校六十七年的意義。今年也是兩校合校以來第一次擴大舉辦校慶,其意義自是不凡。2009年徜徉於花東縱谷的「東華大學」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