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走」,在東華大學的一些記憶

張鑫隆 國立東華大學法律學系退休副教授 荖溪步道   這一天是一個晴朗的清晨,我正散步在荖溪堤防上,長條形的雲朵被剛從海岸山脈那邊露出的曙光緩慢地推上中央山脈。這時,我忽然想起人社東華的邀稿,於是心中開始回憶起在東華的那一段時光… • 緣份的眷顧  我 ...

知識種籽的耕耘者——致敬劉秀美老師

林祁漢 華文系98級學生/臺大臺文所博士生   年初聽聞大學好友傳來秀美老師退休的消息時,忽然驚覺,光陰荏苒,日月如梭,我從華文系畢業竟已超過十年了!回首大學的慘綠年華,因應當時東華大學與花蓮教育大學合併下辦理系所的整併,我大二自臺灣語文學系(後與鄉土文 ...

林君鴻全國兒童文學-童話組第一名:海神的耳朵

林語涵 桃園市立平鎮高級中等學校   在一個名字早被潮水沖淡的小村子,住著一群靠海吃飯的人。他們每天出海捕魚,回家修網,早睡早起,日子過得很平靜。   阿銀也住在這個村子裡,她和別人不太一樣,右耳天生聾了,說話慢半拍,笑起來卻很甜。   大家都說她 ...

林君鴻全國兒童文學-童話組第三名:好尾巴節

林欣妤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學士班   銀白色的月亮掛在天上就像一顆大圓球,而森林的土洞裡,也有一顆小小的圓球。那是一隻名叫栗子的小穿山甲,儘管她已經縮成一團,這是往常最舒服的姿勢了,卻還是睡不著。   土洞外傳來悉悉簌簌的說話聲,栗子豎起耳朵,偷 ...

當共和遇上中華民國:鄧育仁與楊儒賓的對話

林治國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生 序言   本文形式上雖分別為兩場學術演講活動之側記,然其間實有內在相關的主題連貫之,此即:「中國的現代性」。這個主題的脈絡可溯自堯舜、周公、孟子、陽明、清末民初及至1949年後當今的海峽兩岸,可謂源遠流長。    ...

主編的話:冬盡春來,花爛映發

吳冠宏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人文學科主要是研究人的學問,以及人與社會關係的學問。在東華人社院創辦初期,留德哲學博士李松根教授曾在此任教,不論教學或活動,他都能展現創意的魅力;其後遷至雲林斗六,經營「摩爾花園餐廳」,也獨樹一格,成就斜槓人生 ...

《續修花蓮縣志.族群篇》導覽──以原民回家、客家移民為主線,編織多元族群的流動風景

吳冠宏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東華大學自2023年開始與花蓮縣政府啟動《續修花蓮縣志》的產學合作案,除沿用舊有綱目如歷史、自然、政事、經濟、社會、文化、族群、教育八志外,另增加《觀光篇》與《人物篇》,將以四年的時間,編撰2002-2021的資料,俾利完備 ...

從「少年維特的煩惱」探討文明進程與國家安全的關係

李松根 德國佛來堡大學德國國家文學博士   德國大文豪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5月26日寫給威廉的信: 李松根博士在摩爾花園餐廳與各界人士激盪出創新的思維   你向來知道我有多喜歡安定下來,在一個私密的地方搭一個小小屋,無拘無束地待在那裡。在這裡,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