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倖──與父親在路燈下等候雨停 ──曹馭博

曹馭博(華文文學系碩士班創作組)第17屆東華奇萊文學獎現代詩組第一名 隨雨落下的光線都開始鬆動了 小影子淹沒廢墟 上鎖的門把 只能用正手打開 牆垣增衍亂斑 在一段描述的時間之內 鳥群正在決定飛 與不飛 兇猛點菸的父親 偶爾也會提領一些勇氣 捲 ...

Burcu的日常生活 ──吳東翰

吳東翰(華文文學系)第17屆東華奇萊文學獎散文組第一名 (註:Burcu是一個很常見的土耳其女性名字,意思是「芳香」。) 當一個組合誕生時,也許有一個好的改變空氣的辦法:說你是一名女性主義者。即使不真的讀過所有的理論與流派,只是耳聞聽說過也好,但你必須說出 ...

We’ll Increasingly Regret the End of the Deng Era

Denny RoySenior Fellow, East-West Center The most consequential strategic issu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s not the North Korea nuclear crisis. Rather, it is the structural change created by China’s emergence as a great power. The North Korea proble ...

醫學史研究的作用到底何在?──朱潔嵐

朱潔嵐(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員) 醫學歷史雖然不乏有人研究,但研究者和資助經費的單位,卻時常忽略必須解釋這類歷史研究的重要性給一般民眾了解。因為沒有刻意這麼做,很多人以為醫學歷史是個冷僻的科目,用處就是保存庫藏醫學資料。這樣的認知被視為理所當然實在很奇怪 ...

那些關於受困與解放的日常故事──黃雅鴻

黃雅鴻(族文所校友) Dear 紀老師: 接到你離世的消息後即不斷翻攪關於你的記憶,你修改過的文章、照片、信件、計畫文件,這些經年累月不經意留下來的東西,竟成為生命史檔案,在隻字片語與日常活動中捕捉你在我生命留下的軌跡。 找到一封2012年3月的信,標 ...

新書介紹:《森林・部落・人們–太魯閣林業史》──王鴻濬

王鴻濬(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公共行政學系特聘教授) 2016年出版的《1922年無盡藏的大發現─哈崙百年林業》,是探討花蓮林業史的第一本書。出版後得到許多讀者的詢問,是否要繼續出版第二本書;尤其是在這兒土生土長的花蓮人,書中的文字與照片,勾起了花蓮木材產業興 ...

18期編輯室手記

 呂傑華(社會學系教授) 當使用「天龍人」嘲諷北部政商權貴不知中南部民間疾苦時,身處不同地方的人們對其他地區、偏遠城鎮的景況是否也有誤解的認知或是霸權的心態呢?《人社東華》除了持續關注花東地區的人文發展與在地實踐,希望能走出東台灣,以「島嶼邊陲:人文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