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無盡藏的大發現─哈崙百年林業史──王鴻濬院長

王鴻濬院長(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長、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圖一:《1922無盡藏的大發現─哈崙百年林業史》軟皮封面
(資料來源: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新書緣起

        經歷了將近兩年的時間,「1922無盡藏的大發現─哈崙百年林業史」終於要出版了。新書發表會訂於民國一○五年六月二十五日;一個悠閒的星期六上午,將在花蓮文創園區19號館舉行。

        新書的發行者為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由他們籌辦新書發表會的各項工作。當日除了新書發表,由我在現場親自說明撰寫本書始末與經驗分享,也安排去年上山現地勘查的攝影,加上紀錄片剪輯編製而成的DVD影片播放;全長23分鐘,以影像濃縮了林區百年的發展。19號館外則安排有花蓮高農的老師與學生擺設的闖關遊戲攤位,營造林業嘉年華的氣氛。

        1922無盡藏的大發現─哈崙百年林業史一書共分為三篇八章,全文約八萬字。

第一篇    日據時期;分別為第一章,溯源與誕生。第二章,無盡藏。第三章,厚生利用。
第二篇    戰爭與失序;分別為第四章,木瓜山林場。第五章,最後十里。
第三篇    重整與再現;分別為第六章,改顏換面。第七章,再見哈崙。第八章,哈崙再現。

        本書之撰寫以學術研究之規範進行;引用之次級資料有;國家檔案管理局、花蓮縣政府、花蓮林區管理處之公文檔案、政府文書、學術期刊論文、專書著作、報紙新聞、雜誌報導等,以及進行了24位曾經有哈崙林場經驗者的深度訪談,並完成每一位受訪者的逐字稿記錄。接受研究的受訪者含蓋了林務官員、林場工人、木材商、學者專家,為一部取材訪談內容與次級資料引用交互考證之歷史研究書籍。

圖二:陳阿興(左)為伐木工人,林業家族成員之一
(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常規的歷史書籍內容,客觀的講述歷史事件的發展,難免刻板,為了增加讀者閱讀興趣,我採擷了山中故事,撰寫了16則饒富趣味的哈崙小故事。分別是:哈崙的山、林與人、牡丹岩傳說、林業移民─閩籍林人在台灣、林業移民─古田溯源、山上的信仰、崙道難,行不易(一)、崙道難、行不易(二)、生命交替的巧合、趕產、此地有熊、鹽箭筍、滷豬肉、伙食團與福利社、總機小姐、堅毅的母親、上山找媽媽─陳夏祿的故事、林場工人的家計簿等。16篇短文分置於每一章之後,藉以舒緩閱讀歷史發展之沈重,也為本書增添一些愉悅感人的溫馨。

        在出版前夕,倍感欣喜,希望摘取書中「後記」心得,以分享人社東華的讀者。

  後記

        從筆者的窗戶向外望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鯉魚山上的電視轉播站,順著視線深入,往西望去,鯉魚山之後站立著沈默不語的木瓜大山。西側窗外山巒層疊,延伸到奇萊山腳,而視線則盡於天際。

圖三:從人社2館眺望木瓜山(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有陽光的溫暖日子,天空湛藍,常有捲雲盤留於高空,木瓜大山渺遙而清朗。陰雨霏霏時,烏雲籠罩山頂,灰白色水氣盤旋於山腰,木瓜大山顯得非常神秘。入冬後,寒流頻頻來襲,雪線陡然低降,戴了白帽子的木瓜大山在碧藍天色的襯托下,耀眼奪目,神聖莊嚴。

        為了研究木瓜山林場,筆者鑽研用功一年有餘;在檔案室翻閱文件,在圖書館尋找書卷雜誌,在研究室振筆撰寫,奔波於訪問老員工和木材業者,在靜寂的校園梳理思緒,考證木瓜山事業區一百年的林業開發歷史。於筆者而言,朝夕相處的木瓜大山不再是遠方的大山,(註一)也不止於虛無的想像,而是近代年來花蓮發展的縮影。

        木瓜山的森林資源調查開啟日人資本化臺灣的第一步,森林產權明確化與特許伐木,進一步強化日本殖民政府對臺灣的管理與控制,而縝密的伐木運採計畫催生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順利開啟花蓮的木材產業,並使木材業繁榮興盛長達一甲子。

圖四、五:公文檔案中日治時期之銅門地區圖,仍可見越嶺古道、駐在所的標示
(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那時後,日人、福建古田人,紛紛渡海來臺,歡歡喜喜的來花蓮淘金。不管先來後到,木瓜山林場有南島語系原住民、日本人、閩南人、客家人,以及戰後來臺的外省人,在這裡建立事業、家庭,共同度過山居生活。他們日以繼夜在山上工作,山下的家庭也牽繫著這些新移民的親情與愛情。

        社會的變遷,歷史的進展,訴說著木瓜大山的故事。由發現而誕生,隨後的戰爭以及戰後重建,翻轉了既定發展的軸線,加速林木伐採,同時加深對山林的掠奪。

        木瓜大山無語,但終究要以新面貌面對世人。森林伐盡,開始造林,回復綠色生息;土石崩坍,要避免造成更多的裸露地,就不能繼續砍伐森林。於是木瓜山林場轉型為國家森林遊樂區,提供休閒遊憩場所,回顧林業發展的艱辛歷程,順應時代潮流強調自然保育教育,木瓜山林場搖身一變而為自然教育中心,推動百年樹人的環境教育工作。

圖六:伐木工具(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木瓜大山曾有高聳挺拔的紅檜、扁柏森林,林下白晝如黑夜;曾有50公里的山地運材軌道,蜿蜒在海拔2,000公尺的峻嶺深谷中;曾有幾近垂直而升的流籠索道,讓人膽戰心驚;曾有一株周敬王神木,屹立於77林班,歷經2,000多年歲月,樹高50公尺,胸徑5公尺,;也曾傳說有拔地而起的聖石巨岩,一接近就會發生飛沙走石的奇異現象。深邃的木瓜大山曾經流傳各種方言,大家各說各話,平靜度日。在山上,人人彼此扶持,互相尊重,懷抱革命情感,也曾心情低落,為流籠、蹦蹦車失事或公安意外死難的弟兄而哀傷,還曾經挑燈夜戰,為達成年度伐採量的目標而喝采歡呼。

        這一切隨著歲月更迭一一消逝,但點點滴滴的往事卻成為共同的記憶,恆藏於每一個來來去去木瓜大山的林業人內心深處。

        如今,在木瓜大山腳,帶著筆記本的小朋友聚精會神聆聽環境教育專案教師講解,在烈日下揮汗如雨,與國家森林志工興高采烈進行教學活動。深山裡的綠色樹苗則吸納花蓮的山風海雨,日日茁壯,我們可以樂觀遙想它們終將枝葉扶疏,長成大樹,再度覆蓋受傷的莽野,恢復盎然生趣的山林本色。

圖七:訪談張清水(阿美族)時,張先生介紹伐木工具之使用
(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遊客徜佯於鯉魚潭的湖光山色,沈思冥想,也散步在鯉魚潭步道上,享受林蔭涼風,聆聽蛙鳴鳥叫。

戲一幕一幕的上演,不論戲碼如何,編劇如何,演員如何,哈崙的時光不斷的向前,哈崙的歷史一頁接著一頁的繼續地寫著。20年前,彭明輝先生在「洄瀾本土叢書」《歷史花蓮》一書如下收結,似也可引為百年哈崙林業歷史演替的寫照:

從山光水色的生民初始,到新花蓮人的未來,點點滴滴都是花蓮人的共同記憶,先民的,你的,我的,每一個花蓮人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都是這齣戲的演員,戲臺上,戲臺下,我們曾經上台當過主角,也曾經在台下當擊掌喝采的觀眾,如今戲正上演,我們正在寫歷史。

(註二)
圖八:從東華大橋遠望木瓜山(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註釋

註一:作者為東華大學教授,東華大學位於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研究室窗外的木瓜山林場地址為花蓮縣壽豐鄉民生村哈崙2號。
註二:彭明輝,《歷史花蓮》(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1995),頁179-80。

作者介紹

王鴻濬教授,台灣台南人。中興大學農學士、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系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政策博士。曾任: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教育認證審查小組委員、東華大學總務長、學務處諮商輔導組組長、環境政策研究所創所所長、公共行政研究所所長、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系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休假研究期間赴美國耶魯大學森林暨環境研究學院訪問講學,亦曾擔任日本岡山大學環境科學學院客座研究員、傅爾布萊特學人、日本交流協會資深研究學者、泰國湄州大學訪問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訪問學者。王教授學術專長於環境經濟與政策分析、自然資源及環境管理及教育、非營利組織、永續發展專題等,發表國內外學術論文、出版專書,學術成就卓越。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工作,擔任行政院花東發展推動小組委員、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系所評鑑委員、環境影響評估委員、環境教育審議委員、都市計畫委員等,兼具學術與實務經驗素養。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