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銓(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副教授)
「沒有人能告訴我,風從那裡來。來得急、去得快,有歡笑、有悲哀」
——————————-風從哪裡來,詞:莊奴。
這首4、5年級耳熟能詳的歌曲在七月初的媒體再度出現兩天的熱度,主要是報導萬沙浪再度中風月領4700元補助金,住在乾兒子家,由交往近40年的女友照顧下出席公益演唱會(7/2蘋果日報)。但是,這則新聞報導在西部的解讀和台東的解讀是否一樣。當然,相當不一樣,就像媒體對台東的尼伯特颱風災害與台北電聯車爆炸案的新聞報導比重所產生的爭議一樣。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解讀方式來自文化差異,而文化差異不斷產生許多習以為常的思維影響著西部與東部人的日常生活。平常許多文化差異被一個想像的共同體虛擬為整體的台灣意識所掩飾,儘管會引發令人不舒服的言論和政策,至少不會造成普遍性的反彈,但是,如果遇到緊急的災難事故,以西部人思維進行決策的東部人,或者緊急進入東部協助救災的西部人就會讓許多因文化差異造成的緊張關係受到更多注意並擴大影響範圍。
先回到萬沙浪的新聞,對許多西部人而言,萬沙浪是一位山地歌手,對於更清楚台灣族群分類或經常使用搜尋引擎的人,會知道萬沙浪是卑南族人。但是,對台東人而言,萬沙浪(vasalan、bansalang)是卑南族年齡階級的稱呼,青年必須服三年勞役之後才能升為萬沙浪階級,才被部落承認是個成年人。此外,在台東有不少比例的家人組成不是以血緣或姻親為組成的來源,並且老人照顧在台東卑南族也不會直接視為家庭問題,而是屬於部落vasalan的責任問題。如果這樣的例子有助於理解東部與西部思維的文化差異的話,就可以理解對這次尼伯特颱風有關氣象預測、災害認知與災後重建所呈現種種的解讀差異。
百年的時間架構
轉述氣象局的說法:今天上午(7/8)台東測站測到破表的17級陣風,打破該站1901年設站以來的新紀錄。這個以數據紀錄為依據的說法,讓許多人認為這是百年首見的風災。然而,台東在設置測站之前就沒有17級陣風嗎?許多針對從史前遺址以及原住民舊部落選址的研究,發現先人具有地形、氣候與災難的觀察與應對能力。科學無法解釋或者尚未解釋的東西,並不意謂著不存在。
這種以百年首見的思維,使得對風災的關注集中在百年內的人造物,如招牌、房舍、經濟性作物、路樹,而救災與防災也以百年難得一見為架構。舉例來說,舊型房屋都預留窗型冷氣窗,如未安裝冷氣或改裝分離式冷氣後,在封窗的材質選擇上,包括瓦楞紙、珍珠板、壓克力板、玻璃、氣密窗、加裝防颱版等,材質牽涉到價格。在百年未有鉅颱的思維下,大多選擇前兩者材質,因此許多冷氣窗被17級陣風攻陷,甚至將冷氣機吹落,風雨直驅房間裡攪動,導致街頭出現大量泡水家具(縣市政府卻勸民眾不要趁機清出家中大型廢棄物影響災後的垃圾清理進度)。有趣的是,災後水電工在施工材質選擇上,因瓦楞紙在日照下約2-3年便脆化,仍以珍珠板為主。水電工說服災民的理由,除了價格、施工方便、快速解決破窗問題之外,台東不是每年都有17級陣風,一個西部氣象科學的解讀成為災後復原的指導原則,說服了水電工,也說服了東部人。但是,是被說服還是東部人不得不的選擇呢!
冬冷夏暖的鐵皮屋
新聞媒體的報導焦點在於台東市的招牌、掀起的鐵皮屋頂、飛瓦與路樹擊破門窗與車窗等。一但鐵皮屋頂失守,整個房子便成為17級陣風的嬉戲,屋頂是重要的防災關鍵。記得有西部人對台東南王部落有金曲村之稱做出解釋:「他們的房子有很多都是鐵皮屋,下雨的時候雨滴打在鐵皮上讓他們比較有節奏感」。這樣的說法似乎很有道理,卻是對東部生活狀況的不理解。更令人意外的是,災後縣長黃健庭希望利用機會拆除違建、拆除鐵皮屋,重建台東建築風貌。在建築法中,只要沒有建物執照,沒有畫在送審設計圖的硬體結構就是違建。為何施工沒有建築師的設計圖?為何沒有結構技師評估?為何要住在鐵皮屋?如果有能力蓋水泥屋頂,誰要住在鐵皮屋,尤其長達8個月的夏季,高達40度的室內溫,有多少無奈悶在裡頭。
在鐵皮廣泛使用於屋頂之前,使用的是來自花蓮壽豐生產的石綿瓦浪板,價格不但便宜更可以產生隔熱效果,直到發現吸入石棉釋出物容易致癌後,鐵皮的防水耐用成為台東人不得不選擇的建材。也就是說,安全問題確實有放入考量,但是經濟問題才是真正關鍵,而經濟問題背後的文化差異,則是一條觀念上的鴻溝。
偏鄉在哪裡
7月10日在台東縣政府社會處的FB粉絲頁「台東不一樣」貼出:「謝謝所有第一時間填寫志工表單的1,644名朋友,看到這麼多的人願意加入真的很感動,目前志工服務方面,為了更快提供給需要的人服務,可直接到現場派工!我們將以簡訊通知第一時間已填寫志工表單,卻未接獲電話通知的朋友,如下資訊:『目前臺東縣政府社會處社會救助科,將優先通知能立即協助之在地志工。如仍有意願擔任志工者,可於每日上午八點半,至臺東縣政府社會處一樓大禮堂報到。因為資源有限,未能提供志工接駁與住宿,請前往的志工體諒。有其他重要需求,請洽臺東縣政府社會處救助科,謝謝您。』目前欲前往協助災區志工者,請直接前往現場,無需經過表單申請」。
在災後第二天,得知縣政府不再招募志工的消息,我在該版提問:「不是很能理解貴處對志工服務的安排與暫先關閉填表的作法!救災與復原的階段需要許多不同專長的志工投入,是否改變表單的設計而不是中斷讓更多人力湧入的機會!」。
台東縣政府社會處在台東不一樣FB回覆:「理解大家焦急想趕快協助的心,因為透過表單再由電話一一聯繫擔心反應太慢,而且很多朋友都反應為何還沒接到電話。所以改由直接到現場派工,可以讓需要的人更快獲得協助!真的非常謝謝您對台東的關心與協助!」。公部門這樣的回應令人傻眼,因為志工透過網路填表建置的志工名單,卻需要公部門派人再一一電話聯繫,原本志工在網路登錄可以前往的服務時間變成需要到現場等候派工。網路、電腦、電話、現場,呈現出一個逐漸自我偏鄉化的歷程。
縣長在7月12日的基督教今日報訪問中表示,台東縣已湧入逾1600人次的志工投入家園重建和救災行列。縣長似乎把網路登記人數,當成湧入的志工人數,更不知道社會處已經關閉志工登錄,改為現場登記派工。
災後一個星期,縣長宣布已經救災90%,外縣市的支援撤出台東,也不再召募志工,宣布從17日恢復「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縣長表示,單從7月份的台東觀光來看,已造成超過10億元損失,但他仍樂觀面對,與縣府同仁共同面對執政以來的最大考驗。7月14日的華視新聞指出:「尼伯特颱風肆虐台東太麻里香蘭村,九成房屋毀損,全村也停電,到現在還有20戶無電可用,不過縣長黃健庭卻說重建進度很快,明天之前市容就會恢復。的確在市區九成修復。縣長打算在星期六重啟熱氣球活動,大肆慶祝災後重建完成,但看看這裡災民的苦,縣長看到了嗎。」
台東縣政府要恢復大型觀光活動,不需要用令人質疑的數據評估以及撤離志工來合理化大型觀光活動。從地方政府的角度,若不宣布救災進度以及請其他縣市支援隊伍撤離,將會很難說服觀光客不用擔心安全性、不用擔心便利性,甚至不用擔心到災區觀光的自我道德壓力。其實,台東手上的觀光資源與籌碼很多,災後觀光也有許多種觀光類型可以創意發揮,可惜的是,熱氣球從公部門舉辦到標案委外的歷程,以及透過交通接駁系統將觀光客快速接走的規劃,對於鹿野當地的助益有限,儘管今年增加幾處宣導點與光雕秀,也都是在既有的團客景點。因此,宣稱災後恢復90%來刺激觀光,才會引發反彈!
災後一個月後,8月9日自由時報報導,縣長黃健庭表示,「專業人力不足」是台東縣重建遭遇的困境之一,農業重建方面,有農民團體發起招募志工,縣府也幫忙宣傳。黃健庭說,房屋災損申請及審查已經完成,全縣約有九千零七十二戶是屬於「未達不堪居住」的受損。縣府無從得知這一萬戶,到底有多少已修復房子,最近縣府擴大主管會報兩百人參加,他口頭問,有九成主管的房子受災,還有兩成多尚未修復。他說,這數字未必等同民間重建進度,但目前的狀況,縣府即使建置平台,招募專業人力來協助「未達不堪居住」的民間重建,也會面臨資源分配問題。
透過縣長對救災責任的看法以及統計資料來源的概念,便可以知道指揮中心混亂、屋損與農損申請大亂、觀光與救災比重的原因,在採用西部人的觀點治理台東。因此,民間自行發起志工團、自行建構志工媒和系統、自行募集物資、自行籌設聯合募款、飯店及民宿業者自行串連提供外來志工免費住宿服務,因為民間使用的是東部思維來協助東部。
收穫祭
有網友認為當外縣市救援志工湧入、各地善款湧入時,許多原住民部落卻舉辦連續好幾天的豐年祭,穿盛裝跳舞喝酒狂歡。與滿身大汗住在貨車或擠在大飯店地下室會議室的志工相互對比,彷彿兩個平行世界而引發負評。顯然文化差異再次重傷遵循文化的東部原住民。
每年7至8月是許多族群舉辦豐年祭或收穫祭的時節,儘管許多部落遭受風災損害,透過部落會議討論是否如期舉辦祭典時,許多部落的頭目與長老堅持傳統不可中斷。就像尚未被殖民者編入政府行政組織管理時,一個部落就是一個國家,風災後,在政府力量到達前,便各司其職動員起來,一方面加快救災腳步,一方面籌辦傳統祭典與文化傳承活動,許多族人更將房屋和農作物的損害放著,也把政府各項申請補助的期限放著,一切以文化傳承為第一優先。
阿美族、卑南族、排灣族及魯凱族的豐年祭或收穫祭,除了感謝農作物豐收,更是年齡晉級的重要歷程,透過嚴謹的體能與價值觀訓練,讓部落的組織運作與文化傳承持續下去。幾位原住民朋友跟我說,風災損害是一時,來不及申請補助也是一時,錢再賺就有,對部落的責任是永久的。祭典上確實是歡樂氣氛,但請不要以西部人的觀點認為原住民生性樂觀或善於苦中作樂,現實仍是無情的,除了要面對風災,也要面對以西部觀點治理東部的官僚們,持續地把文化差異帶向文化誤解的方向。
最後,試問有多少人可以連續一至兩星期捨棄缺工嚴重一天漲到3000-4000元的工資不賺,同時放棄上萬元的屋損與農損補助金不領,全心投入部落復原與傳統文化的延續中。因此,請別再用西部思維來看東部,不然請先告訴我,風從哪裡來。
作者介紹
張育銓,彰化縣永靖鄉人,唸高中三年級之前都住在永靖,高中畢業後展開四處遊走的生活,念人類學就是為了給自己到處遊走的正當化藉口。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學士、清華大學社會與人類學研究所碩士、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現任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副教授,曾任臺灣觀光學院觀光餐旅系、慈濟大學通識中心、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在花東生活邁入第20年,參與過有的沒有的以及五四三等事情,喜歡可以隨時看到山和海的地方。因為除了上課苦毒學生之外,沒有什麼謀生技能,只好在學校繼續教學。研究主題宣稱有:觀光人類學、文化資產、社區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