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不只有人類的世界:當代社會中的人與動物之關係(一)

林潤華 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

圖 1:課程圖騰

課程介紹與運作策略

  本垂直整合課程自 110 年度開設,課程目的在於帶領學生探討各種動物在人類社會日常生活中的處境、以及所建立的人與動物的關係,以多元的教學策略與主題議題進行探索。這種課程的主軸,正如課程圖騰所傳遞給讀者的意象 (圖 1);課程圖騰的靈感來自史前時代的洞穴壁畫,在人類沒有文字的時代,壁畫中以簡單的線條繪畫著當時人類看到的萬物,也是人類與動物各種關係的最初記錄。本圖騰中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粗略可解構為三層,由上而下象徵「環境」、「動物」與「社會」,每一層都可以分開看待,但也可以結合在一起,成為完整的三位一體。

從「共讀」、到「物的議會」到離開教室的「主題式移地探索」

  由於本課程參與的學生來自於不同的領域,包含教育系、台灣系、法律學系、自資所的同學,輔以「動物與人的互動」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與多學科的複雜議題,因此,本垂直整合課程初始以團隊共讀作為對話的基礎。110-1 學期以有關於動物的科普閱讀切入,希望透過非完全學術、但包含重大意義與討論的大眾讀物,試圖引起參與學生對於動物議題的想像與興趣;110-2 學期則開始介紹不同學科如何討論動物,以地理、歷史、動物科學等學術觀點的期刊論文切入,了解不同科際間對於「動物」的多元視角。

圖 2:「物的議會」議程表

  除了團隊共讀外,我們也逐漸在共讀的進程中,同時進行課程第二階段的操作:「物的議會」。「物的議會」原為甫過世的法國哲學家 Bruno Latour 其著名作品中《我們從未現代過》的最後一章節,而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或社會倡議者以之為發想基礎,設計出各種行動藝術或公民論壇,使書本的章節成為不同類型的「作品」或「行動」。「物的議會」乃設想可將人與非人類的個體都納入的議會,像是自然中所有的生物或非生物都有發聲的能力與權力,可以共同對於特定事務進行討論。本課程援引「人/非人行動者」的概念,並且在國立清華大學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班周紹傑參與協助下,規劃一套專屬於本門課的「物的議會 SOP」(圖 2);也由於 COVID-19 疫情的影響,只得以在雲端開啟第一場「物的議會」。該學期「物的議會」議程由與課同學共同決定,以「蛋雞生產環境優化提案」為題材,同學各自擔任動物民意代表 (蛋雞)、人類民意代表 (早餐店、動物福利組織代表等)、政府官方代表等,以不同的行動者的角度現聲說法。在過程中不同人物設定以及立場的轉移,也使同學們在討論過程中深思,「追求動物福利」與「追求不同人類利益」拉扯間的複雜,而不只是一場零和遊戲。

  第三階段則是主題式的移地探索,企圖帶領同學們離開室內課程,更深入日常生活的各式空間,探討「人與動物在空間中的相遇」,尤其以都市空間為主軸。110-1 學期以「消費空間中的動物」的觀察為主。在疫情的影響下,移地教學多次受到阻礙,當學期只能縮小規模、聚焦在花蓮縣在地的「動物主題咖啡」此一飲食消費空間進行觀察。當動物成為體驗經濟的主體時,消費者在「動物主題咖啡」到底是「愛護或消費?」中擺盪,成為本次小型踏查的討論與觀察重點。而 111-1 學期則在疫情逐漸和緩,擴大上學期的主軸,以「地方與動物觀光」以及「多元化的流浪動物收容空間」作為三天兩夜移地踏查的主要議題,其中「猴硐」作為我們探索「地方發展與動物觀光」之間的愛恨情仇,而都市中的各類同伴動物收容空間,諸如地方政府設置的官方收容空間、或非政府單位設置的各種貓中途(貓中途咖啡或貓旅館中途),也成為我們擴大田野調查的焦點。

  綜觀這一年半來課程軌跡,不同的教學策略與大量課堂討論,確實激起團隊對於動物議題的敏銳度,以及對於議題關懷的深度與廣度;其次,團隊同學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是本課程過程中的核心。從共讀、物的議會或移地踏查的進程中,同學們都不只作為課程客體或受體,也是課程設計的參與者,課程設計都是在每一個學期初由師生共同討論策劃,尤其移地教學踏查點選取、對應議題以及行程安排,都透過共同討論決定而成。〈這是一個不只有人類的世界:當代社會中的人與動物之關係(二)〉與〈這是一個不只有人類的世界:當代社會中的人與動物之關係(三)〉是修課同學的課程側寫。從與課同學撰文的角度,或許可讓課程運作細節更加清晰。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