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不只有人類的世界:當代社會中的人與動物之關係(二)

蕭邦媛 臺灣文化學系學士生

教室內的共讀時光

  自 110-1 學期開始的 VIP 課程,每次都針對人類社會中,不同動物的主題進行主題式的辯論與討論。而我便以「同伴動物與可愛性」的討論週次作為案例,讓本課程的不同核心,可以透過本文讓讀者了解。本學期我們選擇哈爾.賀佐格(Hal Herzog)所著的《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為共讀讀本,其中,在進入同伴動物範疇時,讀本中的〈可愛的重要性〉與〈狂愛寵物症〉兩章是課程中主要討論的核心章節。

  首先每一位同學說明對於每週文本進行想法的分享,老師並透過引導大家的想法詢問幾個問題,讓大家作更進一步的思考與討論。首先,「沒有養過寵物的經驗?」的共同經驗,成為切入的焦點。其中,同學便分享了飼養蛇的經驗;由於蛇算是寵物中比較特別的案例,我們也根據他的個人經驗,討論個人對於蛇的看法,以及不同文化中對於蛇的印象與影響。例如文本所描述的背景是歐美基督教文化,因此對於蛇的想法就會偏向聖經中所描述的邪惡與魅惑;養蛇的同學是原住民,因此他對蛇的想法偏向尊敬並親近的;而在中華文化中,蛇有著小龍的意象,因此有好幾位同學對於蛇的印象就會是帶著吉祥的象徵。我們接續著這個概念,開始探討動物帶給人類的印象以及情緒,尤其「懼怕」的動物。我們討論了每個人懼怕的生物/動物,並且解釋及分析懼怕的緣由。從大家討論的內容中分析,我們知道對於特定生物的懼怕多半來自於過去的「生命經驗」,那些經驗可能對生命曾經造成威脅,或是讓感官造成不適。這些經驗使得我們對於特定生物造成深刻的印象,因而產生懼怕的情感。從以上的討論內容中,可以得知人們對於生物的看法其實並不會一成不變,而是受到環境、文化以及生命經驗所強烈影響。

  而第二個大家爭論的重點,則對於「為什麼人類要養寵物」產生省思。從有養過寵物經驗的同學所分享的想法,大致可以整理出幾個觀點:想要照顧一個生命、想要陪伴、被可愛迷惑、獲得需要或是被需要的感覺。從這些想法中發現,人類養寵物的原因中,「情感」因素占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們常常會對各種物品——無論是有生命或是無生命的——投射自身的感情與想法,而寵物在這方面算是常見的一種形式,我們會將寵物的行爲嘗試理解並想像、解讀,這是一個「我覺得你在想/做什麼」的行為。文本的案例說明,人們看到狗犯錯並被責罵時會垂下耳和尾巴,看起來十分愧疚且楚楚可憐。但狗真的會感到愧疚嗎?還是只是人類自行想像的呢?這些想像確實創造了人與寵物之間的關係,但另外一方面也創造了「需要/被需要」的情感。此外,「寵物需要可愛」的人為特點,也大大影響了動物生命的去留。我們的討論也觸及到「人擇」對於寵物品種的重大影響;寵物的品種多半由於人的各種需求,透過人擇而發展,早期可能以實用性為主,但近年來的寵物以陪伴為主,且由於人類逐漸喜歡小巧、大眼及四肢短小等能夠表現出「可愛的」特徵的品種,因此育種方向則逐漸往外觀討喜度去選擇,相關的案例無論是金魚、西施犬、臘腸狗、貴賓犬等,都是如此顯示。

  本次共讀所引發的最後一個議題,則關於「媒體所塑造出的動物形象」。透過大家互相討論與分享,我們發現從小觀看的動畫電影或是卡通,常在不知不覺中建構大眾對於各種動物的刻板印象。媒體作品多半使用擬人化的手法,讓我們認為動物行為可以用人類的邏輯去解釋,一方面也強化、放大甚至塑造特定動物「可愛」或「正向」的印象,使得觀眾對於動物的天性造成重大的誤會。這造成的誤解以及風潮,也常造成動物的浩劫;一部熱門的動畫電影上映過後,常會造成大量的動物需求,部分動物電影的主角是野生動物,因此電影上映後常造成盜獵、甚至造成族群生存的危機,而當電影熱潮結束,原來因為熱潮而衝動飼養的飼主,發現照顧動物不易,因此也經常在熱潮退去後出現大量棄養潮,例如狐獴、天竺鼠或是龍貓(栗鼠)等,不只動物受害,也成為人類社會中各面向問題。

  在這次的討論中,我們可以察覺到人類對於寵物的想法,無法歸因於單一原因;這些想法乃是社會文化、生長環境與背景、情感、媒體、動物本身的生物性以及人類的情感揉合在一起而產出,並且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而有所不同。這些因素建構出人們對於寵物的看法,並且驅使不同的社會與人做出對待動物的方式與行為,複雜度相當高而無法單純或單面向地討論啊!

走出教室:猴硐裡煤礦歷史與貓的美麗與哀愁

  在本 VIP 開始進行的,也正是 COVID-19 正在全球肆虐之時,因此,許多對於「人與動物」的關懷與議題,在本課程建立之初,僅能透過網路與同儕進行討論。但 2022 年末疫情逐漸穩定,後疫情時代來臨也宣告著中斷已久、進入真實世界的田野考察,可以再次開始。於是,111-1 學期我們便以「好好瞭解猴硐」作為本學期團隊工作的目標,也為移地教學共同進行準備工作。

  猴硐的煤礦開採產業最早從日治時期開始,至 1990 年才因多起嚴重事故及各種因素之下停採,因此在猴硐可以看到許多過去因產業、及聚落發展而留下的設施與痕跡。實察當天,我們首先前往猴硐神社遺跡,從猴硐車站前往神社遺跡的途中,會看到一座李建興先生半身銅像,這座銅像象徵著猴硐的煤礦產業發展,也意味著當年猴硐的聚落發展與煤礦產業息息相關。而猴硐神社的出現也代表著聚落信仰中心的產生,即便現在的猴硐神社遺跡早已沒了神靈,但爬上山丘,看到老舊的鳥居及拜殿遺跡時,我依然能透過遺留下來的物件感受到過往人們在聚落生活中的部分證明。

  離開猴硐神社遺跡後,我們並造訪了礦坑區。現在的猴硐早已停止開採煤礦,在過去遺留下來的礦坑,大多都已廢棄,只有少數發展為例如礦車遊覽之類的觀光設施,但我們發現這類設施顯然幾乎無人搭乘,設施看起來也十分老舊。而當我們更往山中深處走去後,還可以發現已廢棄的礦工宿舍、所長宿舍、休息區等礦業相關設施,這些設施擺放導覽解說牌幫助我們了解這些建築過去的用途;而在所長宿舍附近,我們也發現似有專人導覽的指引牌,乃是猴硐礦工文史館所舉辦的導覽活動。這些文化遺產的導覽,顯示了雖然礦業早已沒落,但除了貓與貓村的名號,過去的產業發展仍然吸引部分人潮前來猴硐,了解這座山城的過去繁華。

  參訪貓公所結束後(關於貓公所的訪談內容,請參考賈沐蓉同學的書寫),我們便前往猴硐礦工文史館,讓我們更了解猴硐礦業發展史。猴硐礦工文史館的前身為瑞三本鑛事務所,其中保留了許多選礦場的構造與設施,讓我們能夠具體地想像和勾勒過往在這棟建築物中的工作環境。整體展覽說明牌、展示櫃等設計融入建築的工業風,這種設計讓觀眾在參觀上不會感到突兀或異樣,也較可以融入整個展場的氛圍與情境中,在博物館學的概念中,就是所謂的「情境式展示」。而在展場中,有一個展區是能夠透過翻閱舊照片背後的說明文字,得知過去的生活樣態、以及閱讀相關書籍與史料,進而了解與猴硐礦業相關人士的記憶及歷史等;該區域的文物或展品都能動手翻閱,以加深對於展覽的記憶,也能對猴硐有更深入的理解與想法。我認為這是一個展覽中為什麼需要互動性較高的設施的因素之一。若參觀時只有單純的展示與導覽牌,人們常會走馬看花,但透過實際與展場中設施的互動,肢體能幫助我們對於展品的記憶更加深刻。文史館不僅展出了與過去開採煤礦相關的文物,也有許多文史資料可以閱讀與互動,令人感到相當精彩;只有一個稍嫌可惜的部分,在洗選煤礦的區域雖保留當時的設施,但以不熟悉礦業工作以及空間的觀眾而言,無法了解、也沒有足夠的智識可以想像,哪些區域是工人站立工作的地方、哪些區域是放置洗選好的煤礦的所在等問題。若有透明材質的說明版,例如玻璃或是壓克力板,透過借位的方式去說明,應該會達到更好的解說效果。

  在猴硐,當今貓產業的繁華,對應於精彩但逐漸沒落的煤礦產業與歷史,也成為我們在旅途中不停討論的焦點。當我們在討論為何現在的猴硐不是以過去的礦業遺跡、而是以貓村聞名時,學姐說了一句聽起來政治不是那麼正確的話:「因為礦工是死的,而貓是活的啊。」但這句話背後其實反映出一則現實的問題:如何活絡現在猴硐當地的經濟?如何帶動人潮?人們在與貓接觸、互動的當下,因為貓是活生生的動物,他們會對我們的行為產生反應,就算是甩頭不理會也好,人們會因為獲得與動物的反饋而產生情緒;而煤礦業早已沒落,許多當時因為煤礦業而遷徙的家庭,也因為煤礦業而離開猴硐,對於現在的猴硐,礦業已經是一種過去式,再加上大部分的媒體在報導猴硐也常以「貓村」為主軸,使得貓村的知名度比礦業遺跡高上許多。

  在這次實察的經驗中,雖然猴硐早已不開採煤礦多年,但猴硐的聚落形成原因與煤礦有著極大的關聯性,若不是當時形成了聚落,現在猴硐還會不會有貓村都很難說。因此,雖然在此次實察中安排了不少看似與貓無關的探查點,但無疑地,這些景點其實也與貓村的歷史與發跡,環環相扣。

凝視動物:觀光客圍觀拍照貓咪的景象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