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療癒—自然心連結

黎士鳴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2024年0403花蓮大地震,在地震的當下我正好在東華大學前門的7-11,在天搖地動的當下,就地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後,成為7-11當天最後一個客人。之後走入校園,許多同事與同學都在行政大樓外面的停車場等候(上課)。當縣政府公告放假一天時,當下與校安中心一起發通知,進行安心策略,包含通知放假、注意安全以及連繫家人報平安等,並且啟動安心小組與推展綠色療癒等安心活動,協助校內師生安度難關。面對地震後人與自然的新關係,我們透過綠色照護、綠色療癒以及親近自然GREEN模式,讓人與自然的關係重建。

一 、綠色照護–CARE模式

  Moriggi等人(2020)則奠基於Tronto的Caring階段與自然連結,分析多樣化自然生態系統的運作方式,發展出自然療癒五階段(5C)模式,並將關懷自然之過程以道德原理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關注自然(caring about),以專注原則(attentiveness)為動力,其主要核心概念為認真、仔細的與自然交流與接觸(attentive communicative contact),專注於自身與自然系統的認識,從而關注到我們注意的自身訊息以及自然系統所帶來的訊號,此專注歷程能使我們產生關心自然、他人之動機和意圖,將注意力專化為照顧行動(Morriggi et al., 2020)引起我們第二階段的關心自然(caring for)周遭、主動提供照護的內部心理狀態,此階段之道德原則負責(responsibility),這種相互性使我們擁有責任感,並採取行動,則進入第三階段以實踐(competence)為原則,透過照顧來關懷自然(care giving),在我們與自然接觸的過程中,透過與自然媒材之互動了解透過自身能力,並主動給予照顧,與之產生連結,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從自然系統當中獲得回饋,Morriggi等人將定義為第四階段:享受自然(care receiving),而回應性(responsiveness)為此階段之主要道德原則。與Tronto不同的是,Morriggi等人認為在整個與自然連結的過程中,並非所有的療效都會在相等的時間中出現,而是在學習與的過程,達到道德原則中的互惠(reciprocity)原則,並持續帶到日常生活中,達成療效的持續性,因此稱為第五階段:融入自然(caring with)。

   針對綠色照護CARE模式,我們將自然元素融入在地五味屋之課後輔導中,並且發現可以提升提升學童之學習動機、自我照顧與關懷他人之能力(陳怡陵、黎士鳴、顧瑜君,2024)。進一步在今年3月份,針對大學生發展出自然照護CARE模式(表1)。

  採用階層分析法進行CARE五階段權重分析,選取CI值小於0.1之樣本,共有五份資料達到標準。結果發現關注自然(Care about)為0.24,關心自然(Care for)為0.20 關懷自然(Care give)為0.20,感受自然(Care receive)為0.20,最後融入自然(Care with )為0.16,顯現出一日工作坊中CARE五元素皆具有重要性且合乎需求。在本次的災後綠色療癒模式,將以此實證研究為基礎進行後續的場域實踐,以下分綠色療癒之災後心理復健模式。

二、綠色療癒—SCARE模式

  安(Safe)、繫(Connection)、靜(Adaption)、望(Relive Hope)、能(Empower)是災後安心五步驟,簡稱SCARE模式。面對0403地震後的心理適應,我們將綠色療癒CARE模式(圖1.1)修正成90分鐘版本之SCARE模式(圖1.2)。

  災後第三天,綠色療癒面對外籍生與住宿生的安心活動住宿生(包含外籍生)來進行園藝輔療,包含認識植物、製作網袋以及分享經驗等,透過整合安心五步驟 (SCARE) —安心自在 (Safe 創造安心的環境)、連結彼此 (Connection–透過植物連結人際)、情緒調適 (Adaption–正念編織調適心情)、重拾希望 (Relive hope–發現植物的生命力)、自我增能 (Empower–學習照顧植物)來提升住宿生的安心能力,以度過持續餘震時光。因為遠距教學與校內餐廳停業,我們安排多場宿舍共餐活動,透過共餐來學習健康飲食來度過假日時光。

三、綠色療癒走入社區

  在校內建構好綠色療癒90分鐘版後,經由衛生局的邀約,我們開始走社區推動災後綠色療癒。包含文建站、機構、學校以及志工團隊等。透過90分鐘的綠色療癒來推動SCARE安心五步驟,同時強化在地人與人間的連結以及反思自然之關聯性。參照SCARE五階段模式,以下分述流程:

  一、安心場所:首先建構安心的場域,由於災後餘震不要先確保在活動場所中的安全度。第一站即到受災嚴重的部落,在部落的活動中心進行活動,在活動結束後還利用盆栽等材料來裝飾場地,讓居民活動的更加舒適與安心。

  二、促進連結:透過綠色療癒的活動來催化原有社區居民的連結,在選取盆栽中可以看出居民原有的人際互動,透過領導者的催化來促進彼此的正向合作,包含認識植物、交換植物等等

  三、調適心情:在活動中加入編織網袋的活動,過去的研究發現編織活動可以改善精神症狀(Wan019),在活動中反覆的編織行為需要許多的耐心與細心,過程中稍感到不耐煩與負面感受,但在持續的編織過程中,參與者可以感到情緒紓緩。

  四、重拾希望:將植物放入網袋中,仔細觀察植物的模樣,可以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與自身內在的希望感。

  五、自我增能:教導照顧植物的策略,成員將植物帶回家照顧來增加自身的效能感。

  在災後的復原歷程中,我們深入災區與社區,以綠色療癒為媒材,串聯東華與社區的心連結(圖3)。

  另一方面,為了促進社區更多的連結,進一步採用包場的方式邀請社區民眾與大學生共餐,一起享受美食與體驗SCARE的療癒歷程。透過共餐活動來凝聚社區關係,且活化當地經濟,讓社區在災後重新站起來。搭配心理師的安心活動,假好樹涼糖邀請社區民眾(紅單區)來個自在的下午茶時光(圖4.2)。另外,安排到暮春壽喜燒進行手作平安膏與品味壽喜燒來自我增能(圖4.1)。

四、親近自然GREEN模式

  天災後,回歸自然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透過親近自然來反思自己與自然的關係。我們透過「三貂嶺秘境之旅」(圖5.1)與「節氣活動」(如:端午包粽)(圖5.2),以在地化的模式來強化自己與自然的關係。在災後的復原歷程中,帶同學搭火車往北走進入三貂嶺,走鐵路經過重災區重新拾起安全感與希望感。另外,因應校內的課程調整,我們將教學場域轉移到附近的民宿空間,搭配節氣活動來體驗健康飲食。

  我們透過多元方式,以自然為媒材來催化個體與自然的關聯性,從生理健康、心理療癒到走入自然,重新建立個體與自然的關聯(圖6)。透過綠色療癒以自然為媒材,讓個體重新思考自身與自然的關聯且從中獲得療癒之效能,面對天災更是一個深度反思的歷程。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