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侑霖 社會學系副教授
「影像」具有強大穿透力,也是串起本期電子報的關鍵字。首先,《人社東華》編輯團隊專訪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鄭怡雯老師,身為國內非常少數的視覺社會學研究者,怡雯老師回顧了如何走上視覺社會學的研究之路,也分享如何結合影像,在一所以工科為主的大學中進行社會學教育,以及帶領學生到猴硐執行「猴硐礦業跟勞動影像」之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過程。怡雯老師也基於自身的學習經驗,對於有志往視覺社會學領域或想要透過影像創作來投入社會實踐的年輕學子提出一些建議,相當有啟發。
本期電子報也有幸分享花蓮影視基地執行統籌張志宏老師的文章,志宏老師的團隊目前負責花蓮鐵道電影院這座非商業電影院的經營,在〈成為商業戲院外的另一扇窗:不只是電影院的花蓮鐵道電影院〉中,志宏老師闡述團隊的經營理念,期待透過電影院的經營扮演多元觀點的發聲管道、承擔社會責任、書寫在地歷史文化脈絡,以及連結至花蓮各個在地。在此有個突發奇想,由於花蓮也有礦業相關議題,若花蓮鐵道電影院有機會與怡雯老師合作,進行「猴硐煤鄉漫遊」一系列短片的放映暨座談,應該會是個相當有趣且具備意義的主題。除了志宏老師的文章外,方乙旆同學則分享到花蓮鐵道電影院進行服務學習的心得與看見,文中也提到花蓮鐵道電影院與本院的一點淵源。透過這兩篇文章,《人社東華》編輯團隊期待能深化本校師生同仁與這座屬於在地、非商業性電影院的連結,至少,能多注意放映資訊、前往觀影及參與座談。
本期電子報亦收錄三篇新進教學研究者的文章,在當代高教緊縮,新人入門不易下,能看到後起之秀的投入,總是令人振奮。針對仍是現在進行式的烏俄戰爭,本院亞太區域研究所的張詠詠老師在〈從烏俄戰爭看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危機與轉型〉中探索這場戰爭對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帶來的衝擊,以及中國在這場國際秩序轉型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校校友,亦任教於本校花師教育學院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的張瀠之老師在〈在國家公園山行中,思考人與環境依存關係與原住民族復甦〉中,分享其與東華山社透過山行反思主流的「無人荒野」環境保育模式,以及探討原住民族復甦、當代環境正義與轉向以地方思考的知識建構之可能性。文中亦強調對原住民的殖民並非只存於過去,即便到現在,就在我們生活、工作與求學的花蓮,依然存在,也因此解殖與轉型正義仍是需要持續努力的任務。透過〈高等教育就學與學位取得的性別差異:五十年來臺灣大專校院在學生與畢業生之性別比率變化趨勢〉一文,任職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的韓采燕博士使用詳實的統計資料,分析在台灣高教擴張脈絡下,兩性在入學、在學與學位取得上是否達成性別平等的目標。
本期季刊還有三篇不同主題的文章。本院法律學系張鑫隆老師的文章討論當代群眾外包平台的勞動現象,指出此類勞動之所以逐漸盛行,除了雇主的支配外,也蘊含勞動者試圖脫離雇主,尋求「自由」與「快樂」的「脫勞動」現象。然而鑫隆老師進一步指出,「脫勞動」所尋求的「自由」很可能掉入缺乏勞動法保障的陷阱,因此充滿虛構性。鑫隆老師認為的解方是,解構與修正目前的勞動法,不再以「勞動從屬性」對勞動關係及非勞動關係做二元區分,而是納入更多元的勞動型態,方為尋求自由之道。陳彥伶與黃惠榆同學分享她們任職校務會議學生代表時推動校長遴選制度改革的努力與經驗,儘管此項非常艱難的工作並未達成目標,但對於校園民主的推進而言仍深具意義。即將卸任的助理編輯星慧與修課的靖儀則分享其於「移工與她的老人」垂直整合課程上參訪宜蘭縣冬山鄉印尼穆斯林移工開齋節的經驗與心得,這宛如是她們的大學畢業旅行,一場深度行旅。
然而「畢業」,不只指星慧自「移工與她的老人」課程與從大學畢業,也是現任《人社東華》編輯團隊的「畢業」。宛如白駒過隙,轉眼兩年,在本期電子報出刊後,現任主編與助理編輯將交棒給張蜀蕙老師率領的編輯團隊。主編在此特別感謝勞苦功高的星慧,也謝謝兩年來眾多的供稿人及讀者群,還有前後兩任院長王鴻濬及吳冠宏老師的鼎力支持。相信《人社東華》在蜀蕙老師的主持下,會有更具系統性的主題規劃,內容精彩可期!
最後,在酷暑來臨之際,但願本期季刊的內容能使看倌們展讀愉快,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