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翎君(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今年11月是東華大學「2067」校慶紀念,這個數字代表東華大學創校二十年暨花蓮教育大學創校六十七年的意義。今年也是兩校合校以來第一次擴大舉辦校慶,其意義自是不凡。2009年徜徉於花東縱谷的「東華大學」和迎向七星潭晨曦的「花蓮教育大學」寫下台灣教育史上的第一個不可能,由兩所性質不同的綜合大學和教育大學為攜手打造東台灣最具特色的學府,雙方互棄成見,完成艱難的大學合併工程。相對於西方歷史悠久的著名大學而言,不論二十歲或六十七歲仍是正在學步、發育和雕塑成形的生命體,而在「2067」的校慶我們發現不少校友已在各行各業雄踞一方,學有所成,這對於母校毋寧是最欣慰的事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若非有創業之初全校師生的辛勤耕稼,豈有今日盈纍果實的豐收。
為感念創校師長及同學們的努力,並為保存史料,為歷史存見證。本期《人社東華》特別邀請數篇具指標意義的文章:一、東華大學創校之初即來校開疆拓土的中國語文學系教授亦是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前院長顏崑陽教授執筆東華追想錄。寫景憶事都讓人深深感受到人文學院初創時即深懷博雅人文精神,顏院長自謙為營造知識花園的園丁,轉身的背影更見人文學者的優雅身段。二、合校後的首任花師教育院院長吳家瑩教授特別為本刊撰文,舒展心中感懷。文中提到的合校之際,曾有花蓮師範學院、花師師範學院、花蓮教育學院、花師教育學院的擇一命名,具史料價值。吳院長之前曾擔任花蓮師範學院和教育大學的訓導長、教務長與國民教育研究所所長等職務,對教育工作充滿理想和激情令人印象深刻。三、第一屆東華大學的兩位學生,目前已是國立中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的葉國俊和靜宜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朱錦雄分別回憶青青子衿的大學生活,二位年輕校友劈荊斬棘走向學術之路,代表人文社會科學院在學術文化上的傳承意義。
在東華「2067」校慶之際,人社院有了自己的院徽。經由本院公開評選,獲獎者為藝設系大三黃婷同學,因而本期「人社東華」網站首次掛上本院院徽。原設計者自述其理念為希望表達對未來如火般炙熱的信念;左側「人」字為抬頭挺胸、向前踏步,帶出右側隱含「社」之右筆「土」之意象。除了感謝徽院原始設計者黃婷之外,在此亦感謝後期設計者也是校友的王衍智編改為三個不同款式。「東華讀字節」是東華大學為打造洋溢書香的校園文化所推動的活動。透過全校性的共同閱讀一本書,體現校園共讀的樂趣,產生討論議題的交流,期能提昇校園生活的知性文化。本學期推動的精彩好書為查爾斯.曼恩(Charles C. Mann)著的《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這次讀字節由歷史系蔣竹山教授精心策劃,並邀請國內知名世界史學者周樑楷教授、本校歷史系潘宗億、公共行政學系王鴻濬和花蓮女中吳一晉等諸位老師擔任與談人,希望藉由不同專業的閱聽人共同領略一本書的精神饗宴。
本校自去年起執行科技部「新世紀東台灣的脈動──經濟生活、人文創新與社會培力」研究計劃,計畫主軸名稱為「秀姑巒溪流域安居於地的合作」,希望藉由本校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跨領域的研究發展,凝聚校內的研究能量,與在地積極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大家可連接本院「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網頁“Think About 秀姑巒社會實踐工作坊”數分鐘的影片來了解本計劃的核心目標和社會實踐關懷,希望從學術的路徑和社會產生聯結,試圖對秀姑巒溪流域的環境、部落和社區轉型找尋可能的發展,讓地方有更大的吸引力,將年輕人找回來。網址為http://www.hisprc.ndhu.edu.tw/files/15-1131-75558,c13225-1.php本期「在地實踐」專欄邀請張瓊文老師和林潤華老師進行對話。張瓊文老師從「花蓮好生活」的夢想啟動,論述新合作主義在地實踐的一種可能性。林潤華老師則是為我們介紹了世界各地有關歷史傷痕的另類觀光型態──「黑暗觀光/幽暗觀光 (Dark Tourism)」,並探討黑暗觀光在臺灣的發展與可能面臨的挑戰與困難。本期〈關鍵詞〉由原住民學院的陳毅峰教授談「發展」一詞,適可與「在地實踐」專欄互為輝映。
「人物訪談/側寫」邀請本校社會系副教授田畠真弓和吳翰有博士專訪社會學家林南院士。林南院士將社會網絡及社會資本的理論及研究方法引介到台灣、香港及中國大陸等地,對華人地區的社會學研究帶來重要的影響。「藝文空間」專欄,中國語文學系吳冠宏教授的〈志學與記哈〉一文記錄了他取得台大中文博士學位後遊子歸鄉的心情寫照,吳教授在潛心研究魏晉學術與傳統漢學之外,從早期研究花蓮宿儒駱香林伊始,即承續了血脈相連的洄瀾文風,本文處處可見他對在地藝文的深切情懷。隨著中國國際地位上升和經濟實力的壯大,當代中國藝術家及其藏品在國際藝術市場上大放異彩,其中以創造漢字式「天書」展品而著名的徐冰無疑是佼佼者。原住民學院的林徐達教授評述徐冰的〈天書〉和〈背後的故事〉兩件大型工藝作品。有別於視覺美學的評論,徐達教授以人類學家的冷觀熱心,從藝術作為文化寓言的角度來審閱徐冰作品的生命力度和文化意涵。
提到臺灣的人類學、歷史學和民族誌的奠基,首推日治時期踏遍台灣的日本學者伊能嘉矩(1867-1925)的開創之功,戰後有關台灣研究的學者群莫不是站在伊能嘉矩當年的足跡上步步展開的。然而中文世界中始終沒有一本較詳盡的伊能嘉矩的傳記和研究,因而美國紐約大學(NYU)歷史系博士候選人陳偉智於2014年9月出版的《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之後,立即受到學術界的關注。本書內容主要為伊能嘉矩的生平傳記,以及針對其作品及其學術思想研究的評論。書中附上百幅珍貴圖片,及表格、年譜、著作目錄等資料。本刊邀請本校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的李宜澤博士來評介本書。
「全球視野」專欄,邀請東吳大學政治系徐振國教授從美國政治社會科學的危機,對政治社會科學進行的反思。近十餘年來美國政治學「改造運動」對實證主義的政治科學的根基展開批判和重建。2013年7月底美國參眾兩院一致同意通過,禁止美國政治學會(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PSA)申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American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ANSF)的研究經費,其理由是認為美國政治科學的研究不切實際,無補於國家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個決議的背後蘊藏了非常深刻而長遠的對於「社會科學」性質爭議問題,以及政治學者本身學思之路的反省。這項政治科學方法論的內在危機,從另一角度而言危機正是轉機。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美國政治科學界勇於自我批判的精神,正是學者不斷進步的力量,或許也值得台灣學界正視這樣的反省能力。
本期因製作校慶特刊,文稿內容豐富。東海大學社會系趙彥寧教授談〈國境邊區的流氓無產愛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曾品滄介紹〈日治時代的台灣料理〉、本校教育學院李崗教授從尼采教師圖像的啟示探討後現代的教育危機、本校心理系李維倫老師深入淺出介紹現象學心理學的知識之道。「藝文空間」、「文化沙龍」、「關鍵詞」、「書評書介」等專欄文章均為一時之選,讀者當可細細咀嚼。
(本期編輯助理:鄧福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