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期編輯室手記

 編輯室手記──許甄倚(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

三月份的《人社東華》在乍暖還寒的春初出刊,也適逢318學運三週年,去年臺灣社會在民心思變下實現第三次的政黨輪替,然而,過去與民進黨曾為並肩夥伴的許多社運團體年輕人,如今卻因為政府違背人民的期待,再次走上街頭,工運、外勞人權、原住民土地正義、環保運動、年金改革、婚姻平權議題等,都可以看見年輕人的身影,青年對臺灣社會發展的影響力、引領潮流的潛力,不容小覷。

                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揭曉時,舉世嘩然,瑞典學院竟然將榮譽獎項授予以民謠歌手身份、而非小說家或詩人著稱的鮑勃.狄倫(Bob Dylan)。但不可否認地,狄倫的名字召喚出我們對異質時間的懷舊想像,尤其在一個川普勝選的全球右翼大崛起的喪志當下,狄倫得獎,讓我們回憶起美國1960年代那群投身各種次文化、反叛及抗爭運動的年輕人,他們對種族、階級、性別、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反思與批判,重新喚醒我們想像「與現狀不一樣」的勇氣。

                有鑑於此,本期的主題在編委們的討論之下定調為「世代交替」與「世代正義」,相對於舊世代的僵化思維、對既得利益的無法割捨,年輕世代的批判性與理想性,如何指引我們跳脫當下政策的窠臼與沈屙、想像另類的可能?

                任職於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的黃靖庭研究員,細說作為年輕世代的自己當初為何投身公民運動;另一位社運青年王浩也從他過去參與工運的經歷,探討臺灣這幾年勞權的覺醒、以及抗爭運動中屢見不鮮的資方的剝削與政府的漠視。社會學學者王佩迪則從性別研究、同志研究、粉絲研究的觀點,剖析臺灣青少年次文化中的動漫熱潮及腐女現象,並嘗試「政治化」閱讀貌似抵政治的私密腐文化,挖掘其與太陽花學運、婚姻平權運動的對話關係。歷史學者陳進金,則帶領我們探勘中國教育部在年初發文各級學校,將歷史教材中的「八年抗戰」全面改為「十四年抗戰」背後所隱藏的民族主義意識形態,文中也指出臺灣高中生在歷經太陽花學運及反黑箱課綱運動後,已經不再被動接收官方版本的歷史敘述,而是開始能對大論述提出質疑與批判。心理學學者李維倫的文章,以南華認輔這個大學生進入偏鄉國小的陪伴計畫為例,讓我們看到年輕人的創新如何顛覆傳統討論偏鄉教育的刻板論述框架。

                歷史學者潘宗億從電影《再見列寧》(2003)出發,探究從1990年代中期蔚為風潮的「懷舊東德」現象與所謂德國國族認同內部的異質因素。英美文學學者許甄倚的文章則從川普勝選所牽引的右翼民粹崛起的跨國框架,來重讀黑人女同性戀作家兼社運運動員奧菊.蘿德的作品與思想。文化地理學家陳涵秀,從全球化觀點來看菸草種植的興衰史、文化記憶、保存正義與反菸運動間的辯證角力。

                英美文學學者曾珍珍的文章則引領我們進入柏克萊美術館&太平洋電影檔案館中的藝術、建築、電影、美食的感官旅遊的極致饗宴;政治學學者石忠山以感性的文字介紹莊國鑫原住民舞團最新舞碼《038》的鄉愁與回憶;英美文學學者楊植喬則是從「世界英文」興起的全球化背景,來談英語文文學教學的多元性及有待開發的前瞻性。

                初接主編一職,不免戒慎惶恐,感謝本期撰稿人的慷慨賜稿,也承蒙兩位前任主編吳翎君老師及李維倫老師的協助,新任編輯助理邱慶恩的幫忙,讓這期《人社東華》能順利出刊,也期待未來有更多新興議題與年輕世代學生及學者的參與,讓這個園地愈發茁壯。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