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編輯室手記──吳翎君

吳翎君(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第二次大戰)戰後歐洲,特別是中歐和東歐,男人奇缺。在蘇聯,女人數目比男人多了兩千萬,後來花了超過三十年,才使男女比例恢復平衡。這時蘇聯的農村經濟大為倚賴女人來從事各種勞動。在南斯拉夫,由於德國人射殺十五歲以上男子以為報復,有許多村子已完全沒有成年男子。在德國,一九一八年出生的男子,有三分之二死於希特勒的戰爭。……

在維也納,有八萬七千名女人在紅軍進入該城後的三個星期內遭到蘇聯軍人強暴。在柏林,有比這更多一些的女人在蘇聯進軍該城時遭到強暴,其中大部份人是在德國投降前夕的五月二日至七日的那個星期受害…在柏林一地,1945年戰爭結束時,就有約五萬三千名無家可歸的小孩……

──摘錄自Tony Judt著,黃中憲譯,《戰後歐洲六十年》(台北:左岸文化,2012),頁47-50。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七十年,本刊特別策劃了「二戰結束七十年」專輯。與目前兩岸和國際學界紀念二次大戰的學術活動有所不同的是,本刊專輯的作者群不僅限於歷史學者,還含括心理學、文學、藝術、電影、法學、人類學等各領域的學者專家,他們從不同的學科視野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浩劫創傷、罪責與人權、文物大流散、後現代主義文學和學科沖擊等面向,以及二次大戰對當前世界的啟示意義。此外,遠在倫敦任教的蔡維屏教授則以近身觀察為我們報導英國方面對二戰的紀念活動。本刊九月號將陸續有來自莫斯科和巴黎的年輕學者站在歷史現場反思俄羅斯和法國方面對於二戰歷史記憶和相關活動的文章,以及日本歷史教科書如何書寫中日戰爭、太平洋戰爭及其引起之廣泛爭議。感謝所有參與本次專輯的海內外作者群,共同為我們展現多方位和全球視角下的二次世界大戰議題。

         1939年當歐美主要國家仍處於一次大戰(1914-1918)的巨大陰影,企圖以綏靖政策換取和平,不料以德義日為首的法西斯陣營已戰鼓喧騰,使得一戰後所建立的二十餘年的國際和平秩序為之碎裂。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又因新式武器和軍事科技的進步所造成的血腥殺戮和巨大破壞遠遠超過第一次大戰,並且長久反映在戰後的人類社會生活中。二次大戰總共造成全球五千萬人的死亡,超過歷史上任何一次戰爭。無辜平民的傷亡也是歷史上最慘重的,其中有計劃的「種族滅絕」(Genocide)更令人震驚,包括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更甚於一戰時期土耳其人對亞美尼亞人(Armenian)的種族大屠殺)。此外,日本對無數中國人民與朝鮮平民的屠殺,以及戰爭末期美軍在日本的轟炸造成大量平民的傷亡,都造成各國民族間難以磨去的印記傷痕。

        如同英國戰時首相丘吉爾所言,「戰爭從來都不是靠姑息來打贏的」,但以犧牲慘重的代價獲得最後勝利的一方,絲毫也不歡欣。不論戰勝國或戰敗國的重要城市淪為廢墟,主要道路和橋樑被摧毀,失去家園和親人的難民無助地四處遊蘯……,這些都是我們在紀錄片和老照片中常見的景象。一戰以後,多數的人渴望回到一戰以前的美好時代──那是對文化藝術和社會前景充滿希望的「常態生活」(normalcy)。可是二戰之後,多數的人不願意回想1930年代,因為那是一個充滿迷惑不安、左右派思想撕裂的世代;民主陣營在為保有既得安穩中終日徬徨不安、共產國際努力衝決網羅拉攏同路人卻多以失敗告終、右派法西斯主義以重建國族榮光咄咄逼人,並且30年代初期世界各國普遍陷於經濟大蕭條的倒退又更加深化了政治社會的對立。回首二十世紀的前半葉的世界形如熱鍋上的螞蟻騷動焦慮,坐立難安,終致以全面戰爭的滅絕方式告別過去。

        二戰甫一結束,帶領英國取得勝利的二次大戰首相丘吉爾,立刻被英國選民趕下台,同時美國一躍成為世界資本主義陣營的霸主,並成為超級大國。隨之美國立即展開和蘇聯共產陣營之間的緊張對峙,兩大陣營交鋒的冷戰時代由此而興。戰敗的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境遇亦大不相同,戰敗的德國深刻反省德國民族性格和並展開漫長的悔罪過程,日本則因廣島和長崎被美軍投下兩顆原子彈的浩劫,加以日本民族對自我認同的方向感,使其夾在左右派之間而無法澈底檢視其侵略亞洲國家的行為。日本既是戰爭的侵略者,同時也是戰爭的受害者,這種複雜情緒使得右翼人士刻意規避日本的戰爭罪行。二次大戰中俄國平民死傷無數,可以說承擔了反擊納粹德國的主要責任,但最近英美等主要西方國家卻因不滿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丁處理其內政和國際事務的決策,而集體缺席俄羅斯組織的二戰紅場閱兵紀念儀式。不同的民族國家對於二戰有不同的戰爭記憶、反省和思考,而立基於不同的價值信念,甚或現實政治的考量也採取了不同的對應思維和紀念方式。

  本期因製作「二戰結束七十年」專刊,各欄目進行調整。「書評書介」邀請周樑楷教授介紹一本甫出版的《中國遠征軍──滇緬戰爭拼圖與老戰士口述史》。本書由一群來自香港的年輕學子訪問十三名參與滇緬戰爭的高齡老戰士而成,訪者與受訪者足足跨越七十年的時空,這樣的世代對話正是歷史故事得以傳承的意義,而受訪者之一胡老先生的二公子──胡昌智教授,亦為本期《人社東華》精心撰述德國二次大戰後七十年的歷史風霜。

        「在地實踐」特別邀請本校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黃宣衛院長撰寫〈當前東台灣的圖像與東華大學的地方實踐〉一文。東華大學自2013年7月起執行科技部「新世紀東台灣的脈動──經濟生活、人文創新與社會培力」研究計劃,計劃主軸為「秀姑巒溪流域安居於地的合作啟動」,希望藉由本校人文與社會科學的跨學科整合,凝聚校內的研究能量,與在地積極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兩年來團隊各個成員深入社區,進行調查、訪問與溝通,期透過重要議題的研究和社會行動方案之設計,來彰顯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對社會改革的可能貢獻。本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可參見本校「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官網,或參見《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科技部,2015年6月)東華團隊成果之分享。

       「東華風景」專欄邀請本校台灣文化學系郭俊麟教授介紹其帶領本校學生與日本熊本縣立大學師生進行「移地教學與異地田野:地圖空間的人文歷史演繹」的成果分享。2015年本校華文文學系駐校作家張翎則為本刊撰文〈故土,我的重荷,我的救贖〉。張翎代表作有《陣痛》、《餘震》、《金山》、《雁過藻溪》等,小說曾多次獲得包括中國華語傳媒年度小說家獎,華僑華人文學獎評委會大獎,臺灣時報開卷好書獎,香港《紅樓夢》全球海外華文長篇小說專家推薦獎等兩岸三地文學獎項。 (本期執行編輯:吳翎君、蔣竹山、石忠山、廉兮;本期編輯助理:鄧福鈞)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