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編輯室手記──吳翎君

吳翎君(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第三期《人社東華》上線之際適逢2014年9月第一學期的開學週,校園內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在歡迎新生入學之際,我們也希望同學們因著《人社東華》的聯結平台而關注時代的、社會的和文化的議題,在自己的學科專業之外,多多參與校園活動、培養人文心靈,並打開國際視野,在追尋自我的夢想中讓自己更能朝向成為社會的良知和追尋普世價值的知識份子。

        著名散文家、詩人與學術大家──楊牧先生於1996年擔任東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的創院院長,2013年春楊牧選擇以曾經領銜創辦的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作為個人學術生涯的終站。楊牧先生,本名王靖獻,台灣花蓮縣人,早年筆名葉珊。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紐曼華語文學獎等重要獎項。其詩文創作不僅對華語世界產生廣泛而巨大的影響,在學術研究上亦有豐厚的成果。關於楊牧先生的介紹,讀者可參看本刊第一期曾珍珍教授執筆的〈英雄回家〉一文。感念詩人回歸故鄉花蓮,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先生捐獻給東華人社院成立楊牧文學講座基金。楊牧文學獎為基金附設獎項,分文學研究與文學創作兩組,獎掖東華在校生與校友從事具有原創性的文學創作與研究活動,期許「楊牧歸來」的因緣能激揚東華下一波人文風起,進而對拓展臺灣文學新局做出貢獻。第一屆文學研究組得主於2014年7月公告,獲獎者共二名,分別為:華文文學系碩士班蔡宜芳同學(獲獎作品:全球化下的凝視-上海書寫中的城巿意象與文化詮釋)、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蔡政洋同學(獲獎作品:周作人自編集的意義及其分期)。至於文學創作組得主則是現年26歲的年輕詩人黃岡,以前年林榮三文學獎獲獎詩作為集名之詩集《是誰把部落切成兩半?》獲獎。黃岡,本名名黃芝雲,即將由二魚文化2014年10月出版個人詩集。經其同意,本刊特選錄其獲獎作品中的數首詩,以為誌慶。

        本院黃宣衛院長執筆的〈末代sapalengaw的話──馬太安大頭目Unak Tafong 1958年錄音重現〉一文,披露了人類學、社會學和歷史學的一份極具珍貴的資料。1958年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的一批學者深入花蓮縣光復鄉,在馬太安部落與當地耆老展開數月的訪談和調查,並對馬太安社末代「頭目兼祭司」(sapalengaw) Unak Tafong(何有柯)先生進行口述訪談。這份錄音係以當時設備簡陋的盤式帶錄成,共有八卷,內容敘述了該部落的歷史、系譜、社會制度、神話傳說等等,堪稱台灣原住民文化的重要資產。但這份珍貴的資料封存許久,鮮少為外人知悉。近年在中研院團隊與太巴塱的吳明義(Namoh Rata)先生共同合作下,終於讓這份塵封許久的原住民口傳資料重見天日,並以阿美語拼音和中文翻譯的對應方式,重新整理出版。該文輯自黃宣衛主編《末代sapalengaw的話──馬太安大頭目Unak Tafong 1958年錄音重現》(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4年7月出版)之部份序文。

        國際視野方面,今年(2014)7月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整整一百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死傷空前慘烈的戰爭,歐洲滿目瘡痍,經濟大受打擊,大英帝國由此衰退,美國勢力代之以興。大戰所帶來的巨大災難,也致使敏感的知識分子,對資本主義的價值體系和倫理體系產生嚴重的懷疑和幻滅,對近代歐洲本身的思想、文化和藝術發展進行澈底的反省和批判。長期以來大戰被中國人視為「歐戰」,亦即這是發生於歐洲戰場的戰爭,對中國人而言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然而,這場「歐戰」卻和近代中國的命運息息相連。對於全球矚目的一次大戰百年議題,本刊自不能缺席,曾珍珍教授與吳翎君教授分別就一次大戰從歷史與文學方面撰述了專文。台灣對於東歐國家非常陌生,烏克蘭是歐洲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俄羅斯。克里米亞半島自有歷史以來即是兵家必爭之地,烏克蘭政變引起國際局勢的劍拔弩張,美、俄兩國幾乎進入冷戰危機之勢。本期邀請專長國際政治的石忠山教授深入分析烏克蘭議題。

        本期「人物訪談/側寫」,介紹著名英國左派史家霍布斯邦(Eric John Ernest Hobsbaw, 1917-2012),特別邀請周樑楷教授撰述〈藍調的史家──向霍布斯邦致敬〉,周教授專長史學理論、影視史學和西洋史學史,多年來引介西方史學和西方思潮不遺餘力,對台灣歷史教學功勞厥偉,非常感謝他慨然允諾撰述人物專欄。「關鍵詞」專欄,本期為「正義」(justice)。哈佛大學Michael Sande所著《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中文版在台灣推出後,受到如潮關注。「正義」這個觀念一向是哲學的核心之一,而在當代法律與社會研究領域中,正義更是ㄧ個必須探討的議題。正義和倫理或美德之間的區分,也是一個探討正義論的重要途徑。任教於本校謝若蘭教授長為西拉雅族人,司法正義哲學博士(Ph.D in Justice Studies),長期關注並身體力行實踐於社會運動。本刊特邀請她撰寫〈以修復式正義觀點談正義〉。

        香港自1997年主權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香港的人權自由、經濟發展和社會公義等議題始終成為台灣在討論相關議題的對照組。針對香港議題,本期共有三篇文章,須文蔚教授從跨區域文學傳播研究的新視角分析台、港兩地現代主義文學運動在1950年代到1960年之間的互動與競爭關係,此一微妙互動更引領華文文壇的光輝時刻。藍逸之博士從觀塘市中心的生與死,論述一個香港老舊工業衛星鎮的社會記憶衰亡與地產利益再生。此外,大家可能在王家衛導演執導的「重慶森林」中略知這座位於香港繁忙商旅區市中心尖沙咀的一棟廉價大樓。香港中文大學的人類學教授Gordon Mathews《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香港重慶大廈》的親歷觀察,從學術研究上值得引薦。感謝羅永清博士慨然答應撰寫書評。本期書評,另有林潤華老師介紹的〈「不要帶我走」: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是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

        本校自去年起執行科技部「新世紀東台灣的脈動──經濟生活、人文創新與社會培力」研究計劃,總計劃主持人為吳茂昆校長,共同主持人為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黃宣衛。計畫主軸名稱為「秀姑巒溪流域安居於地的合作」,實踐場域目前包括三個不同的空間尺度,分別為:1.大尺度的東臺灣、2.中尺度的秀姑巒溪流域、3.小尺度的部落或社區。其中大尺度的東臺灣以及中尺度的秀姑巒溪流域主要是在議題或主題的探析,小尺度的部落或社區,目前主要實踐場域為:花東縱谷卓溪鄉太平部落、瑞穗早療工作站和玉里鎮,以及花東海岸豐濱鄉的港口部落。計劃團隊共有:東部發展與法律、區域研究、區域治理、縱谷團隊和港口團隊。本期由區域治理團隊召集人公共行政學系王鴻濬教授發表花蓮羅山有機稻米的田野紀事,本計劃博士後研究蘇羿如則撰述秀姑巒溪玉里稻作田野紀實,兩文互為相映。

        本期「文化沙龍」專欄,另有大陸學者葉濤教授〈非物質文化遺產縱橫談〉、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的廖箴博士介紹〈台灣的漢學軟實力〉以及本校觀遊系張景煜教授撰述〈尋找飲食記憶中的辦桌文化〉。「校園風景」則邀請本校駐校作家黎紫書撰文。黎紫書為著名的馬華文學作家,曾獲大馬星洲日報「花蹤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小說推薦獎、世界華文小說首獎;南大全國微型小說比賽首獎;台灣「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評審獎;「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等。

(本期編輯助理:鄧福鈞)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