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線上田野──2021深耕授課經驗談(二):慢城鳳林的深耕課程體驗與再訪

王鼎鈞 臺灣文化學系學士生

前言

  因為 110-1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基礎課程「慢城與地方創生」,讓我能夠與鳳林有更深的連結,並產生綿密的依附感。自從進入東華唸書的這三年就相當喜愛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在每年暑期開設的相關深耕課程,透過暑期的幾天駐地學習,讓我們能夠與不同科系的同學聚在一塊,互相交換想法,跳脫傳統教室的學習空間,將腳步與視野移轉到戶外的場域,學習的對象也由傳統的師生,轉換為在地的社區業師,像是活字典般地與我們傳授在地的知識,產生了一種新的學習型態,我認為這樣的運作是提升學習動機與激發學生最佳的方法了。

關於這堂課

  仍然記得在去年 2021 年中臺灣本土的疫情再起,疫情警戒更提升到了三級,當時都十分擔心是否能夠順利在八月中進行此課程,也所幸疫情的高峰在七月底即逐步降溫而降為二級,讓所有修課同學都能夠順利前往鳳林駐地學習。

  本課程在實體進入鳳林密集授課前即進行多場的線上套裝課程,這兩天的線上課程對我們修課同學相當重要,它使我們在駐地之前即有機會認識其他同學,並且進行分組,目的在於讓我們在駐地前對於鳳林有初步的理解,邀請到鳳林的在地業師李美玲老師為我們講述鳳林的前世今生,也運用 Jamboard 的白板讓我們討論有關「慢城」的相關議題,最一針見血即是讓我們思考何謂慢城、以及鳳林在地人口老化與該如何讓青年回流等問題。美玲老師本身為北林社區發展協會的成員,對於「社造」有豐富的經驗,因此能夠帶給我們大量的知識以及資源。透過現代科技,以視訊方式跟隨著美玲老師的步伐,走入鳳林的大街小巷,經過每個細微的角落,都能發現慢城中擁有許多小故事與議題等待我們去探索。也因此在正式駐地前,就讓我深切感受到俊麟老師設計這堂課時,花費許多心力去策畫,才能夠找尋到最有經驗的業師以及最豐富的活動安排。

  本課程在四天中邀請了許多重量級的在地業師,在地資深的廖高仁校長安排文史講座,暢談鳳林幾十年來的變革;幽默風趣的劉廉潔大哥則是親自帶領我們前往田間小路中為我們導覽一景一物,使我們對於慢城的認識從陌生到熟悉。亦安排了許多充裕的時間讓我們以小組的形式探索鳳林,因此在時間上的安排相當的彈性,不讓學生感到制式化的填鴨式教育。

  每個小組都有各自所選的主題,如菸樓探勘、鳳林市街特色店家踏查、慢城節慶場域調查。根據不同的主題運用彈性的時間,以單車為交通工具進行小組內所規劃的深度訪談與踏查,並且在駐地最後一天時進行初階的成果發表。課程也沒遺漏在地的工藝體驗,藉由花手巾的植物染使我們更加融入在地的文化氛圍。

  四天的課程,無論是飲食、住宿、學習空間都與慢城脫離不了關係,飲食上皆選用在地的食材,住宿上也安排菸樓改造的芳草古樹民宿,學習空間更安排了老屋改造的拾豆屋,我們都能夠輕鬆的在這間老屋中聽著在地業師授課,使上課的氛圍格外有溫馨的氣氛與格調。

圖 1:夜晚與廖高仁校長於拾豆屋中暢談慢城前世今生
圖 2:慢城特色店家踏查&訪談(鄉村小屋合影)
圖 3:慢城工藝體驗:療癒盆栽
圖 4:與修課同學、老師合影

課程收穫

  在上這堂課程以前,憑藉著過往騎著機車走馬看花地走訪,就認為對於鳳林這個小鎮已有相當多了解,後來也才發現我僅是隻井底之蛙。四天三夜的駐地學習,透過課程規劃給予我們套裝式的系列課程,可謂是收穫滿滿,此收穫為實際進入場域後所能獲取,並非透過課堂的投影片就能夠感同身受。從個人的分組事務上,回想到那四天中夥伴們騎著腳踏車,像是「半個旅人」似地繞著大街小巷,走訪著各店家,企圖找出我們心目中認定的特色店家,炙熱夏天中搭配著滴下的汗水,像是鼓舞著我們更加努力地踩著踏板前進。與在地店家接洽時,也將我們平常在系上所學習到的口述訪談學以致用,也意味著我們與在地更親近了一小步。過程中當然有辛苦之處,亦有滿出來的欣慰與成就感,這樣綜合後的感受使我們眷戀,也更渴望在課程結束後在慢城中花更多的時間精進。體認到身為學生所裝載的最大優勢即是「創造力」、「青春的活力」,透過場域中的人事物促使我們學習,盡我們自身最大的力量進行思考產出巧思反饋於地方,或許是我們對於一個場域最大的感恩之心。

  另外,第一天早上很難得地參加「百鬼回娘家十周年回顧展」開幕活動,也讓我大大開了眼界,原來一個小鎮所舉辦的地方性活動能夠邀請如此多重量級的貴賓前來,從這開幕展中看見美玲姊對於鳳林在地的貢獻真的是不計其數。

  課程中最大的體悟即是,儘管這堂課程所提供的學習,完整利用四天中的每分每秒,將它淋漓盡致地發揮,我們都得承認課堂上所能給予,無論是資源、時間、引導上都有所不足之處,因此我也認為這堂課帶給同學們最大的啟示與幫助即是引導同學進入慢城這個場域,激發對於慢城大小事的興趣,使我們在日後依然能在契機下再次回來這個場域,繼續深耕。

再訪與深耕

  繼 110-1 的「慢城與地方創生」課程後,在 110-2 學期我與幾位同學組成教育部青年署 的「青年志工」團隊,撰寫青年志工計畫。第一個想法即是想替我熟悉的鳳林做些什麼,也就那麼剛好受到美玲姊的引薦,認識了住在南平的妍佩姊姊,知悉他父親呂芳揚先生收藏了許多傳統農具,芳揚阿伯想將這些農具保存下來,卻苦無管道,從幾次的接洽下感受到阿伯對於這些伴隨他成長、年老的農具有濃厚的情感,加上「傳統農具」在歷史累積性堆疊出的價值性,因此興起了我們想將之「維護」、「保存」並且展覽的構想,藉此提升大眾文資保存的認知。

  經過夥伴們積極地與地方相關單位討論後,決定先安排兩次與呂芳揚先生以閒聊的形式,試圖理解他對於我們將農具予以保存並且展覽的感想與心得,再從中紀錄下他個人務農一甲子的歲月中與這些農具所產生的依戀感與生活記憶,學習傳統農具的名稱、功用,也藉此學習昔日的農業社會的生活文化。而這樣的口述訪談也能更加精進三年來在臺灣系所學得的田野調查能力,並達到驗收該能力的指標。

  在將農具策展前,會先將這些擺放在倉庫數十年來的塵埃與環境清潔乾淨,將要朽壞的木製農具與銹死的鐵製農機具進行基本保養與維護。全程皆以錄影的形式製成紀錄短片,並上傳至 YouTube 個人頻道與林榮休憩區中進行撥放,讓大眾看見我們所進行實務工作時的點滴。最後,透過邀請函的形式廣邀在地社區機構、學生前來觀展,而我們則在場進行導覽解說,希望或多或少能夠使在地新生代能夠更加認同在地的農業文化,並且認識過去的傳統農具名稱、功用等。

  因此,透過「慢城與地方創生」課程使我和鳳林拉近距離,在讓我初步與鳳林這塊土地有更深認識後,便建立起地方與我的情感,因此在課程結束後,我們對於青年志工計畫所服務對象的第一個認知即是鳳林在地的老農。自發性地為在地做點什麼,豈敢說是多厚重的貢獻,些許的幫助,能夠為地方進駐青年的力量,我都認為是一件樂事,並且頗具意義性,讓我們有動力去進行,也希望能夠有更多人看見地方所需,透過駐地的學習,或多或少地反饋於我們所居住四年的花蓮吧!

後續服務內容與目標

  除了進行實體的農具展覽外,也會搭配現場的導覽解說成果展,將設計農具文化教案,將透過 Google 表單之邀請函形式發予與當地附近國小,邀請國小師生參觀展覽,鄰近的國中、小人數甚少,因此初估到場人數大約落在 30 至 40人 之間。具體的做法則是會透過現場解說導覽的方式,帶領學生認識傳統農具,並且導引學生以雙眼去認識展架上的農具,並且設計團康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且導引學生思考文資保存的概念。

  具體活動規劃如下:(1)實體導覽解說工作坊:由在地農夫徐明堂擔任講師為鳳林家扶中心學童、家長、在地居民以及東華大學學生(預計 30 位)進行導覽解說。 活動內容設計包含現場導覽解說、有獎徵答與工作坊交流討論;(2)由在地工藝師郭南駿帶領北林國小師生與北林國小共學團(預計 20 人)進行農具體驗 DIY 體驗活動,活動內容包含現場導覽解說、有獎徵答與農村稻草竹掃把 DIY 體驗;(3)預計聘請四位導覽解說講師(每位 2 小時)並廣邀鳳林鎮內國中小、居民與花蓮縣境內民眾(預計 40 人)進行成果展,活動內容包含現場導覽解說、有獎徵答、互動遊戲設計及成果影片播放與分享。

  此活動也頗具「擴散效益」,透過農具策展延伸,後續交由鳳林慢城客家驛站提供每週五六日開館,給民眾參觀。為期至少三個月,並與該單位持續接洽,希望能夠在未來進行永久的策展,讓更多人看見。同時,影像紀錄也是我們的一大關鍵,透過拍攝紀錄短片,紀錄農具文化保存者之口述影像與紀實,與團隊進行整體服務計畫實務工作的剪影,讓大眾看見。並走訪當地農村社區,紀錄農村文化與在地連結。

  也將利用線上平台 ArcGIS 將成果製作線上故事地圖,讓整個活動的紀實與老農具的功用寫入,以 QR 碼的形式融入實體相框中展示。有著青年力量的進駐,讓六個大學生的活力,澆灑在服務的農戶,將古老的傳統農具間加以梳理,也能夠讓老農對於老農具的記憶與留戀感永續保存。

圖 5:與在地老農呂芳揚先生合影
圖 6:鳳林慢城客家驛站中農具展布置概況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