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平地森林園區暨社區的生態旅遊發展模式──李俊鴻、徐乃崙

李俊鴻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徐乃崙(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生)

一、永續生態旅遊的發展趨勢與現況

        生態資源的永續利用與經營已成為各界所共同追求的目標,而兼顧保育與經濟發展則為世界各國在生態資源利用原則的共識(Stem et al., 2003)。在維持完整的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功能(Ecosystem Functions)下,生態旅遊(ecotourism)能透過低度衝擊與低消耗利用的模式提昇區域的經濟效益(Wunder, 2000),並塑造出一群致力於保育的生態顧客,而遊客能將這些理念推廣至他(她)們所居住的城鎮與國家(Brandon, 1996)。因此,生態旅遊的發展已逐漸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如2002年在加拿大魁北克的世界生態旅遊高峰會(World Ecotourism Summit, WES)、同年在南非約翰內斯堡所舉辦的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World Summi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SSD)及2007年在挪威奧斯陸辦理的全球生態旅遊大會(Global Ecotourism Conference)(Chaminuka et al., 2012)。眾所周知,生態旅遊能有助於扶貧、保育生物多樣性和創造就業機會(WES, 2002),但所面臨挑戰仍然是在尋找較適切的方法來實踐生態旅遊的理念與目標(Chaminuka et al., 2012)。

        生態旅遊的發展有四項主要原則(WES, 2002):(1)透過行動的方式來保護自然與文化遺產;(2)在生態旅遊規劃時須納入地方社群與民眾,並提昇他(她)們的生活福祉;(3)讓遊客認識生態旅遊地區的自然和文化遺產;(4)生態旅遊的定位應較適合自助旅行者和小眾旅遊團體。Chaminuka et al.(2012)指出,生態旅遊發展的機會在於它往往發生在周邊和非工業化的鄉村地區,在經濟上可透過實踐相對較低的成本,並作為鄉村地區發展的驅動力。而鄉村社區在生態旅遊的操作上亦可間接增進當地社區的保育態度。然而,相對上則需要透過溝通與教育來降低這些操作上的爭論,並提昇鄉村地區的居民潛在的社會與經濟利益(Weaver & Lawton, 2007)。生態旅遊的操作能在「保育自然資源」與「鄉村發展」的目標上作出貢獻,但需要鄉村社區及保護區的經營管理者能夠共同合作,並掌握生態旅遊地的旅遊屬性(attributes)及經濟發展的潛力(Hearne & Salinas, 2002)。從經濟角度來看,生態旅遊的需求和供給應並重,生態旅遊要能成功,首要在於當地社區願意並有能力參與生態旅遊活動的規劃與實踐(Munthali, 2007)。同時,掌握遊客對於特定生態旅遊活動的偏好(preferences),並願意為鄉村地區社區所提供的生態旅遊產品(goods)和服務(services)支付金額亦為相當重要的環節(Chaminuka et al., 2012)。然而,保護區鄰近的鄉村地區缺乏生態旅遊商業發展的機會,且相關的資訊亦相當不足,因而限制了保護區鄰近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潛力(Spenceley et al., 2008)。

二、平地森林園區暨社區生態旅遊發展的起源

為配合行政院獎勵造林與植樹並帶動社區資源整合與生態旅遊發展的規劃,農委會林務局自2011年起分別於台灣的花蓮縣光復鄉、嘉義東石鄉及屏東潮州鎮三座平地森林園區進行各項建設工作,以落實達成前述各項目標(羅尤娟廖秀蓉,2014)。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北起光復鄉大全村,南至光復鄉與瑞穗鄉分界,為台灣的三大平地森林園區(圖1),計畫面積達一千兩百五十公頃,縱谷景觀為其主要特色,同時伴隨著寬廣的造林地、複合式的有機稻作及具有鄉村特色的田園風貌。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目前共規劃了核心服務區、森林經營體驗區、樂活休閒區、自然探索區及環境保全緩衝區等五個分區(羅尤娟廖秀蓉,2014)。

244_5bfe7a97.bmp
(圖一、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鄰近發展社區旅遊之社區)
資料來源:Google Map及本文整理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將能夠提供國人生態旅遊戶外遊憩場所,並具備森林遊憩的生態價值與經濟效益,並可進一步帶動地方社群合作契機(林務局,2010;行政院農委會,2014;羅尤娟廖秀蓉,2014)。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的遊憩資源包括16公里的遊園道、13公里林間自行車道、11公頃的花海景觀區、3公頃的活動大草坪、大型生態池及橫跨大和溪的七彩釣杆橋(行政院農委會,2014),從2010年5月開園迄今,配合在地社區、縣政府與相關單位共舉辦了鐵馬小旅行、定向運動、音樂會、圖騰花海樹海跨年、熱氣球花蓮遨翔季及各類園區導覽解說活動,園區總遊客量已超過96萬人次(羅尤娟廖秀蓉,2014)。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鄰近的馬佛社區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大和社區環頸雉的家發展協會及富興社區的富興生態農場(圖1)等三個社區單位,皆有自己的發展的社區遊程,前述兩個社區發展協會更進一步與林務局花蓮林管處合作,針對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遊客中心的部分提供預約的導覽解說服務,並各自透過結合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的相關旅遊資源下,透過社區體驗活動、風味餐提供、旅遊諮詢、住宿提供及半天為主的收費體驗遊程,來從事平地森林園區暨社區旅遊的相關工作。馬佛社區位在花蓮縣光復鄉西富村,與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及自強外役監獄相鄰,社區農產品特色為湧泉友蝠米,目前的導覽制度為一個導覽員帶領20位遊客為主,遊程資訊可於網路以及大農大富遊客中心取得。風味餐則有小米工坊及渡邊吉海秧休閒農園的特色餐點,並可提供住宿。體驗活動有原住民傳統的搗麻糬、陶藝品製作、田園種植、拔花生及平地森林園區的鐵馬遊等各項生態、文化與農事體驗。目前導覽費用為兩小時一千元,風味餐為桌菜一人兩百元,體驗活動每人每項一百五十元,住宿平日為一千兩百元,假日一千五百元(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大和社區位於光復鄉南端,在花東縱谷中間地段與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西南側,黑糖文化為其特色。目前以一個導覽員帶領二十位遊客為主,如有需要一個導覽員帶領十位遊客亦可,遊程資訊亦可於網路及遊客中心取得。社區風味餐則由社區媽媽以當季食材提供桌菜或便當。體驗活動有炒黑糖、甘蔗種植等及鐵馬遊等項目,其後山逍遙露營區可提供住宿,在遊程收費方面導覽制度為兩小時一千兩百元,風味餐為桌菜每人一百五十元,體驗活動每人每項一百五十元,住宿平日與假日分別為六百及八百元(環頸雉的家永續發展協會)。富興社區位於花蓮縣瑞穗鄉最北端及平地森林園區的西南側,以有機鳳梨聞名。目前的導覽制度為一個導覽員帶領20位遊客為主,遊程資訊在網路及遊客中心可獲知。風味餐亦以社區媽媽以當季食材進行製作,有富興鳳梨客棧提供各項餐點。體驗活動有砍甘蔗、採收當季作物及生態體驗等項目,目前以民家住宿為主。在遊程收費方面,導覽費用每人一百元,風味餐為桌菜一人一百五十元,體驗活動每人每項五十元,住宿平日假日皆為三百元(富興生態農場)。 

三、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暨社區生態旅遊遊程初探

以社區為基礎的生態旅遊(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CBET)被視為落實永續社區發展的一種形式,若能審慎處理,CBET應能對野生動物保護及環境保育產生貢獻,有助於協助鄉村社區恢復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Tran & Walter, 2014),並提昇社區的福祉與創造經濟價值。因此,若能從進行以社區為基礎的生態旅遊,將具有合作意願與不同特色的社區生態旅遊資源加以結合,在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目前的各項旅遊資源下,針對「導覽制度」、「體驗活動」、「旅遊資訊」、「風味餐樣式」、「住宿類型」及「旅遊收費」等面向,讓在地社群與NGO相關單位共同規劃出平地森林園區暨社區生態旅遊遊程,並進一步結合地方政府機關與大專校院的相關資源,將能建構出具備在地特色與生態資源的平地森林園區暨社區生態旅遊遊程,對於發展平地森林園區的綠色經濟將有莫大之助益。

1.導覽制度

        透過導覽解說可以加強旅客的體驗並拓展視野,使其對當地資源有更深入的認識(張明洵與林玥秀,2002),發展導覽制度需結合解說教育並推廣正確自然保育觀念,促使參與者能瞭解維繫自然資源完整的重要性(顏仁德,2005)。Hearne & Santos(2005)針對瓜地馬拉自然保護區的研究發現,執行導覽解說的制度將能提昇遊客能更熟悉遊憩(或自然)資源,對於發展生態旅遊為主的地區,導覽解說將可協助其發展。在社區能進行合作下,將能為遊客帶來具有在地特色的生態旅遊解說,對於瞭解在地的農業、生態與文化將有更大的助益。

2.體驗活動

        參與體驗活動所獲得的利益包括了健康的身體、放鬆心情、增進對大自然的瞭解、滿足好奇心並得到成就感(湯佳陵,2008)。劉泳倫與賴雯玲(2011)則以鹿港遊客體驗價值進行探討,研究發現遊憩體驗活動將會吸引遊客,並具備引發遊客願意前往觀賞、品嚐及體驗的力量。Chaminuka et al(2012)以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鄰近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案例發現,提供鄉村文化體驗活動將能顯著提高受訪遊客對於生態旅遊遊程的整體效用,且國內與國外遊客的分析結果皆相同。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鄰近社區皆有具有特色的農事、生態與文化體驗,能提供民眾良好的遊憩體驗活動。

3.旅遊資訊

        旅遊網站將影響遊客對於旅遊地的資訊掌握,瀏覽網站並搜尋資訊使遊客能迅速的找到所需要的資訊(郭奕妏與郭皇玉,2009)。黃有傑等人(2009)則提到,遊客在旅遊前,可透過報章媒體等途徑獲得相關資訊。Juutinen et al(2011)針對芬蘭國家公園的案例發現,增加遊憩地的資訊提供,將能提昇遊客對活動的願付價值(WTP)。前述研究皆顯示,旅遊資訊的提供與整合將能大幅提升遊客對遊憩地點的偏好與效用。

4.風味餐樣式

        楊秋霖(2007、2009)從社區永續經營的面向指出,鄉間農林漁牧特產是風味餐之基礎,從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生活方式及飲食風味餐,將能讓遊客從中體驗農村生活,並品嘗具有在地與鄉村風貌的風味餐。林鴻忠等人(2007)從社區林業的生態旅遊經濟效益研究亦指出,開發宜蘭縣朝陽社區婦女烹調風味餐飲與相關特色商品,將能提昇該社區生態旅遊遊程的經濟效益。因此,風味餐的提供與樣式將為生態旅遊遊程的重要屬性。

5.住宿類型

林鴻忠等人(2007)指出,提供住宿服務將能顯著提高社區辦理生態旅遊所獲得的經濟效益。Hearne & Santos(2005)在瓜地馬拉瑪雅生態保留區鄰近社區的生態旅遊的偏好的研究發現,提供住宿服務將能顯著提昇受訪者對於生態旅遊遊程的效用,且國外遊客的邊際願付價值相對較高。Chaminuka et al.(2012)則探討遊客對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鄰近社區生態旅遊的偏好,其發現遊客多半傾向居住於國家公園旁的村莊房舍(village lodges),且國內外遊客的偏好均一致。

6.旅遊收費

價格屬性為選擇試驗(CE)評價某一遊憩(或環境)資源的重要指標(Hanley et al., 2001)。Hearne & Santos(2005)選擇入園費(entrance fee)作為評價瓜地馬拉瑪雅生態保留區社區生態旅遊屬性邊際願付價值的評估指標,Juutinen et al.(2011)亦利用入園費作為探討國家公園生態與遊憩屬性經濟價值的費用評估屬性。Chaminuka et al(2012)則進一步設定價格(price)屬性來探討參與國家公園暨社區生態旅遊活動屬性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因此,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暨社區遊程的設計部分亦需要針對遊程收費的成本進行考量。

四、結語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暨社區的生態旅遊未來的發展,若能在社區為基礎的角度下進行規劃(圖2),讓大和社區、馬佛社區、富興生態農場等相關社區單位進行協調,並整合出具有特色的導覽模式、體驗活動及風味餐等生態旅遊發展要件,同時在林務局、水保局、花蓮縣政府等軟硬體經費與行政資源的投入下,進而提昇平地森林園區暨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基本條件,進一步結合民間團體、非政府組織、花蓮糖廠及在地大專校院的相關人力資源,對於生態旅遊遊程所需的旅遊資訊平台的建置與遊客中心服務接待能量的提供,將有顯著的助益,而多樣化的住宿類型的提供亦將能依據遊客的預算而有不同的選擇。綜合上述,透過精心規劃後的導覽制度、體驗活動、旅遊資訊、風味餐樣式及住宿類型,並配合民眾的預算配置所制訂的平地森林園區暨社區生態旅遊套裝行程,將能為在地社區拓展相關的工作機會,對於平地森林園區與周邊社區綠色經濟的發展目標,將會有更有效且系統性的發展模式。  

245_12eb4329.jpg
(圖二、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暨社區生態旅遊發展模式架構) 

參考文獻

林鴻忠、林浩立、吳坤銘、廖天賜,2007,參與社區林業在生態旅遊之效益-以宜蘭縣朝陽社區為例。林 業 研 究 季 刊 。29(4):31-42。富興生態農場,http://fushin-eco-farm.blogspot.tw/。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http://sixstar.moc.gov.tw/blog/flower。環頸雉的家永續發展協會,http://sixstar.moc.gov.tw/blog/pchsdahl/communityAction.do?method=doCommunityView。羅尤娟與廖秀蓉,2014,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打造平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星據點。農政與農情。260。Chaminuka, P. (2012). Tourist preferences for ecotourism in rural communities adjacent to Kruger National Park: A choice experiment approach 33(1): 168-176.Hearne, R., & Santos, C. (2005). Tourists’ and locals’ preferences towar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Maya Biosphere Reserve, Guatemala.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7(3): 303-318.Juutinen, A., Mitani, Y., Mäntymaa, E, Shoji. Y., Siikamäki, P., Svento, R. (2011). Combining ecological and recreational aspects in national park management: A choice experiment application. Ecological Economics,70: 1231-1239.Train, L. & Walter, P. (2014). Ecotourism, gender and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Vietna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44: 116-130.

作者介紹

李俊鴻,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管理學博士,曾任教亞洲大學國企系及花蓮教育大學社發系,目前為東華大學自資系副教授,主要的研究領域為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分析、文化經濟、生態旅遊及社區參與。曾任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學院訪問學者、花蓮縣文化局社造暨地方文化館輔導委員、勞委會多元就業方案輔導委員、科技部研究計畫審查委員及太管處第三次通盤檢討計畫委員,並擔任農業經濟叢刊、應用經濟論叢、農業與經濟、戶外遊憩研究、觀光休閒學報及大專體育學刊審查委員,至2014年底共發表25篇期刊論文(含2篇SSCI與9篇TSSCI),93篇研討會論文(含23篇國際研討會),主持科技部等政府單位共16件研究計畫,指導41位碩士生與5位大專生科技部計畫專題生。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