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集

林子瑄 社會學系學士生
邱泓維 社會學系學士生

  與上學期的「服務學習(一)」課程無異,老師將選擇權交給我們,讓我們自己尋找服務學習的單位,並提出具體執行方式。在討論服務單位時,相較於其他組別,我們是擁有八位組員的龐大組織,可預期地產生了意見紛雜的情況,有人擔心到社會福利機構裡會見到老化的長輩而整組籠罩在直面「人生終點」的氣氛,有人對照顧調皮靈動、富有活力的小朋友感到頭皮發麻而渾身無力,有些人想跳脫以往,嘗試與上學期不同的服務單位合作,當然也有些人對服務單位的選擇是沒有意見的。

  為了達到組內的和諧,我們開始找尋符合所有組員心中所望的服務單位,首先從老師提供的名單下手,篩選掉位於吳全的長照據點、越南故事屋等,並搜尋學長姐們還曾到何處進行服務學習,經過努力不懈的查找,我們意外地發現與自資系服務學習的合作單位中有個由花蓮在地農夫所組成的市集,這個市集位在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固定每周六上午開張。經過我們小組討論,確認大家對這個市集的服務意願、交通方式以及時間能夠配合後,我們便決定到這個特別的市集——「花蓮好事集」進行這學期的服務學習課程。

  與花蓮好事集的理事長聯繫後,當周我們就抵達鐵道文化園區觀察這個市集是如何擺設及運作,理事長很熱情的歡迎我們,並向我們簡單說明了市集成立的經過和現況,包含從市集一開始只讓有機農業加入,到因為疫情影響營收漸減下漸漸轉而開放友善環境農業,到後來加入了農產相關的加工產品販售。

  回到學校,我們開始思考除了協助架設攤位之外,還能怎麼更深入了解他們,並為他們做些什麼?我們想過要協助市集推廣宣傳,但若要透過網路宣傳則需架設網站或經營新的社群媒體,考量到花蓮好事集已經有臉書粉絲專頁,且其客群多為中老年人,要在一個學期裡透過網路宣傳快速吸引其他客群對我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而紙本宣傳又需要一筆經費支出,我們因而放棄了協助宣傳這個想法。幾經思索並考量自身能力,我們決定為花蓮好事集製作一支簡短的紀錄影片,首先藉由每周的協助與攤販農友們建立感情基礎,接著選定幾個類型不同的攤販進行同步錄影錄音訪問,進而了解他們對農業的理念與處境,最後尋找適合的場地播映影片,並邀請各攤販們一同欣賞。

  有了明確的方向後,我們開始一步步執行。首先在付出才能打造人與人之間橋樑的概念下,我們在他們販售閒暇之餘噓寒問暖,並自發的開始協助攤位架設,且由於攤販每周的架設需求人數並不需要那麼多,我們也在討論後決定分兩小組輪流前往協助,這樣的好處是在協助時不會出現冗員在一旁無所適從的情況,組員們也能因應自身狀況進行較彈性的調班,並在每週協調人員與農友們詢問他們有無空閒時間願意讓我們到他們的農地進行實地走訪。

  在詢問過程中,與我們一見如故,相談甚歡的編織阿姨最先答應了我們的請求。在一個風光明媚的早晨,阿姨藉著擺攤的空閒時間向我們講述了他的人生如何與編織這項手藝相遇、與好事集從零到有的認識經過,以及過往好事集對於參加的嚴格規則到因受疫情影響而逐漸放寬的經過,使得手作攤販能藉由這次轉變一同加入擺攤的行列。

  接著我們訪問的是販賣桑葚汁及手工饅頭的阿姨,雖然經歷了半小時的崎嶇山路與找不到具體位置,但這些困難都在我們抵達——「山邊采園」見到阿姨歡迎的笑容後煙消雲散,阿姨熱情地帶我們進到家中,我們踏在屋裡的木頭地板讚嘆起令屋內冬暖夏涼的細心設計,在清幽的山中小屋中,阿姨請我們吃她巧手所做的酸甜洛神花蜜餞與甜蜜的冬瓜糖,在味蕾的享受後阿姨向我們娓娓道來最初加入好事集的原因,以及為了讓她的愛人能以食療的方式降低高血壓而開始種植桑葚的經過,阿姨在闡述的過程中逐漸延伸到她與老公在廣告傳播業的輝煌過去,字裡行間無不透露他們的恩愛及相互扶持的經歷,令我們感到阿姨與她老公真是「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啊。

  在我們與其他攤販約訪時,當然也邀訪了好事集的主事者——理事長,理事長總是充滿著熱情讓我們不會因為陌生而怯步於與好事集建構活絡的連結,而在訪談時理事長也不例外熱情的向我們解答各種對好事集的好奇,我們了解到好事集創立的初衷是考量到花蓮這個擁有最不受工業污染的土地產出的天然農產品居然都要運送到北部才有產銷地,使得各位農友都必須經歷舟車勞頓才能讓自己的產品被消費者看見,甚至在颱風過境,交通中斷時只能任由心血泡爛在大量雨水中,在初代理事長的努力與自資系教授蔡建福老師協助下,以一封封信的邀請,逐漸有農友注意到也願意一同參與好事集,並逐漸在因為種種原因下逐漸由只能以有機農產品加入標準轉變為只要能對花蓮地區的人文與環境帶來正面影響的攤販,無論是手作品與有機加工品都能進入好事集。

  在與好事集元老田班長約好要去瑞穗農地「夢田生態農園」訪談的那天,很慶幸地老天爺賞臉出了大太陽,我們一路騎著機車享受著涼風吹拂,抵達目的地後田班長領著我們走入他那彷彿秘密基地的農園,他隨手撿起一顆顆沾染著些微泥沙的非洲大蝸牛,將其敲碎扔進一旁流水潺潺的池塘中餵養吳郭魚,旁邊的可愛小貓穿梭在樹叢中躲避我們的目光,種種自然的田園風光令我們這群都市小孩大開眼界。訪問中我們驚嘆於田班長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正義,年輕時曾為會計的他因為不想參和業界的灰色地帶憤而離職,再加上他對家國抱有的憂思因而回家耕田,他認為國家必須以農立國,在台灣整體發展工業的社會比例是失衡的,若是國家有難,將難以自救。在訪談結束後,田班長帶我們參觀了他的農地,體驗具有特殊口味的肉桂葉、長得出人意料的燈籠果,種種特別的農作物令我們感受到突破原有想像的刺激,打開我們侷促的世界觀。熱情的他在離別時送給我們滿滿的禮物,讓我們滿載鮮花、香草與碩果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尋找下一站「彌勒果園」的路途真是一波三折,循著地圖的途徑,尋找著各個地標,我們茫然地如同無頭蒼蠅,後來有幸遇到了一名不太會中文的熱心除草工人,在我們的比手畫腳下他撥通了老闆的電話為我們指引了一條明路,才發現原來我們鬼遮眼般不斷地繞過目標。彥儒叔叔早已等候多時,他帶領我們走入農舍旁邊的小徑,右手邊刻意栽植的樹籬是為求隔絕隔壁農地農藥噴灑的高牆,是對有機的堅持與守護。進到果園後映入眼簾的是山蘇與各種蔬果,經歷了大量綠色洗禮後叔叔帶我們進到他的農舍,桌上一台台的和麵攪拌機令我們十分不解,如果有做麵包的需求也不至於這麼多台吧?抱持著疑惑我們開始了訪談。因為媽媽衰老而退下 PRADA 專櫃職務的彥儒叔叔,帶著過往經歷的前端思想,當時還是理事長的他,想將好事集塑造成一個會在顧客心中留下深刻地位的品牌,但在好事集中多數是退休後想享受生活的老人家,因此在無法帶動理念的情形下他落寞地卸下職務,轉而將理念投射於自家果園,並成功將其營造為高單價的體驗課程,並與其他品牌聯名開課,桌上一台台的攪拌機就是預備給過幾天要來體驗的營隊使用的。彥儒叔叔的理念再次令我們大受震撼,從沒想過農業也能經營為高單價商品的我們原來才是認知上的鄉巴佬啊。

  瑞穗之旅的最後一站是主要種植花生的「大自然農場」,農場中伯伯早已等候多時,熱情的他在我們一下車就向我們遞來自己炒製的花生,嚼著鹹香硬實的樸實滋味,走進宛如原始叢林的農場,小徑旁的樹上長著一叢叢巨大的鹿角蕨,我們讚嘆著伯伯的巧手創造出如此震撼人心的綠色奇蹟,他笑笑地說沒有啦,這都僅僅是偶然間蟲鳥的散播,大自然自己生命力的展現。走入農場,低頭俯視一片荒蕪的土地,僅剩隨風飄搖的枯梗,我們面面相覷,一臉錯愕,面前的景象如同廢土,只有規律隆起的土丘看得出曾是一排排的田埂,完全與富有生命力和生產力的田園沾不上邊,這時伯伯微笑地拉起一串枯梗指著底下早已萎縮的乾殼說著:「沒辦法啦,無農藥的花生就是這麼難種,除了你們手上那一罐罐的炒花生,大部分早就被害蟲跟老鼠吃光光了」。在此困境下只能仰賴伯伯的雙手逐株檢索,為他們進行健康檢查剔除蟲害,此時的我們由衷地感受到有機農業的艱辛。在伯伯的引導下,經過一段長長的路程,我們走到了下一片農地,瞪大眼睛看著大片大片的溫室暖房,好奇地問伯伯這是種什麼的啊?他說:「喔,這是黃金果啦」,即便經過他的說明我們到最後也沒搞懂這是什麼,但我們了解到了在有機的方式下這種果實極難成長,再加上因為其在山邊的環境還會有野生動物的侵擾,所以在伯伯的申請下政府伸出援手補助他蓋了這些保護措施,讓我們認知到友善環境的發展需要民間與政府的共同努力。

  在好事集中我們曾看到一位挑著擔子的大哥,在一開始進入好事集的場地時他就吸引到了我們的目光,但因為家中從事著精油事業——「青羽檜木」的關係產地的具體位置是有所管制的,所以他是我們的最後訪談對象,只能與其相約於好事集見面,在訪問中我們了解到精油萃取的艱辛以及如何在林木砍伐與產業發展維持平衡。

  收集了各位農友的故事後,我們開始著手準備影片放映的相關事宜。在參與好事集的同時,我們也觀察了周邊的環境,考量到希望農友們能一同欣賞影片放映,我們決定就在鐵道文化園區的圓環部分搭設投影設備。感謝鐵道電影院及鐵道文化園區的協助,借我們場地、電視牆及電視多處同時播放,並耐心指導我們如何使用。此外,我們也向系所辦公室借用投影機與投影幕,更感謝老師願意幫我們運送又長又重的投影幕。而我們也親自參與宣傳的部分,包括了宣傳海報製作、臉書粉絲專頁文案撰寫等,感謝花蓮好事集粉絲專頁小編的教導,讓我們更能掌握宣傳的文案方向。接著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影片的產出,從一開始的架構編排、片段剪輯到配樂編排,都是透過組員之間分工合作、相互監督以及多次討論與細修,才終於完成了長約十分鐘的影片。

  做好放映會的準備後,我們向在場的農友們一位位地致上我們親手撰寫的邀請卡,邀請他們共襄盛舉,在人群三三兩兩的聚攏後我們開始了放映,並端出事先準備好的洛神花果凍,讓參與的大家在影片的回顧感動之餘也能享有舌尖上的回饋。投影機躍動的光影投映出影片的進行,片中對談的話語夾雜著狗吠聲,叔叔阿姨與左右對談互相評價著畫面中的表現,讓我們與大家共同走過了這半年的回憶,最後甚至受到花蓮有線洄瀾電視台的關注,接受了他們的訪問,藉由電視台的管道間接達成原有想替好事集宣傳的想法,讓更多人看見。至此這學期在花蓮好事集的服務學習圓滿成功,過程所有的艱辛都在最後叔叔阿姨的歡笑中弭平,回想起最初我們到好事集對各項事物還感到陌生時,各位叔叔阿姨的熱情消融了我們之間的隔閡,讓我們可以順利的融入大家,從擺市到收攤,從陌生到熟悉,再到後來成果影片放映會時好事集所有人的共同支持,都令我們們感到昔日的付出被以成倍的溫暖相待,內心充滿著無以復加的感動。

  在此感謝所有組員的努力與好事集農友們的熱情、疼愛以及對我們的鼎力支持。

組員合照

好事集農友合影

訪談過程

受訪新聞影片連結:https://reurl.cc/Q4202o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