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印度能再重振雄風嗎?

李同龢 國立東華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摘要:

  孔雀王朝經常被視為印度歷史上的黃金時代的象徵。這個王朝統治時間從公元前322年到公元前185年,以其廣大的帝國、卓越的治理能力和燦爛的文化而聞名。孔雀在孔雀王朝時期的圖騰不僅僅象徵著奢華和宏偉,也象徵著融合多元種族文化,反映孔雀帝國廣闊多變的領土。今天,隨著印度在全球舞台上影響力日漸重要,關於它是否能如同孔雀王朝般再次崛起至先前輝煌的地位,正成為一個越來越多人的討論話題。本文旨在藉由歷史角度線、當前挑戰和未來前景來探索這一引人入勝的可能性。

前言

  在阿育王的領導下,孔雀帝國成為了開明統治的象徵。阿育王對佛教的擁抱以及他對非暴力和寬容的承諾,不僅僅是崇高的理想,而且是實際的國家政策,這一點從他的石碑和柱碑法令中可見一斑。這一時期標誌著藝術、建築、經濟和政治的重大進步。帝國的影響力延伸到了印度次大陸的大部分地區,甚至觸及到現今伊朗的西邊界,孟加拉國的東邊界,尼泊爾的北邊界,幾乎到達印度最南端的部分地區。

  快轉到21世紀,印度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自1947年獲得獨立以來經歷了深刻的變革。它已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擁有龐大的人口和不斷擴大的技術和科學足跡的重要全球參與者。然而,這種增長並非沒有挑戰。經濟不平等、環境問題和政治複雜性構成了重大障礙。

  將古代印度的孔雀時代與現代印度相比較,不僅僅是關於領土力量或經濟實力。更多的是關於孔雀王朝所表現出的精神、治理、文化影響和社會和諧。孔雀,印度的國鳥,象徵著美麗、優雅和生命的活力,就像印度多元和充滿活力的精神一樣。對於現代印度來說,這種隱喻中的「孔雀的崛起」意味著經濟增長、文化豐富和包容性發展的和諧融合。

  在探索這一主題時,必須考慮多種因素。從經濟上看,印度正處於加速往上爬升的階段,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其以購買力平價衡量的GDP在全球排名第三。科技產業和創業生態系統蓬勃發展,班加羅爾和海得拉巴成為全球IT中心。在政治上,印度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著越來越有影響力的角色,是金磚五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和G20的成員國。在文化上,印度透過其電影、美食和傳統在全球留下了烙印,呼應了孔雀般多彩和充滿活力的多樣性。

  然而,印度的前景充滿挑戰,例如亟需加速解決社會不平等、環保惡化和區域性的差異等問題,同時COVID-19大流行也凸顯其加強醫療系統的必要性,此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內部政治動態變化對印度的再次崛起造成某種程度的阻礙。

  在評估印度是否能重返孔雀王朝的榮耀時,我們必須超越單純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上指標,真正的衡量其崛起的標準將在於其促進包容社會、維護民主價值觀以及對全球社群的積極貢獻能力,就像阿育王的開明統治一樣。因此,產生許多問題:印度能否在快速經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議題下之間取得平衡?它能否有效利用人口紅利?在未來,印度將如何在全球政治和經濟的複雜網絡中航行?

  為了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本文將深入歷史、經濟和政治分析,通過有條理分析,希望能提供給讀者深度理解有關於印度是否能再次崛起的潛力,以重返其古代孔雀王朝的榮耀。

印度目前的全球地位

  印度目前的全球地位是動態經濟增長、戰略地緣政治定位和蓬勃發展的科技進步的綜合體。在21世紀,印度已成為世界舞台上的一個關鍵角色,其特點是經濟快速增長、顯著的人口紅利和在國際事務中的日益增長的作用。

  在經濟增長與發展方面,印度目前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印度的GDP增長率預計將保持強勁,使其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推動者。這種增長是由一系列因素驅動的,包括不斷增長的中產階級、消費支出的增加和持續的經濟改革。在《印度長路:尋求繁榮》一書中,Vijay Joshi強調了該國的潛在經濟軌跡,並強調了為維持高增長率所需的結構性改革。

  在技術和科學進步方面,印度的技術景觀取得了顯著的增長,特別是在資訊技術(IT)領域,班加羅爾和海得拉巴已成為全球IT中心,IT產業佔印度的出口很重的比例。印度的創業生態系統蓬勃發展,各個領域出現了眾多獨角獸公司1,此外,由成功的火星軌道探測器任務(Mangalyaan)證明印度在太空技術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相當於美國的NASA)已成為國際太空社區的一個關鍵參與者,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衛星發射服務。

  印度的人口結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由於人口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年輕人,印度擁有龐大的勞動力潛力,也就是人口紅利,正如George Friedman在《The Next 100 Years: A Forecast for the 21st Century》書中所探討的,如果能有效利用這種人口紅利,可以推動經濟增長,然而,這需要在教育、醫療保健和個人技能發展方面持續進行投資。

  在外交政策和國際關係方面,印度21世紀的外交政策以務實的方式為特色,在平衡與主要大國的關係的同時,加強與鄰國的聯繫,向東行動政策,旨在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聯繫,以及與全球論壇如金磚五國和G20的互動,這些行動都在在顯示印度的積極參與國際政經的態度2。當代印度的軟實力來自於其豐富的文化遺產、多樣的傳統以及其寶萊塢電影和香料美食的全球吸引力,持續提升其全球形象3

當代印度的挑戰與機會
挑戰:

  儘管印度經濟增長令人印象深刻,印度仍面臨顯著的收入不平等和貧困問題。正如Jean Drèze和Amartya Sen在《India: Development and Participation》書中強調的,大部分人口仍然缺乏獲取基礎設施的機會,挑戰不僅在於維持高增長率,而且在於確保增長的好處能夠公平分配。印度面臨嚴重的環境挑戰,包括空氣污染、水資源短缺和氣候變化的影響。

  對於相當大的部分人口來說,印度的教育和醫療質量仍然不足,印度2020年公布的國家教育政策旨在改革教育體系,但如何有效實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樣,正如COVID-19大流行期間所表現的那樣,醫療系統需要在基礎設施和普及性方面進行重大改進。印度的地緣政治環境複雜,與鄰國如巴基斯坦和中國的持續緊張關係,而在國內特定地區的宗教及族群的紛爭問題,包括叛亂活動,也對印度造成額外的挑戰4

機會:

  印度年輕的人口可以是一個重要的資產,通過教育和技能發展來利用這一人口紅利,可以推動印度的經濟增長和全球影響力5

  印度蓬勃發展的科技產業和數位經濟提供印度在重要機會追上先進國家,印度在新創產業和技術創新方面迅速崛起。Thomas Friedman在《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書中討論了印度在全球IT行業中的角色,強調印度成為全世界數字經濟領導者的潛力。印度有機會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領先。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關於印度可再生能源前景的報告提供了可持續能源發展的路線圖,這對環境可持續性和經濟增長都至關重要。印度的戰略位置和不斷增長的經濟使其成為全球事務中的重要參與者,在它在加強外交和經濟聯繫的同時,印度會有機會在國際組織和全球治理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6

印度復興之路

  印度作為全球強國之復興旅程取決於有效地發揮其優勢並解決其挑戰,這種復興的途徑是多方面的,包括經濟戰略、技術進步、教育改革和國際外交方面的挑戰。

  印度復興的一個關鍵途徑在於維持和加速其經濟增長,該國需要實施提高生產力、促進製造業和鼓勵外國投資的結構性改革7,這涉及改革勞動法、改善基礎設施和簡化稅收制度,以創造一個更有利於商業的環境,此外,解決農業危機和促進農村發展也至關重要,因為相當大一部分人口依賴農業為生。

  印度的技術部門,特別是在資訊技術和軟件服務方面的實力,是其復興的基礎,投資於人工智慧(AI)、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新技術可以推動創新,此外,加強數位基礎設施並確保更廣泛的網路連結例如5G的普及化可以促進經濟增長並縮小數位經濟的鴻溝。投資於教育和技能發展對於利用印度的人口紅利至關重要。教育應強調批判性思維、創造力和技能為基礎的學習8,此外,職業培訓和技能發展計劃需要與產業需求保持一致,以確保就業能力。

  印度向可再生能源過渡是實現可永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在《印度可再生能源前景》報告中概述了擴大可再生能源能力的戰略。這種轉變不僅解決了印度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還在綠色產業中創造了經濟機會。COVID-19大流行凸顯印度需加強健康醫療保健系統的需求,改善醫療基礎設施、增加公共衛生支出並專注於預防性醫療是必要的步驟。

國際關係和地緣政治策略

  加強國際關係是另一個關鍵途徑,正如David M. Malone在《Does the Elephant Dance? Contemporary Indian Foreign Policy》書中詳述的,印度需要謹慎地制定其地緣政治策略,平衡與主要大國的關係,同時在區域和全球組織中提升其作用。參與國際貿易協議、氣候變化討論和維和任務提升了印度的全球地位。

文化和軟實力外交

  印度豐富的文化遺產和軟實力是其全球復興的資產。正如Joseph Nye在《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書中所討論,利用文化影響力進行外交可以提升印度的全球形象並促進國際關係。

  總結來說,印度作為全球強國的復興涉及經濟改革、技術創新、教育進步、可持續性、醫療保健改進、戰略性國際關係和文化外交的全面方法。這些途徑,通過有效的政策實施和包容性發展,可以集體推動印度進入全球重要性和影響力的新時代。

印度國力之比較分析

  在對印度重返全球重要地位的潛力進行比較分析時,借鑒其他主要大國的經驗,包括探討這些國家如何應對類似的挑戰並利用機會,這種分析可以為印度的未來復興之路提供寶貴的他山之石。

  將印度的經濟軌跡與中國的快速崛起進行比較,兩國有大致一樣多的人口數,中國採用了國家主導的資本主義和大量外國投資,而印度則遵循了更民主、更漸進的方法9。中國專注於製造業和出口導向型增長與印度以服務業為導向的經濟和民主限制形成對比。從中國的基礎設施發展和投資策略中學習,這幫助中國使得數百萬人擺脫了貧困,如此策略也可能有利於印度的製造業和出口部門,然而印度必須將這些中國經驗調整成適用於其民主框架和多元化的社會經濟文化,否則可能會產生水土不服的現象。

  印度的IT部門和數位經濟與矽谷的創新生態系統形成了對比,矽谷的創新文化以冒險精神、靈活的資本和鼓勵性的政策環境為特點,印度可以培育類似的生態系統,鼓勵創業和創新,特別是在印度已經有IT技術領域優勢。

  印度可以從日本和韓國的經驗中吸取教訓,這些國家以前有效地利用了人口紅利來促進經濟增長,現在這兩國的人口結構與印度擁有高比例的年輕人口不同,這兩個國家面臨著人口老化的問題,但他們大力投資於教育和技術,為培養技能勞動力奠定了基礎,印度現在文盲的比例還是很高,印度政府應該大幅掃除文盲,還有在教育和職業培訓上進行重大投資,增加勞動生產力,好利用如此的人口紅利。

  在環境戰略方面,印度可以向歐盟的政策學習。正如Nigel Haigh在《歐盟環境政策:其走向中心舞台的旅程》中分析的,歐盟對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的關注提供了平衡經濟增長與環境可持續性的經驗。面對嚴重污染和氣候變化問題的印度可以採納類似嚴格歐盟的環境法規,並投資於綠色技術及可再生能源及在城市規劃中納入可長久持續的環保行動。

  在醫療保健方面,印度可以將其系統與美國(主要是私營醫療)和英國(國家運營的醫療系統)進行比較10。印度的醫療保健系統為私營和公共醫療的混合體系,可以採用混合方法以確保更廣泛的全民醫療覆蓋範圍並結合兩種模式的成功元素以進一步完善醫療系統,例如可以結合英國全民皆有健康保險的政策和美國在醫療技術方面的創新。

  印度的外交政策立場可以與像巴西和南非這樣的新興大國進行比較。《新興大國的比較視角:金磚四國的政治和經濟崛起》由Vidya Nadkarni和Norma Noonan編輯,探討了新興大國的外交政策。印度可以從這些國家在平衡與超級大國的關係同時捍衛發展中國家利益方面學習。

結論

  當我們反思印度是否能再次崛起至與古代孔雀王朝相似的重要地位時,顯而易見的是,雖然前方充滿挑戰,但也滿是轉機。從印度目前的全球地位、內部挑戰與外部機遇、復興的潛在途徑,以及與其他全球大國的比較分析來看,這些都指出印度現在正處於歷史關鍵十字路口。

  印度目前的全球地位以快速經濟增長、技術進步和在國際政治中的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為焦點,也為未來的復興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然而,這條旅程並非沒有障礙。該國面臨著包括經濟不平等、環境污染問題、地緣政治衝突及內在意識形態不同的紛爭等重大挑戰,希望從孔雀王朝在治理、文化豐富性和社會和諧方面的教訓仍然作為現代印度再起指導原則。

  印度復興的轉機與其挑戰一樣多樣。通過教育和技能發展來利用人口紅利、擁抱技術創新、追求可永續發展的環境是前進的關鍵途徑。印度轉向可再生能源的舉措、加強醫療保健系統的努力以及其不斷積極的外交政策,都有助於其成為潛在全球領導者。在對外取經方面,印度可以從中國等國家的經濟模式、矽谷的IT技術實力,以及向歐盟等的相關政策中汲取寶貴的經驗,這些跨國的經驗可以提供印度要如何在應對其獨特挑戰的同時而解可以利用其優勢的一面鏡子。

  印度通往復興的道路不僅僅是經濟或政治的旅程,也是一個文化和社會的旅程,其中其遺產的豐富性、人民的多樣性和社會的民主精神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孔雀,印度的國鳥,展示了炫目的色彩組合,印度的復興將如同由其眾多的社會文化結構、經濟願景和政治抱負編織而成的錦緞。

  總之,印度現在正站在進入準備要復興的新時代門檻上,前方的道路將需要戰略規劃、包容性發展和將傳統智慧與現代創新的和諧融合。如果印度能有效地走上這些道路,從其歷史遺產和當代全球範例中學習,它很可能崛起為一個與其古老輝煌的孔雀王朝相呼應的全球大國,印度成為其著名祖先的現代版本不僅僅是一個可能性,而是一個可以通過遠見、堅持和集體努力實現完成的實景。


註釋:

註一:在《世界是平的:二十一世紀簡史》一書中,Thomas Friedman討論了印度IT公司在全球化世界經濟中的所扮演的角色。

註二:在《Does the Elephant Dance? Contemporary Indian Foreign Policy》一書中,David M. Malone討論了印度外交政策策略在變化的全球情景中的細微差別。

註三:Joseph Nye在《軟實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手段》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印度等國家如何在國際關係中利用文化影響力。

註四:David M. Malone在《大象是否起舞?當代印度外交政策》中提供了這些地緣政治動態的分析。

註五:George Friedman在《The Next 100 Years: A Forecast for the 21st Century》中有討論此議題。

註六:Jaimini Bhagwati在《The Promise of India: How Prime Ministers Nehru to Modi Shaped the Nation (1947–2019)》有討論此議題。

註七:見Vijay Joshi《India’s Long Road: The Search for Prosperity》

註八:見Anit Mukherjee《The Absent Dialogue: Politicians, Bureaucrats, and the Military in India》。

註九:見《The Dragon and the Elephant: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Capacity in China and India》一書中,作者David Smith和A. Krishna對兩國的發展模式進行了深入比較。

註十:Michael Marmot在《The Health Gap: The Challenge of an Unequal World》一書中提供了醫療系統如何影響大眾健康的分析。


參考文獻

Bhagwati, Jaimini.(2019). The Promise of India: How Prime Ministers Nehru to Modi Shaped the Nation (1947–2019). Viking.

Drèze, Jean & Sen, Amartya.(2005). India: Development and Particip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iedman, George.(2010). The Next 100 Years: A Forecast for the 21st Century. Anchor.

Friedman, Thomas L.(2005). 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Haigh, Nigel.(2016). EU Environmental Policy: Its Journey to Center Stage.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IRENA).(2017). Renewable Energy Prospects: India. (Remap Working Paper)

Jaishankar, Dhruva.(2018). India Rising: Soft Power and the World’s Largest Democracy. Soft Power 30 Report, USC Center on Public Diplomacy.

Jalan, Bimal.(Ed.).(2004). The Indian Economy: Problems and Prospects. Penguin India

Joshi, Vijay.(2017). India’s Long Road: The Search for Prosper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rnataka, Odisha., et al.(2018). Harnessing India’s Demographic Dividend: A Differential Approach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cy Brief, UNFPA.

Kumar, Ashwani., et al. (2010). Renewable Energy in India: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otentials.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14, 2434 -2442.

Malone, David M. (2012). Does the Elephant Dance? Contemporary Indian Foreign Poli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mot, Michael.(2015). The Health Gap: The Challenge of an Unequal World. Bloomsbury Press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19). Digital India: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a Connected Nation.

Mookerji, Radha kumud.(2016). Chandragupta Maurya and His Times (3rd ed.). Motilal Banarsidass.

Moparthy, Venky.(2016). Economic Reforms,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China and India. Indira Gandhi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Mumbai.

Mukherjee, Anit.(2019). The Absent Dialogue: Politicians, Bureaucrats, and the Military in India. Oxford.

Nadkarni, Vidya & Noonan, Norma.(Ed.). (2012). Emerging Power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ise of the BRIC Countries. Bloomsbury Academic.

Nye, Joseph S Jr.(2005).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Public Affairs.

Pace, Roberta & Ham-Chande, Roberto.(Ed.). (2016). Demographic Dividend: Emerging Challeng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Srpinger.

Ramani, Shyama V.(Ed.).(2014). Innovation in India: Combining Economic Growth with Inclusive Develop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ngh, Upinder.(2009). A History of Ancient and Early Medieval India: 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12th Century. ‎ Pearson Education India

Smith, David & Krishna, A.(2010). The Dragon and the Elephant: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Capacity in China and India. National Academy Press.

Steiber, Annika & Alänge, Sverker.(2016). The Silicon Valley Model: Management for Entrepreneurship. Springer.

Thapar, Romila. (2012). Ashoka and the Decline of the Mauryas (3rd ed.). Oxford India Perennials.

Thussu, Daya Kishan.(2012). A Million Media Now! The Rise of India on the Global Scene. The Commonwealt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01(5), 435-446.

Velloor, Ravi.(2016). India Rising: Fresh Hope, New Fears. Konark Publishers.

World Bank.(1993). The East Asian miracle : 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 Main report (English).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