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經濟之在地實踐 VIP 課程的教與學

張瓊文 臺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王雅琳 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學士生
吳愷祥 社會學系學士生
陳冠中 社會學系學士生
游月伶 臺灣文化學系學士生
趙修玟 經濟學系學士生
簡嘉儀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學士生

When we are asked how we are going to build a new world, our answer is, “We don’t know, but let’s build it together”. – John Jordan

張瓊文 臺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資本經濟受到新自由主義的加持,擴大了貧富差距的鴻溝,而其所帶來的種種問題甚至危及全球發展的永續性。在各社會科學領域學者紛紛關注「後資本主義的可能性」(post-capitalist possibilities)的同時,我們可以透過課程延續相關議題的探究,但什麼樣的教學可以讓我們進一步帶領學生去理解、思考,甚至嘗試「採取實踐取向的研究途徑著手對社會經濟進行改造」呢?東華大學自 109 學年度開始推動「垂直整合專題課程」── Vertically Integrated Projects(VIP)──提供了一個能將「做中學」路徑導入社會科學領域教學的課程機會。我協同原住民學院黃盈豪老師,分別從經濟地理學與社會工作的領域專業,一起提出「團結經濟之在地實踐」的課程規劃,並獲得獲東華大學深耕計畫經費支持,進行為期三年的跨領域人才培育與實踐研究。

  這門課圍繞在團結經濟(solidarity economy)的認識與參與。團結經濟作為是一種替代性經濟模式,主要針對資產匱乏、競爭疲弱的邊緣社群,藉助其自身無形資產,通過合作互助方式改善生計,以提升生活品質。團結經濟本身就是一場全球性的社會運動,其目標是透過合作、參與及包容來解決主流經濟體下的剝削、排除與邊緣化等問題。這是一種的「倫理政治」 (an ethicopolitics),鍊接了具共同理念的組織(例如合作社)與行動(例如社區支持型農業或部落廚房)。正由於團結經濟概念背後蘊含著實踐「將社會正義的價值重新帶回生產與分配的系統」之倫理性,我們在課程規劃上以部落伙伴與經濟弱勢者為合作對象,引領學生參與地方經濟的微型改造工程,將結合田野調查與行動研究的研究方法,帶領學生進行專題研究,其核心價值在於鼓勵學生起身參與團結經濟的實踐。

  在教學上,我考慮到多數學生對於現今資本主義經濟的實際影響相當陌生,因此採取讀書會方式,作為共學的基礎。三個學期以來,我們透過《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大不列顛 COOP 踏查報告》、《真實烏托邦》、《民主式經濟的誕生::終結經濟榨取,解構勞資框架,創造繁榮永續的共好新生活》與《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等書籍的共讀,從各國案例中看清資本主義的本質,也瞭解經濟民主的可能,同時也經由社會學者的理論觀點,彼此討論另類經濟有哪些可行的路徑。

  搭配著文本的閱讀,團隊的學習也進到部落的場域當中,藉由拜訪一些積極為部落共好而努力在地團隊,深入認識不同團隊在發展團結經濟時的不同脈絡與歷程。例如,由光復阿美族青年所組成的「火力之原」期待將傳統漁獵(例如馬太鞍濕地的「巴拉告)轉化為體驗式的遊程,藉此讓漁獵文化的技藝與精神繼續流傳下一代青年,並且也讓一般民眾在遊程當中體認到原住民族面對山林河川的生態倫理觀。我們也多次拜訪「紅葉福利雞蛋生產合作社」,這是一個個由十多位平均年齡超過六十歲的太魯閣族長輩所組成的微型企業,結合了動物輔療、動物福利與合作經濟的運作,為自己營造一個活力老化的社群。

2020 年 11 月 1 日馬太鞍巴拉告生態漁法工事~體驗活動

  除此之外,我們也認識了撒固兒部落透過長照站的營運,悉心照顧社區長輩的起居。在疫情稍告緩和後,我們則前往鹿野地區進行移地教學。期間參訪由一群在地青年為了穩固地方傳統產業系統而串連籌組的紅烏龍合作社。隨後我們親臨知名 2626 市集,以參與觀察的方法貼近市集人潮,去感受一個由地方共創的市集空間,如何讓消費經驗帶著土地與人情的氣息,而不再只有標價商品。最後一站則是走訪巒山森林博物館,去聆聽部落如何抵抗財團圈地,為部落、為世代、為地球守護原始森林的故事。

  VIP 課程深具彈性,因而給予團隊相當大的自由空間,讓我們可以用深度對話與腦力激盪的方式深入議題,可以走入部落去見習經濟的互助互惠如何成為可能,可以在一個教學相長的共學氛圍中進行跨域學習。接下來,課程團隊進入到第四個學期,將陸續有參與課程的學生要開始逐步啟動專題的設計與實作,期待學生們走出一條深入議題並兼具學習樂趣的課程路徑。

2021 年 12 月 21 日「啟動專題」關鍵字接龍~交流討論

線上讀書會側記

王雅琳 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學士生

  這次讀書會(2021年6月25日)本來要看《全面開戰》,但因為網路問題所以改為各自收看,而我完全忘記今天還有《勞動雇用資本》最後一章要討論,而且因為在朋友家所以手邊沒有書可以看(真的被自己雷到)。

  本書最後,作者認為經濟民主需仰賴政府介入,靠著制度使經濟民主得以實現,但作者並未舉例說明。老師補充台灣現行的產業創新條例,正是一個制度改革的方式,透過租稅優惠,鼓勵企業發放獎酬股票給員工,股票的持有是邁向經濟民主的第一步,也帶動了企業間的競爭力。由此反觀政府對合作社的補助款,限制了合作社的競爭發展,合作社不應被排除而是要納入整個體系。除了仰賴政府的介入實現經濟民主,勞工由下而上的影響力也很重要,工會便是團結勞工維護權益的團體,然而台灣工會成立的困境,往往卡在勞工矮化自身能力,認為自己不具有話語權,使勞工的力量難以凝聚,或許台灣需要一波思惟的翻轉以帶動整體經濟民主的意識。

  合作社與資本主義一樣注重商品與市場。資本主義強調供需法則,認為交易強調供需的平衡點,並壓低商品生產成本,追求經濟的成長。而合作社質疑為什麼經濟一定要成長呢?去增長(degrowth)成為合作社的經濟體制,買賣市場常常是仰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信任、循環,商品的產出與銷售無絕對的數量與價格,老師舉了天使衣的案例,賣家會依不同消費者的能力去定價;向小農買菜,會有多送菜或互相贈送的人情;到異地旅遊時,用消費選擇來做資本主義與合作社的市場決策比較。

  讀書會結束後大家都留下來進一步的討論,月伶提出了許多滿有意思的問題:像是經濟民主、團結經濟、合作經濟三者的定義及關係為何?合作社在城市是否比較難發展?儲蓄互助社在台發展的相關問題,還有專題發想等等。
  雖然這次的讀書會我有點渾渾噩噩地度過(沒有好好預備心參與),然而讀書會進行的同時線下朋友在一旁聽,向我提了許多基本的合作社疑問,在回答他的過程中重新建構了整年所學的概念,也意識到還有許多模糊的概念有待釐清。我覺得線上讀書會有滿多好處的,最明顯的莫過於結束後大家可以停留在會議中,進行會後會的討論,而月伶是關鍵的核心,總能提出反思問題讓大家共同釐清概念,將所吸收到的資訊統整過後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而且會後會相比之下輕鬆了許多,可以看到其他人日常的趣事(愷祥、冠中、月伶絕對是氣氛擔當者),有更了解彼此的感覺。線上還有一個好處是訊息回覆的功能,在聽其他人對話時有想到的東西可以直接打上去,既可回應又不用擔心打斷發言,頗適合內心想很多但卻表現沉默的人。

  總結這學期讀書會的心得,雖然每次讀書會常常處在吸收處理資訊的狀態,較少發言,無法像社會系同學那樣提出疑問或是另類觀點,但當其他課堂討論到相關概念,讀書會的學習就有助於思考及運用。至於團隊內部的合作事項,雖然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可以接的,但卻考量外務所以無法承擔,希望未來的自己可以勇於接下事務並學習負責,訓練多工及時間管理的能力。

  本次參訪活動為兩天一夜的行程,前往鹿野鄉參與饗嚮台東舉辦的紅烏龍採茶遊程、逛 2626 農村市集及參訪延平鄉的鸞山森林博物館。

鹿野移地教學側記

吳愷祥 社會學系學士生
  • 紅烏龍採茶遊程

  整體來說,我認為紅烏龍的採茶體驗遊程設計非常完整,以食農教育的觀點來說,其不僅透過實際下去茶園中採茶使消費者了解產品的產製過程,更以品茶教導消費者分辨茶葉品質好壞。過去我不太能理解食農教育是如何影響消費者的選擇,但透過本次參訪,對於食農教育連結消費者與生產者的想像又更鮮明許多。回到團結經濟的範疇,饗嚮台東在鹿野當地所做的串聯很值得注意。透過水平整合,饗嚮台東使在地的小農能夠有個統一平台媒合客源,解決遊客時常與產季錯開的問題。同時,與旅遊業者進行垂直分工,即饗嚮台東負責遊程的設計與運作,安排食宿則交由旅遊業處理,化解了過去旅行社認為其遊程會瓜分當地既有觀光市場的焦慮。從中,我發現到鹿野在地串連各種不同的經濟體彼此合作所帶來的加乘效應,以及完整的茶葉生產產業鏈為地方建構的強健體質。

  • 2626 農村市集

  抵達 2626 市集時,狂風大作,許多攤商的遮陽傘都差點飛出去,也許是因為天氣因素,攤商的數量並不是很多,些許失望。在逛街過程中,與攤商聊天時發現不少人是會到處巡迴販售商品,有些會去華山或是到花蓮賣,跟預期中本地商家前來擺攤的模式不太一樣。

  • 鸞山森林博物館

  在森林博物館的遊程中,我們翻山越嶺,穿梭在陡峭的高低差之間,在大白榕身上爬上竄下。許久未接觸山林,這一切對我來說十分新奇,整個人沉浸在觀光客的狀態裡。吃完午餐後,我在土窯旁與小狗玩,櫃台的工作人員隨口跟我搭話:

「ㄝ你們是東華大學的喔~」
「團結經濟是在做什麼的啊?」
「那你們來有看到團結經濟相關的東西嗎?」

  突然被問,我一時語塞,結結巴巴的隨便回答了一些。霎時間,我意識到我在這段旅程中竟然什麼都沒看到。後來,瓊文老師邀請鸞山森林博物館的創辦人阿利曼老師與我們對談。過程中,提到進山前和祖靈打招呼需要的檳榔與米酒、午餐需要的食材與人力,都是來自周邊地區的產品,我這才恍然大悟,其展現團結經濟的所在不是於遊程內容所呈現的事物,而是在籌備遊程背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這些經濟活動將鸞山森林博物館與周邊的生產者串聯在一起,進而形成經濟圈。

  經濟活動有許多層面,過去對團結經濟的認識僅停留在合作社的運作,反而沒有注意到其他層面的經濟活動也是可以符合團結經濟的合作精神。本次參訪展現了團結經濟在不同層面的實踐,使我的想像延展開來,期許未來能將團結經濟的精神與社會系的專業結合。

巒山森林博物館創辦人阿力曼老師邀請團隊在傳統老屋烤火交流

實體讀書會側記

陳冠中 社會學系學士生

  隨著《真實烏托邦》在本次(2021 年 5 月 4 日)的圓滿結束,讀書會的成員們也不禁呈現出一種如釋重負的氛圍。 我想老師似乎也臆測到大家對《真實烏托邦》的理解非常的有限,所以就選用過去自身爬山的經驗,作為例子來解析文本的意涵,以及借用社會學的結構與施為者來說明亂丟垃圾的現象,使整個文章變得較為平易近人。轉瞬之間,一個最近的事件便突地劃過我的腦海之中。我想到近期跟朋友談論哲學時,他提到並自己不會直接抽象地去處理艱澀的理論,而是利用將文本與現實高度連結的方法來理解,我便開始反思是不是高水平的學習者都會採用類似的技巧去吸收知識。 雖然本書的定位是任何知識背景的人都能閱讀的公共社會學,不是只針對有社會學背景的人而書寫的,但我翻閱的過程仍舊遭遇了不少顛簸,再加上日常規劃時間的習慣非常不良,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處理,所以今天結束真的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也因為這次讀書會十分平易近人,我們在結束前還談論到不少大家平常會面臨的種種瑣事,而非像過往讀書會一樣,討論冗長的文本,或分析沉悶的社會現象等等。

  也呼應老師先前所論及的關於組織營運的種種難題,老師說很多時候維持關係的重點往往會是滿足每個個體的主觀需求。我此刻也才意識到,我懷抱著想用不同於以往的方式實踐理想,從而來到這個團隊,哪怕我的仍須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但我知道自己是有著明確目標,同時也學習到大量我所不曾涉略過的知識。然而,我發先我並未去好奇或理解其他人帶著什麼問題和需求走到這裡,做為一個團隊,我們似乎也甚少相互主動聯繫彼此與建立關係,並且總是依賴於老師單方面的輸出,甚至是上對下地指導。

  我認為會有如此現象的產生,方方面面都是彼此相互影響與形塑的,雖然我在人際互動敏感度明顯較低弱,但我認為我既然注意到了,就應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做出改變,當然這不單是為了別人,也是為了培養自己所欠缺的各種面向的技能。

期初共學工作坊側記

游月伶 臺灣文化學系學士生

  一開始到現場時很不自在,因為剛加入團隊,我不是很清楚團隊學習模式,和我們內部成員也都不熟,一下子就要和盈豪老師的團隊交流,內心甚是惶恐,有和郁萱、修玟聊了一下,但基本上還是很認真埋頭吃飯(不浪費食物),順便偷偷觀察一下團隊氣氛,我們自己團隊都還蠻文靜的,但感覺也沒有很熟,和對方團隊也基本上沒什麼說話,各自處一邊。

  到理工二館 E105 互動教室後,盈豪老師帶大家進行破冰,建立簡單的連結,想讓氣氛比較輕鬆。大家都很認真在記彼此的臉和名字,我覺得有助於增加兩個團隊間的熟悉度,較不像一開始那麼尷尬、知道彼此稱呼後對話也比較自然。

  接著瓊文老師帶我們用卡牌作自我回顧與未來期許,我選的兩張牌內容大概是:代表現在的是一個人拿著燃燒的蠟燭,代表未來的則是高塔垂吊著緞帶繩索。我的解釋是我現在剛加入,有的知識與了解的雖然很少,但我會運用自己所擁有的能力與想法學更多,像蠟燭照亮空間一樣;代表未來的卡牌裡的高塔就像是目標,也象徵是我的累積。在 VIP 團隊中和不同科系與領域的新夥伴交流,打開自己再去學更多、看更多,是我給自己的期許。

  在和別人交流時,我印象最深的是圈圈,同伴選了一張圓桌有食物的卡牌,說很喜歡和團隊大家聚在一起吃飯的感覺,也希望持續下去,聽起來很平凡卻又覺得蠻溫馨,共食聊天,又是另種交流方式,多了點溫暖的日常生活分享。

  交流完以後,瓊文老師帶了 open space 討論方式以進行見習活動討論。討論時,想加入討論的每個人,都是最適合的人,不用被一直限制在同一個討論主題。在這過程中有不同想法出現,再從每個人提出的想法,大致可以猜出對什麼有興趣或是專長。

  共學的最後,決定見習活動為「大巨蛋」論壇與共進場域見習。論壇主要是邀請紅葉福利雞蛋與和平部落大比大鍋子手榴蛋等福利雞蛋場域合作夥伴、食在永續合作社與臺灣勞工陣線聯盟等團結經濟夥伴進行分享與對話;共進場域見習則是想透過拜訪合作社、部落等實踐團結經濟的案例,了解合作組織如何運作與深入交流、面對問題時如何解決與尋找資源。雖然最後定案與先前討論的計畫感覺有點落差,但也符合我們兩邊團隊的特性,也是團隊之前共學累積的經驗延伸,所以蠻期待後續的進行!

  這次共學對我來說,除了認識對方團隊和交流之外,也是和我們團隊成員的認識與交流,因為這學期才剛加入,和自身團隊也不太熟,整體來說點無所適從。但在整個活動過程進行時是不會很有壓力的,老師很鼓勵我們自由發言,也有聽到很多不同的想法,透過討論將各元素融入計畫中。

  例如有個提案是想說可以和獨立書店合作,進行對話或是走讀。其中一位夥伴平時就喜歡走路,慢慢觀察生活,在討論中大家就想出前往書店可以透過走路、搭火車、搭便車等不同的交通方式抵達,與店家進行交流。也討論出大致執行的方向,感覺是可以嘗試、也蠻好玩的。雖然最後這個計畫沒有成為見習活動之一,有點可惜,但我覺得是很棒的討論經驗,不同領域的人對同一件事想使用融入的元素都不一樣,如何傾聽彼此、整合意見是很重要的事。

  這次應該也算是我少數遇到 open space 討論的活動,採用 open space 的方式雖然在討論時人來來去去,但提出的想法被記錄下來、討論或融合進主軸,不見得每個想法都會採用,但個人只要願意說出來,聲音都會被聽見、參考,被認真思考,每個人都丟出來一點,從不同領域間找出連結,長出很多不一樣的或是我沒想過的東西。

  參加 VIP 團隊,讓我在這次共學也認識幾個外系朋友,之後也希望多交流,讓不同背景的我們從共學中有更多的看見與實踐,展現屬於我們的團結經濟!

課程夥伴專注參與 open space 的討論

紅葉部落日誌

趙修玟 經濟學系學士生

  這次去紅葉部落,是為了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要拍攝案例記錄作為 USR 的介紹,因此有專業的拍攝團隊和導演負責拍攝。瓊文老師有參與這項計畫,便邀請我們一同前往。而受採訪的輝哥,林榮輝先生,是 USR 計畫合作夥伴之一。

  一進到輝哥的家,就看到輝哥在和導演介紹及討論等等採訪的內容,並用族語跟阿嬤解釋,接者就前往雞舍採訪了。雞舍很乾淨,沒有想像中的臭與髒亂,阿嬤早上四、五點就已經整理過了。導演問能不能帶著我們再整理一次,但第一次接觸的我們看起來笨手笨腳的,所以大部分還是阿嬤在整理,我們只是做把落葉撿到旁邊這種簡單的工作。整理得差不多後,就是採訪的階段,一開始是先採訪瓊文老師,大致介紹一下有關紅葉的案子,我們就在旁邊聽,而在採訪的同時,阿嬤在一旁還是在照顧她的雞,看看雞的屁股、摸摸牠們、餵牠們葉子、也跟我們介紹。甚至還會跟雞對話:「有沒有生蛋啊,你們要生蛋欸!」採訪結束後,我們前往下一個雞舍,這個雞舍我並沒有進去參觀,只有在外面看,等了許久才知道,原來剛剛導演在拍攝時,差點讓雞跑出來,所以才耽誤那麼久。要回輝哥家的時候,導演為了讓畫面更豐富,就向輝哥提議,讓我們坐在他的「車」(農用搬運車)上,載我們回去。回去後,導演和輝哥去了別的地方拍攝,而我們就在他家休息,吃地方媽媽給我們的水果,再次體會到地方媽媽們的溫暖。導演回來後,地方媽媽也各自將她們的雞蛋帶來,我們就幫忙分裝。她們會先用手電筒照,看看有沒有泡泡,合格的就蓋紅葉印章,全部檢查完也確定數量並登記後,再分別蓋上屬於自己號碼的印章,避免之後蛋出問題的話不知道是誰的蛋。從整個流程可以看得出來她們對於賣蛋這件事的嚴謹,很讓人佩服。採訪差不多到了尾聲,大家收拾一下東西後,就一起去吃午餐,結束了愉快的一天。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紅葉部落,之前聽其他同學分享他們參加結業典禮的活動,想像中的紅葉部落會是一個很大的廣場,結果卻跟一般住戶沒什麼差別,讓我蠻意外的。在整理雞舍的過程中,感受得出來阿嬤很愛護她的每一隻雞,一一檢查牠們的毛、摸摸牠們和牠們對話,阿嬤並沒有把牠們當作是賺錢的工具,反而是陪伴她的朋友,甚至雞的生命結束了,也不願自己吃下肚。

  在坐輝哥的車時,只記得一路上我都緊抓著旁邊,專注在平衡身體,深怕一個顛簸就會摔下車,好不容易快到輝哥家了,結果一個轉彎,我真的差點飛出去!雖然驚險,但也是個難忘的經驗。

  另外,印象深刻的是,當我們休息吃水果的時候,有一位媽媽帶著大概五歲的姊姊和兩歲大的弟弟來,弟弟眼睛很大很可愛,姐姐則是很照顧弟弟。因為吃水果手黏黏的,姊姊一直想要洗手,媽媽就說去旁邊的水盆洗就好,但那一看就知道不是什麼乾淨的水。洗好手要找地方擦,媽媽說擦她身上就好,姊姊將洗好手的水抹在她身上後就開心地跑走了。短短幾秒鐘的事,我在旁邊卻看得很緊張,那個水乾淨嗎?如果裡面有很多細菌怎麼辦?小朋友又用手拿其他食物吃,是不是就跟著吃下肚了?等等的問題,在那幾秒鐘內──浮現我的腦海中,但我想,這或許也是原住民的特色吧,習慣與大自然共存,大概是我這個都市小孩沒辦法體會的吧!

  而一整天的活動,我都像是個劉姥姥進大觀園般的在旁興奮的四處張望,第一次那麼近距離地看到雞、感受到輝哥的獨特魅力、導演多年來的專業、還有地方媽媽們做事認真的態度……很開心能有這次的體驗!

輝哥的「車」

撒固兒參訪日誌

簡嘉儀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學士生

  2020 年 12 月 29 日我們去了撒固兒部落,這是一個最多撒奇萊雅族人居住的部落,帶領我們的人(應該是文健站或發展協會的負責人)說國福里總共有 1,700 多戶,其中有約 600 戶是族人。今天會到這邊是因為部落內有一群人想要成立合作社,但是還沒有具體的方向,所以先找老師來上課(諮詢)。
  我們首先去了國福里的社區活動中心,抵達後,文健站的負責人決定移去他們的聚會所,她說因為國福里大部分人口還是漢人,所以不宜占用活動中心太久。移到聚會所之後,裡面已經有一些人在了,有五位奶奶在織布(60 歲以上)、三位婦女(包含帶我們進來的人,年齡介於 30 至 45 歲之間)、三位青年男性(20 幾歲)、三位男性長者(包含頭目與前頭目,年齡皆在 50 歲以上),可以看出這裡主要活動的人主要是壯年以上,不算太年輕,可是很積極。
  老師在自我介紹後簡單向大家介紹了關於合作社的一些法規、七大原則及合作社內部的事務等等,總共有九個人一起聽而且拿手機錄音。在老師介紹的過程中可以發現,最關心這件事的是現任頭目與帶領人為首的婦女們,他們在聽完後提出最多疑問與想法。三位男性長者是一個小群體,三位婦女為另一個小群體,他們都有幾個想藉合作社發展的項目,但兩個群體之間並沒有達到共識。婦女的立場較偏向製作與販賣工藝品與送餐。頭目所在的群體則想做農產品販賣與遊程、文化體驗。
  聽完介紹之後,他們首先關心的問題是社員應繳納的股金。包含是否可以在不出資的狀態下成為社員、資金不足的話能否運用申請計畫來補足、合作社的營利是否需要報稅、所有的收入與支出是否皆要經由合作社、薪資比例,及合作社類型等。
  之後老師也有向他們提問,如族人希望的合作社類型、目前的農產品銷售管道、有興趣參與合作社的人數等。他們回答,合作社發展的業務為旅遊、文化體驗、風味餐與工藝品等,對於幼兒園與養老院也有興趣。想成立合作社的原因之一為社區發展協會無法做生意,不想被說利用老人家來賺錢。目前部落有些男性長輩進行所謂的林下經濟,如養蜂或種植香菇等,而這些產品主要的銷售管道主要是經由林務局來銷售。而參與人數的部分,他們說想先了解合作社的功用,目前還不知道實際願意參與的人數。
  從今天的談話中可以感覺出他們是個很有企圖心的部落,部落中的青壯人口有許多想法,從他們的行為(找人諮詢、對發展方向的討論)之中,感覺他們也蠻積極想做部落營造,但因為他們每個人都很有想法,可能先要整合內部的想法,先有一個初步執行的業務再慢慢發展其他方向。相較其他部落的狀況,他們算是較為年輕且有活力的。此外,從談話中觀察,他們有興趣的業務都是與部落有關,在提到養老院或幼兒園時,婦女們感覺蠻有興趣的,可能也想要成立類似族語幼兒園的機構,相較做一個產銷或是服務的合作社,他們感覺更傾向成為社區合作社,因為他們設想的運作及受益的對象都是與部落相關(像是與附近民宿配合的遊程、購買族人生產的農產品來製作餐點、販售老人家作的工藝品等等),受益的對象都是本部落的人,或許可以成為部落獨立發展的一種型態。

薩固兒部落老照片翻拍

Loading

留言回覆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